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36
1
作者
陈永仁
李跃清
+1 位作者
王春国
邓荣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表现的位相与盆地东部降水变化位相相反,与盆地西部降水变化呈正位相,90年代末期以后与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位相趋势一致,但与四川西部高原降水的位相关系对应不明显。在年代际尺度,川渝盆地东、西部和川西高原三地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相一致的位相,说明年代际尺度变化中,当南亚高压长期表现为东伸模态,川渝降水呈总体偏多趋势。同时,川渝地区的降水变化与100hPa上高压两侧及中低层四川上空风场变化有显著的遥相关,在"东涝西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四川与重庆交界上空,在"西涝东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湖北西部上空,在两地降水差异显著年,南亚高压东西振荡主要表现在川渝盆地上空摆动,用16800 gpm线定义的东西振荡指数对认识川渝地区降水异常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降水
南亚高压
东伸指数
东涝(旱)西旱(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杨小波
杨淑群
马振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393,共10页
利用夏季川渝地区30个台站降水和NCEP/NCAR 2.5°×2.5°的高度场、风场等再分析资料,通过CCA、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北位置...
利用夏季川渝地区30个台站降水和NCEP/NCAR 2.5°×2.5°的高度场、风场等再分析资料,通过CCA、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北位置异常对川渝降水有重要影响。当西风急流轴线偏北(南)时,造成四川盆地西部降水偏多(少),盆地东部和川西高原降水偏少(多),夏季平均急流轴线指数对降水的预报指示意义要好于夏季各月。当西风急流轴线偏北(南)时,对应南亚高压东伸脊点偏西(东)、面积偏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南)、西伸脊点偏东(西)、面积偏小(大),这种高低层环流的异常配置造成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同时,西风急流轴线南北位置的年代际变化,是导致1965-1982年和1983-2006年四川盆地东部、川西高原降水由少转多、盆地西部由多转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风急流
南亚高压
年代际变化
川渝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CEP CFSv2模式对川渝夏季降水次季节预测技巧评估及预报偏差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肖颖
庞轶舒
+2 位作者
马振峰
陈权亮
张正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6-1588,共13页
利用NCEP的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CFSv2)提供的2000-2009年降水场历史回报试验资料以及川渝182个测站的降水实况资料。采用时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距平相关系数、距平符号一致率以及PS评分等方法,对模式在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以及夏季降...
利用NCEP的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CFSv2)提供的2000-2009年降水场历史回报试验资料以及川渝182个测站的降水实况资料。采用时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距平相关系数、距平符号一致率以及PS评分等方法,对模式在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以及夏季降水异常的次季节尺度预测技巧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式在概率密度和降水频次方面的预报偏差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川渝夏季降水的可用预报时效为3候左右,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夏季降水的高值中心,但量级偏大。预报技巧高值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及渝东北地区,对攀西地区南部及川西高原部分地区也有一定的预报技巧。该模式也能够较好地把握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的趋势,有效预报技巧为2候以内。模式各时效预报与观测的降水概率密度主要集中在10 mm以下量级;模式预报各量级降水频次与实况相比均偏高得较为明显,且随着预报时效延长,偏差越大,其中偏高最为明显的是小雨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技巧评估
模式误差分析
川
渝
夏季
降水
次季节-季节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36
1
作者
陈永仁
李跃清
王春国
邓荣耀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省气象台
宜宾市气象台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5060)
四川省气象局2008年度重点科研课题(重08-01)
+1 种基金
四川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008NG0009)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7DFB20210)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我国160个测站中川渝地区的代表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盛夏川渝地区降水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关系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川渝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相适应的时间尺度,即准5年尺度、准10年尺度。在准5年尺度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南亚高压东西振荡表现的位相与盆地东部降水变化位相相反,与盆地西部降水变化呈正位相,90年代末期以后与川渝地区降水变化位相趋势一致,但与四川西部高原降水的位相关系对应不明显。在年代际尺度,川渝盆地东、西部和川西高原三地降水变化存在与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相一致的位相,说明年代际尺度变化中,当南亚高压长期表现为东伸模态,川渝降水呈总体偏多趋势。同时,川渝地区的降水变化与100hPa上高压两侧及中低层四川上空风场变化有显著的遥相关,在"东涝西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四川与重庆交界上空,在"西涝东旱"年份,南亚高压16800 gpm线位于湖北西部上空,在两地降水差异显著年,南亚高压东西振荡主要表现在川渝盆地上空摆动,用16800 gpm线定义的东西振荡指数对认识川渝地区降水异常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
川渝降水
南亚高压
东伸指数
东涝(旱)西旱(涝)
Keywords
Rainfall of Sichuan-Chongqing regions
South Asia High (SAH)
The index for east and point of ridge line of SAH extension eastward
Flood in east(west)basin and drought in west(east) basin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杨小波
杨淑群
马振峰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省气候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39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5066
41275097)
+2 种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GYHY201306022)
四川省局课题(川气课题2012-开发-04
川气课题2011-青年-06)
文摘
利用夏季川渝地区30个台站降水和NCEP/NCAR 2.5°×2.5°的高度场、风场等再分析资料,通过CCA、相关、回归等分析方法,分析了近50年夏季东亚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北位置异常对川渝降水有重要影响。当西风急流轴线偏北(南)时,造成四川盆地西部降水偏多(少),盆地东部和川西高原降水偏少(多),夏季平均急流轴线指数对降水的预报指示意义要好于夏季各月。当西风急流轴线偏北(南)时,对应南亚高压东伸脊点偏西(东)、面积偏小(大),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南)、西伸脊点偏东(西)、面积偏小(大),这种高低层环流的异常配置造成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同时,西风急流轴线南北位置的年代际变化,是导致1965-1982年和1983-2006年四川盆地东部、川西高原降水由少转多、盆地西部由多转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西风急流
南亚高压
年代际变化
川渝降水
Keywords
Westerly jet
South Asian high
Inter-decadal change
Sichuan-Chongqing precipitation
分类号
P4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CEP CFSv2模式对川渝夏季降水次季节预测技巧评估及预报偏差分析
被引量:
5
3
作者
肖颖
庞轶舒
马振峰
陈权亮
张正杰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气候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6-158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A2097)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1J018)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SCQXKJQN202214)。
文摘
利用NCEP的第二代气候预测系统(CFSv2)提供的2000-2009年降水场历史回报试验资料以及川渝182个测站的降水实况资料。采用时间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距平相关系数、距平符号一致率以及PS评分等方法,对模式在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以及夏季降水异常的次季节尺度预测技巧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了模式在概率密度和降水频次方面的预报偏差特征。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川渝夏季降水的可用预报时效为3候左右,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夏季降水的高值中心,但量级偏大。预报技巧高值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及渝东北地区,对攀西地区南部及川西高原部分地区也有一定的预报技巧。该模式也能够较好地把握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偏少的趋势,有效预报技巧为2候以内。模式各时效预报与观测的降水概率密度主要集中在10 mm以下量级;模式预报各量级降水频次与实况相比均偏高得较为明显,且随着预报时效延长,偏差越大,其中偏高最为明显的是小雨频次。
关键词
预测技巧评估
模式误差分析
川
渝
夏季
降水
次季节-季节预报
Keywords
forecasting skills assessment
deviation analysis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Sichuan-Chongqing
subseasonal forecast
分类号
P4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夏季南亚高压与川渝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
陈永仁
李跃清
王春国
邓荣耀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对川渝地区降水的影响
杨小波
杨淑群
马振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NCEP CFSv2模式对川渝夏季降水次季节预测技巧评估及预报偏差分析
肖颖
庞轶舒
马振峰
陈权亮
张正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