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倒春寒天气过程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尤红 周泓 +1 位作者 杨红 姜莹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8,共11页
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 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总结1980—2011年云南15次低温雨雪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得出500 hPa形势高纬为两槽一脊和横槽型,700 hPa为典型北高南低特征。重点分析2011年3月14-19日和2005年3月2 6日不同... 利用常规观测和NCEP 1°×1°的6小时再分析资料,总结1980—2011年云南15次低温雨雪强倒春寒天气过程,得出500 hPa形势高纬为两槽一脊和横槽型,700 hPa为典型北高南低特征。重点分析2011年3月14-19日和2005年3月2 6日不同类型下两次强过程,过程中均有昆明准静止锋增强和川滇切变线南下,新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自东北向西南侵入云南。前者地面强降温由中低层强冷平流引发,而后者是由低层强冷平流和高层强冷平流下传共同造成。强雨雪天气对应有深厚垂直上升运动或对流层中低层以下层存在强上升运动柱。孟加拉湾为水汽源地,强高、低空急流和其垂直耦合的次级环流输送了水汽和热量。强降雪期间,无南支槽时需要大而强的水汽通量和水汽辐合,有南支槽配合时中低层水汽通量有迅速增加过程。低层为冷层或近地面强冷平流利于降水物冷凝成雪。过程中均有强锋生作用推动锋面南下,锋面的进方向锋生函数零线对应低层850 hPa Q矢量辐合线,锋区梯度大,能量积聚多对应降雪范围大。低层等露点线有Ω型特征,露点锋抬升作用触发干湿交界面上干冷、暖湿气流交汇,露点锋和低空急流位置强度及Q矢量辐合区与云南强倒春寒降雪区有较好对应关系,地面降温幅度与850 hPa锋生函数正值强度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春寒 川滇切变线 昆明准静止锋 南支槽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