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省川东盆地不同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 1
-
-
作者
林琴
-
机构
岳池县种子管理站
-
出处
《天津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四川省川东盆地种植的优良油菜品种,文章以德虹油787、川油杂2302、SCH-1等14个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综合比较不同油菜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抗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系)的生育期为212~218 d,株高为195.0~231.0 cm,产量为2095.4~3382.5 kg·hm^(-2)。综合评价,川油杂2302、川油杂2202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以及成熟一致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可在生产上示范种植;SCH-1综合表现优良,可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示范。
-
关键词
川东盆地
油菜
品种比较
-
分类号
S656.4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川东盆地高温、暴雨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杜华明
董廷旭
-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7-151,共5页
-
基金
四川省社科联学科专项"经济学视野下四川省气象灾害风险演化机理及响应机制研究"(SC15XK065)
-
文摘
为更好地掌握川东盆地极端气候特征,采用线性回归、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IDW)等方法就近54年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川东盆地的高温、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54年川东盆地年平均气温以0.10℃/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年平均降水量以21.63mm/10a的速率显著减少,气候暖干化趋势明显。(2)川东盆地年平均高温日以0.95d/10a的速率增加;年平均高温日在空间分布式上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川东盆地全区年高温日均呈增加趋势。(3)川东盆地年平均暴雨日以0.03d/10a的速率减少;在空间分布上,万源、雅安是暴雨发生的高值中心;川东盆地的广元—阆中—遂宁一线以东地区年暴雨日呈增加趋势,广元—阆中—遂宁一线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年暴雨日呈减少趋势。(4)川东盆地极端气候事件对暖干气候的响应表现为:高温日的发生频率增加了38.81%,强度加剧1.18%;暴雨日发生频率减少了0.78%,但强度增加了1.66%。
-
关键词
气候特征
高温
暴雨
川东盆地
-
Keywords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high temperature
rainstorm
East Sichuan Basin
-
分类号
P42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滑脱构造特征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王志勇
康南昌
李明杰
臧殿光
张怡
杨昕
-
机构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76-286,18,共12页
-
文摘
川东地区发育多套滑脱层,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多种构造样式,查清构造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非常重要。为此,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地质等资料,分析川东地区主要滑脱层的分布、滑脱构造特征、构造样式、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发现,川东地区发育以寒武系和三叠系膏盐岩为主的多套滑脱层,挤压变形后形成多滑脱层构造。以两套膏盐岩顶底为界,纵向分为上、中、下三个构造变形层,上构造层发育北东向展布的"侏罗山式"褶皱,中构造层变形复杂,断裂发育,形成冲起构造、滑脱褶皱、断层传播褶皱、双重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下构造层以发育大型宽缓背斜为主。构造挤压、差异负载和重力作用是川东多滑脱层构造发育与演化的主控因素;膏盐岩滑脱层、滑脱断层及相关构造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寒武系盐下构造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场所。
-
关键词
四川盆地川东地区
膏盐岩滑脱层
滑脱构造
构造分层
断层相关褶皱
-
Keywords
East Sichuan Basin
gypsum-salt detached layer
fault-related fold
detached structure
structure layering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川东铁山气田立体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华明
周敏
宁飞
-
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开发公司科研所
-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0-43,共4页
-
文摘
铁山气田是四川气田川东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多产层气田,从上到下共有4个产层。预探发现气田后,从评价工作开始到气田进入正式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充分运用经营管理手段,多学科合作开展工作:早期钻少量井就发现各产层;以“稀井广探、少井高产”为目标,从勘探开发(立体开采)的角度,整体规划、统一布署评价井;在试采中,充分利用静、动态资料计算、复核气藏储量,评价气藏;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技术手段编制整体开发方案。采用“一井两层”分采、利用产能富余井上试新层等工艺,及时建成配套的地面集输系统,加快投产时效,使气田经营效益高,是高效开发气田的成功实例。
-
关键词
油气藏
开发方案
气田开发
川东盆地
-
Keywords
Sichuan Basin,East,Oil and gas
reservoir,Multiple layer,Development project,Separate layer recovery,Recovery
method,Economic management
-
分类号
TE3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三维电磁法在镇巴区块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5
-
-
作者
丁海燕
吴诗情
李小丽
-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
-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1期36-36,共1页
-
文摘
根据电法资料,对镇巴地区构造进行了平面的解释。划分出了五大物性层,解译出六条断裂:巫溪隐伏断裂(F1),镇巴断裂(F6)以及F4-1、F4-2、F4-3、F4-4断裂。
-
关键词
镇巴区块
推覆构造
川东北前陆盆地
断裂
-
分类号
P631.32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