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极小种群川柿野外资源现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刘燕琴
刘正宇
曹敏
王黎
张军
-
机构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重庆中药材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8-150,153,共4页
-
基金
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信息库与种质保存(2017FY100105)子项目资助。
-
文摘
为了掌握极小种群川柿(Diospyros sutchuensis Yang)的资源现状并评估其濒危等级,对川柿资源历史发现地及现发地——华蓉山、缙云山、江津四面山保护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结果表明:(1)当前历史发生地华蓉山已无川柿野生植株,缙云山有疑似川柿1株,而在江津四面山保护区发现少量植物。(2)江津保护区有3个分布点,共计6株,均为成年植株。(3)依据IUCN全球物种濒危等级评估标准,川柿应当被评为(EN,B2a)。
-
关键词
极小种群
川柿
野外调查
濒危等级
种质资源
ICUN
-
分类号
S665.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极小种群植物“川柿”生物学特性及种子萌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燕琴
刘正宇
刘春雷
曹敏
张军
-
机构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5,共5页
-
基金
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资源信息库与种质保存“2017FY100105”子项目
重庆市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重庆市林业局项目资助。
-
文摘
为了保护和发展极小种群植物———川柿Diospyros sutchuensis Yang,连续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并采用果实后熟0、30、45、60d,剥离清洗种子及GA 300、600、1000mg/L溶液浸种1h后,室内河砂播种,试验其种子萌发方法。结果表明,极小种群植物川柿为常绿乔木,4—5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直径(32.7±5.80)mm,单果质量(23.0±5.30)g;种子肾形,千粒重1070g;成年植株有隔年开花、结果现象。种子经“果实后熟+河砂播种”可萌发,果实后熟60d处理的出苗率较高,为65%;直接播种种子,出苗率仅5%;果实后熟60d+GA溶液浸种1h+河砂播种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65%,其中以GA 600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83.3%,可为川柿种子繁殖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极小种群植物
川柿
生物学
种子
萌发
-
分类号
S665.2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