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性诱剂与川硬皮肿腿蜂协同防治小木蠹蛾效果研究
1
作者 薛玉桩 《绿色科技》 2021年第3期76-77,共2页
进行了对比单一用性诱剂防治小木蠹蛾成虫试验,单一使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小木蠹蛾幼虫试验,综合性诱剂与川硬皮肿腿蜂协同防治小木蠹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与肿腿蜂协同防治小木蠹蛾效果显著。
关键词 肿腿蜂 性诱剂诱捕器 小木蠹蛾 寄生幼虫 诱捕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绒寄甲与川硬皮肿腿蜂、中华甲虫蒲螨协同防治天牛技术研究初探
2
作者 李霞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7期210-212,共3页
根据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Fairmaire)〕、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cichuanensisXiao)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zhonghuajia)的作用特点和优势,主要以协同防治天牛类钻蛀性害虫为例,充分发挥不同生物天敌的防治优势,提高... 根据花绒寄甲〔Dastarcushelophoroides(Fairmaire)〕、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cichuanensisXiao)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zhonghuajia)的作用特点和优势,主要以协同防治天牛类钻蛀性害虫为例,充分发挥不同生物天敌的防治优势,提高防治效果,研究不同天敌之间相互影响情况,积极探讨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天牛综合治理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林间释放及防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中华甲虫蒲螨 川硬皮肿腿蜂协同防治 天牛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柳树星天牛试验初报 被引量:28
3
作者 杜开书 周祖基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104-3105,共2页
星天牛是一类以杨树、柳树等为食的蛀干害虫,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来防治其幼虫,结果表明,川硬上肿腿蜂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最高可达43.63%,最低的也可达5.17%,2次平均可达26.93%。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星天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
关键词 星天牛 肿腿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利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天牛类害虫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德敏 曾垂惠 +2 位作者 杨萍 周祖基 杨伟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1999年第3期140-141,共2页
近几年来,天牛等蛀干害虫在三峡库区杉木、松树、柏木、经济林木林区的危害面积不断蔓延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对库区已有和正在发展的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至今尚无既无公害,又能有效控制灾害的防治措施。1... 近几年来,天牛等蛀干害虫在三峡库区杉木、松树、柏木、经济林木林区的危害面积不断蔓延扩大,危害程度越来越重,对库区已有和正在发展的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至今尚无既无公害,又能有效控制灾害的防治措施。1994年我们在长江上游泸县林场粗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天牛 生物防治 肿腿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药剂和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杉天牛对比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周祖基 杨伟 +5 位作者 曾垂惠 杨德敏 叶伟军 邱宗海 李才进 唐祥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0-54,共5页
用化学药剂和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杉天牛对比试验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曾垂惠杨德敏(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叶伟军邱宗海(国营泸县林场)李才进(沪州市林业局)唐祥云(泸县林业局1994年~1996年在四川国营泸县林场... 用化学药剂和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杉天牛对比试验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曾垂惠杨德敏(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叶伟军邱宗海(国营泸县林场)李才进(沪州市林业局)唐祥云(泸县林业局1994年~1996年在四川国营泸县林场进行《杉天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防治 肿腿蜂 杉天牛 杉木 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与中华甲虫蒲螨协同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霞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期48-49,52,共3页
根据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cichuanensis Xiao)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的作用特点和优势,主要以协同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为例,进行野外释放及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天牛均有控制作用,两者... 根据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cichuanensis Xiao)和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的作用特点和优势,主要以协同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为例,进行野外释放及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天牛均有控制作用,两者的交互作用,平均寄生率为52.8%,虫口减退率为54.62%,防治效果均优于农药;二者作用时期不同,蒲螨对低龄幼虫寄生率高,肿腿蜂对中高龄幼虫寄生率高。在防治时,应根据两者的作用特点和优势,在不同时间(龄期)进行2种天敌的先后释放可达到较高的寄生率和虫口减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中华甲虫蒲螨 天牛防治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试验初报 被引量:18
7
作者 肖银波 周建华 +2 位作者 肖育贵 赵蓉 肖淑芳 《四川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37-41,共5页
采用川硬皮肿腿蜂 (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对云斑天牛 (BatocerahorsfieldiHope)幼虫进行室内及林间寄生试验 ,结果表明 ,川硬皮肿腿蜂可以对云斑天牛一龄幼虫寄生。其室内攻击天牛幼虫致死率为10 0 % ,林间防治有效率为 6 1 11... 采用川硬皮肿腿蜂 (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对云斑天牛 (BatocerahorsfieldiHope)幼虫进行室内及林间寄生试验 ,结果表明 ,川硬皮肿腿蜂可以对云斑天牛一龄幼虫寄生。其室内攻击天牛幼虫致死率为10 0 % ,林间防治有效率为 6 1 11% ,室内寄生生产卵率为 6 2 5 % ,子代蜂的出蜂率为 2 0 83% ,对云斑天牛具有一定的持续防治效果。而对个体较大的接近老熟的幼虫则无法寄生。寄生成功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云斑天牛 生物防治 试验 幼虫致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驯化川硬皮肿腿蜂生物防治松褐天牛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犀 周祖基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本实验利用川硬皮肿腿蜂的学习行为,用马尾松枝条对其驯化,以求提高川硬皮肿腿蜂在马尾松上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搜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多代的驯化,川硬皮肿腿蜂对马尾松挥发物趋避性明显降低,适应了松褐天牛的生... 本实验利用川硬皮肿腿蜂的学习行为,用马尾松枝条对其驯化,以求提高川硬皮肿腿蜂在马尾松上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搜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多代的驯化,川硬皮肿腿蜂对马尾松挥发物趋避性明显降低,适应了松褐天牛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了在马尾松上对松褐天牛的寄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驯化 生物防治 松褐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试验初报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振 童新旺 +4 位作者 陈良昌 黄向东 罗贤坤 文德其 胡秋桂 《湖南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通过对川硬皮肿腿蜂的繁殖习性观察、室内繁蜂和野外放蜂防治试验,总结了利用黄粉甲作为中间寄主繁殖川硬皮肿腿蜂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应用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肿腿蜂 黄粉甲 繁殖 松墨天牛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携带高毒力白僵菌微胶囊防治松墨天牛的研究
10
作者 雷蕾 李雨 +2 位作者 卢林 杨墅冰 杨桦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38-43,共6页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本文通过比较6株不同来源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毒力,筛选出致病性最好的菌株与3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之一,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传播,本文通过比较6株不同来源白僵菌对松墨天牛的毒力,筛选出致病性最好的菌株与3种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成微胶囊,比较不同微胶囊在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体表的附着力以及室内对松墨天牛的侵染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自松墨天牛感病虫体的菌株B2在生长性状和对松墨天牛的致病力上均优于其他菌株;海藻酸钠微胶囊对川硬皮肿腿蜂体表附着率达63%以及室内试验中对松墨天牛的侵染率达60%。本次研究证明了利用天敌昆虫携带病原真菌微胶囊防治蛀干害虫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高分子材料 微胶囊 肿腿蜂 松墨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花椒虎天牛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5
11
作者 陆学均 刘英 +3 位作者 周宇爝 胡文 宋道军 张艳云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89-93,共5页
花椒虎天牛是花椒的重要害虫其分布面广,危害严重。是花椒产区的一大灾害。近年已有一些文献对花椒病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报道。但极少涉及生物防治的内容。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提升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的认识。本文... 花椒虎天牛是花椒的重要害虫其分布面广,危害严重。是花椒产区的一大灾害。近年已有一些文献对花椒病虫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报道。但极少涉及生物防治的内容。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维护人类的健康,提升对有害生物进行生物防治的认识。本文就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控制花椒虎天牛的研究状况和田间防治的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虎天牛 肿腿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用川硬皮肿腿蜂防治天牛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达启林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期44-45,共2页
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是一种能有效地防治部分天牛、吉丁虫、象甲等林木钻蛀性害虫的优良小型寄生蜂。通过进行室内接种和室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对锈斑楔天牛的幼虫有寄生,室内寄生率达57.14%;小... 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Xiao)是一种能有效地防治部分天牛、吉丁虫、象甲等林木钻蛀性害虫的优良小型寄生蜂。通过进行室内接种和室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对锈斑楔天牛的幼虫有寄生,室内寄生率达57.14%;小蜂的释放量越大对天牛的控制效果越好,以放蜂量300头·株-1的防效最佳,校正后的天牛幼虫寄生率达到1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人工释放 天牛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育川硬皮肿腿蜂替代寄主的筛选 被引量:26
13
作者 黄琼 周祖基 +2 位作者 杨伟 胡杰 杨春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79,共5页
在室内用直接接蜂和药物麻醉寄主后接蜂的方法,对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Fairmaire、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苹眼天牛Bacchisadioica(Fairmaire)、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玉米螟Ostriniafurna... 在室内用直接接蜂和药物麻醉寄主后接蜂的方法,对杉棕天牛CallidiumvillosulumFairmaire、粗鞘双条杉天牛SemanotussinoausterGressitt、苹眼天牛Bacchisadioica(Fairmaire)、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大螟Sesamiainferens(Walker)、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啨e、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flagellicornis(Smith)、家蝇MuscadomesticavicinaMacquart和黄粉甲TenebriomolitorL.等10种昆虫作为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sichuanensisXiao繁蜂替代寄主的适合性进行了系统的测试,比较了川硬皮肿腿蜂在不同供试寄主上的寄生率、出蜂率、发育历期、后代的雌性比率、寄生繁殖能力和冷藏对成蜂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及寄主的不同处理间只有寄生率和出蜂率两项指标可能有显著差异,能反映繁蜂寄主的适合性。据此,从10种供试寄主中筛选出黄粉甲和玉米螟两种优良的繁蜂替代寄主,为该蜂的大规模繁殖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黄粉甲 玉米螟 人工繁育 替代寄主 适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经历对川硬皮肿腿蜂寄生云斑天牛幼虫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桦 杨伟 +4 位作者 杨春平 杨茂发 朱天辉 黄琼 潘武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5-101,共7页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 采用Y形嗅觉仪和EthoVision3.1行为仪研究0~5日龄川硬皮肿腿蜂经历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气味刺激的学习效应,并通过室内和林间放蜂试验,比较有无学习经历的川硬皮肿腿蜂对2~3龄云斑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以探索利用学习行为提高川硬皮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效果的途径。结果表明: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对无学习经历的蜂有显著驱避作用(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对杨树云斑天牛虫粪木屑混合物的趋向性显著提高(P>0.05)。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中,有学习经历的蜂活动轨迹在味源区域的密度远高于无学习经历蜂在该区域的密度;在味源区的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上,有学习经历的蜂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在采集区的静止时间明显长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而停留时间、移动距离和反应时间则显著短于无学习经历的蜂(P<0.05)。有学习经历的蜂室内搜索寄主所需平均时间39.99s,60s内搜索到寄主的数量为23.33头,都与无学习经历的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采用蜂虫比1:1,2:1,4:1室内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寄生试验中,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1时寄生率最高(86.67%)。林间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对云斑天牛2~3龄幼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有学习经历蜂在蜂虫比4:1时防治效果最好,为58.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斑天牛 肿腿蜂 学习经历 杨树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替代寄主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的学习行为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伟 谢正华 +2 位作者 周祖基 黄琼 杨春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1-735,共5页
采用Y型嗅觉仪进行双向选择实验,研究了用替代寄主黄粉虫蛹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羽化期和成虫初期经历松枝皮、松针、松节油、杉枝皮等的挥发物后,雌蜂对这些挥发物的选择性明显提高,但... 采用Y型嗅觉仪进行双向选择实验,研究了用替代寄主黄粉虫蛹繁殖的川硬皮肿腿蜂寄主搜索过程中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羽化期和成虫初期经历松枝皮、松针、松节油、杉枝皮等的挥发物后,雌蜂对这些挥发物的选择性明显提高,但对杉叶挥发物无明显的学习行为。羽化期和成虫初期是否投放新鲜寄主,对雌蜂的气味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成蜂取食黄粉虫蛹和蜂蜜时均可联系性学习松枝和杉枝气味。取食并经历杉枝和松枝挥发物4天和8天的寄生蜂之间对相应气味的选择性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替代寄主 黄粉虫 马尾松 杉木 挥发物 学习行为 联系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 被引量:54
16
作者 周祖基 杨伟 +2 位作者 曾垂惠 杨德敏 叶伟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曾垂惠,杨德敏,叶伟军(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永川632100)(四川省国营沪县林场沪县646100)关键词川硬皮肿腿蜂,... 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膜翅目:肿腿蜂科)周祖基,杨伟(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曾垂惠,杨德敏,叶伟军(四川省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永川632100)(四川省国营沪县林场沪县646100)关键词川硬皮肿腿蜂,生物学,粗鞘双条杉天牛,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生物学 粗鞘双条杉天牛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杀虫剂亚致死浓度对川硬皮肿腿蜂繁殖和搜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桦 杨伟 +4 位作者 杨春平 王熊莉 黄琼 朱天辉 韩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05-1412,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药膜法研究了3种杀虫剂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成蜂的毒力和对繁殖的亚致死效应,并采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了杀虫剂对其搜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对啶虫脒最敏感,致死中浓度...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药膜法研究了3种杀虫剂对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us sichuanensis Xiao成蜂的毒力和对繁殖的亚致死效应,并采用EthoVision3.1行为仪分析了杀虫剂对其搜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川硬皮肿腿蜂对啶虫脒最敏感,致死中浓度LC50和亚致死浓度LC10分别为7.71和4.46 mg/L,其次为吡虫啉(11.22和6.68 mg/L)和功夫菊酯(27.72和9.36 mg/L)。经啶虫脒、吡虫啉和功夫菊酯亚致死浓度(LC10)处理的肿腿蜂,亲代、F1和F2代的寄生成功率均受到抑制;经功夫菊酯处理的肿腿蜂,亲代单蜂产卵量显著增加(P<0.05);经啶虫脒和吡虫啉肿腿蜂,亲代的出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F1代影响显著(P<0.05)。经啶虫脒和吡虫啉亚致死浓度(LC10)处理的肿腿蜂搜寻行为变弱。结果表明,功夫菊酯对川硬皮肿腿蜂较安全;啶虫脒和吡虫啉对川硬皮肿腿蜂的繁殖和搜寻行为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评估3种药剂对川硬皮肿腿蜂的安全性,为指导合理用药,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杀虫剂 亚致死效应 繁殖 搜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硬皮肿腿蜂幼虫龄期的划分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霞 周祖基 +2 位作者 蒋学建 杨伟 尹鹏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7-539,共3页
通过对川硬皮肿腿蜂幼虫头壳宽度和长度的测定,推断该虫幼期有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1221±0.0017,0.1574±0.0019,0.2030±0.0019,0.2454±0.0020,0.2886±0.0035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 通过对川硬皮肿腿蜂幼虫头壳宽度和长度的测定,推断该虫幼期有5龄.1~5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1221±0.0017,0.1574±0.0019,0.2030±0.0019,0.2454±0.0020,0.2886±0.0035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宽度x的关系式为y=23.72x-1.8222.1~5龄幼虫的头壳长度分别为0.07946±0.0017,0.1039±0.0013,0.1260±0.0014,0.1624±0.0016,0.2008±0.0032 mm.经统计分析得到其龄期y与幼虫头壳长度x的关系式为y=32.694x-1.3977.同时得出幼虫头壳长度y和头壳宽度x的关系式为y=0.7159x-0.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腿蜂 幼虫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松褐天牛幼虫培育的川硬皮肿腿蜂种群寄主选择性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犀 周祖基 +2 位作者 杨春平 周宇爝 胡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6-761,共6页
在小试管和马尾松木段内,用松褐天牛幼虫分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选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培育,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有不同程度提高。本研究还利用扫描电镜... 在小试管和马尾松木段内,用松褐天牛幼虫分别培育川硬皮肿腿蜂。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的选择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培育,各代川硬皮肿腿蜂对松褐天牛幼虫的选择性有不同程度提高。本研究还利用扫描电镜对培育后各代川硬皮肿腿蜂的触角感觉器超微形态进行了观察,发现肿腿蜂触角上的板状感器和坛状感器的形状和数量在不同代间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肿腿蜂 寄主搜寻能力 触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寄主被川硬皮肿腿蜂寄生后主要糖类含量及水解酶系活力的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谭毅 周祖基 +1 位作者 黄琼 杨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3-77,共5页
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寄生其替代寄主后 ,糖原、海藻糖、还原糖等机体成分的含量和α -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寄生后糖原 (1~ 6d)、海藻糖 (1~ 3d)含量显著下降 ,第 10天达最低值分别为 0 7190mg·g- 1 、1 384... 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寄生其替代寄主后 ,糖原、海藻糖、还原糖等机体成分的含量和α -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寄生后糖原 (1~ 6d)、海藻糖 (1~ 3d)含量显著下降 ,第 10天达最低值分别为 0 7190mg·g- 1 、1 384 4mg·g- 1 ,比寄生当天分别降低了 98 4 7%、92 2 1% ;同时 ,还原糖 (以葡萄糖为主 )总量则逐渐上升 ,第 10天达最高值 13 3416mg·g- 1 ,是寄生当天的 14 8倍。寄生后第 1~ 3天 ,α -淀粉酶、海藻糖酶等水解酶系的活力迅速上升 ,第 3天达最大值 ,分别为 82 5 816 μmol·g- 1 min- 1 、896 72 37μg·g- 1 min- 1 ,然后逐渐下降 ,到第 10天接近寄生当天的水平。本文还就替代寄主的糖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代寄主 肿腿蜂 寄生 糖类含量 水解酶系 活力变化 森林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