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庄浪县川旱区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引种初报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春旺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53-55,共3页
在庄浪县川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先玉335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耐密型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锦华150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旱性强,折合产量为11 902.95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增产23.25%,可作为主栽品种在试区推...
在庄浪县川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先玉335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耐密型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锦华150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旱性强,折合产量为11 902.95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增产23.25%,可作为主栽品种在试区推广种植;农华101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好,抗旱性强,折合产量10 404.56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增产0.49%,可在试区示范种植;先玉335经济性状好,抗旱性强,折合产量为10 354.05 kg/hm^2,可继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引种
试验
川旱区
庄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中丘陵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定辉
赵燮京
+1 位作者
庞良玉
张建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4-49,共6页
小麦不同覆盖方式及不同土壤厚度覆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节水抗旱作用,增产率在20%以上,干旱年高达30%~40%,是川中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②覆盖不仅能保持水分,而且改变了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
小麦不同覆盖方式及不同土壤厚度覆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节水抗旱作用,增产率在20%以上,干旱年高达30%~40%,是川中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②覆盖不仅能保持水分,而且改变了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水汽上升至膜下受阻凝聚使土壤表层水分相对稳定和丰富,促进作物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利用,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③不同覆盖方式各有优劣。因小麦遭遇干旱的情况不同,则不同覆盖方式增产的能力和主要原因也不一样:小麦整个生育期或中前期受旱,增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有效穗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增产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膜、侧膜和稻草覆盖;若小麦中后期受旱,则增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有效穗和穗着粒数的增加,增产能力依次为稻草、全膜和侧膜覆盖。④从不同土壤厚度全膜覆盖效果及效益分析表明,特大干旱年土壤厚度在80cm以上,一般干旱年在60cm以上,雨水较好年份在40cm左右均可发挥覆盖的作用,取得理想产量,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
中丘陵
旱区
小麦
覆盖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中丘陵旱区西瓜丰产综合栽培技术
3
作者
江国良
凌志刚
+2 位作者
刘光惠
张红非
罗楠
《中国西瓜甜瓜》
1997年第2期23-25,共3页
以往,由于川中丘陵旱区的西瓜品种选择不当,加之栽培技术落后,以及不利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西瓜产量和效益都不高。为促进该区的西瓜生产,增加瓜农收入,我们于1990~1995年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川中丘陵旱区西瓜高产、优...
以往,由于川中丘陵旱区的西瓜品种选择不当,加之栽培技术落后,以及不利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西瓜产量和效益都不高。为促进该区的西瓜生产,增加瓜农收入,我们于1990~1995年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川中丘陵旱区西瓜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其特点是以良种、良法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丰产
栽培
川
中丘陵
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西北旱区稻田改制新模式“麦/玉──稻”三熟试验示范成功
4
作者
胡学爱
谢明逸
+1 位作者
林昌明
李国福
《四川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川
西北
旱区
稻
麦
玉
三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浪县川旱区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引种初报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春旺
机构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53-55,共3页
文摘
在庄浪县川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以先玉335为对照,对引进的5个耐密型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锦华150综合经济性状优良,抗旱性强,折合产量为11 902.95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增产23.25%,可作为主栽品种在试区推广种植;农华101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好,抗旱性强,折合产量10 404.56 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先玉335增产0.49%,可在试区示范种植;先玉335经济性状好,抗旱性强,折合产量为10 354.05 kg/hm^2,可继续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引种
试验
川旱区
庄浪县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中丘陵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刘定辉
赵燮京
庞良玉
张建华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44-49,共6页
基金
农业部丰收计划
四川省科技厅"九五"重大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文摘
小麦不同覆盖方式及不同土壤厚度覆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覆盖栽培具有显著的节水抗旱作用,增产率在20%以上,干旱年高达30%~40%,是川中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技术措施。②覆盖不仅能保持水分,而且改变了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规律,水汽上升至膜下受阻凝聚使土壤表层水分相对稳定和丰富,促进作物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利用,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③不同覆盖方式各有优劣。因小麦遭遇干旱的情况不同,则不同覆盖方式增产的能力和主要原因也不一样:小麦整个生育期或中前期受旱,增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有效穗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增产的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膜、侧膜和稻草覆盖;若小麦中后期受旱,则增产的主要原因表现为有效穗和穗着粒数的增加,增产能力依次为稻草、全膜和侧膜覆盖。④从不同土壤厚度全膜覆盖效果及效益分析表明,特大干旱年土壤厚度在80cm以上,一般干旱年在60cm以上,雨水较好年份在40cm左右均可发挥覆盖的作用,取得理想产量,增产增收。
关键词
川
中丘陵
旱区
小麦
覆盖栽培技术
Keywords
hilly region
wheat
mulching
cultiv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中丘陵旱区西瓜丰产综合栽培技术
3
作者
江国良
凌志刚
刘光惠
张红非
罗楠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资阳市农业局
金堂县农业局
四川省农牧厅经作处
出处
《中国西瓜甜瓜》
1997年第2期23-25,共3页
文摘
以往,由于川中丘陵旱区的西瓜品种选择不当,加之栽培技术落后,以及不利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西瓜产量和效益都不高。为促进该区的西瓜生产,增加瓜农收入,我们于1990~1995年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川中丘陵旱区西瓜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其特点是以良种、良法为中心。
关键词
西瓜
丰产
栽培
川
中丘陵
旱区
分类号
S651.0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北旱区稻田改制新模式“麦/玉──稻”三熟试验示范成功
4
作者
胡学爱
谢明逸
林昌明
李国福
机构
雅安地区农科所
中江县通济镇农技站
三台县农业局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川
西北
旱区
稻
麦
玉
三熟
试验
分类号
S344.17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庄浪县川旱区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引种初报
杨春旺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中丘陵旱区小麦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刘定辉
赵燮京
庞良玉
张建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川中丘陵旱区西瓜丰产综合栽培技术
江国良
凌志刚
刘光惠
张红非
罗楠
《中国西瓜甜瓜》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川西北旱区稻田改制新模式“麦/玉──稻”三熟试验示范成功
胡学爱
谢明逸
林昌明
李国福
《四川农业科技》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