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臂式钢板桩弹性地基梁模型修正及嵌固深度算法优化
1
作者 陈瑞生 侯向阳 周小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为研究考虑桩底被动抗力条件下悬臂式钢板桩的变形及嵌固深度,通过查阅文献对大量悬臂式钢板桩基坑支护开展计算,发现在悬臂式钢板桩底部存在一个反向变形弯曲点,根据桩体所受土压力对反弯点的弯矩平衡方程求解反弯点位置,以基坑底面和... 为研究考虑桩底被动抗力条件下悬臂式钢板桩的变形及嵌固深度,通过查阅文献对大量悬臂式钢板桩基坑支护开展计算,发现在悬臂式钢板桩底部存在一个反向变形弯曲点,根据桩体所受土压力对反弯点的弯矩平衡方程求解反弯点位置,以基坑底面和反弯点将支护结构分为三部分并进行变形受力分析,根据边界条件及连续性条件求解各部分桩体的挠曲方程,计算得到悬臂式钢板桩的嵌固深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深度的基坑反弯点位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修正方法考虑了反弯点以下土体的被动抗力,更符合悬臂式钢板桩的实际受力情况,计算结果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悬臂式钢板桩 弹性地基梁 被动抗力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作用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成彬 李长冬 +3 位作者 王贵华 姚文敏 贺鑫 方堃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9,共15页
目前在滑坡治理中,大截面人工挖孔桩因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已在部分行业领域被限制使用,开展可机械化施工的圆截面组合桩研究已成为新的趋势,但当前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受力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基于自... 目前在滑坡治理中,大截面人工挖孔桩因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已在部分行业领域被限制使用,开展可机械化施工的圆截面组合桩研究已成为新的趋势,但当前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受力机理与合理嵌固深度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基于自主研发的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工况下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滑体的变形演化过程,研究了圆截面组合桩加固下滑体与抗滑桩的变形受力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嵌固深度和桩顶连系梁对圆截面组合桩变形特征的影响,揭示了圆截面组合桩加固滑坡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滑体的变形演化过程可分为压密、匀速变形、加速变形和变形破坏4个阶段;②前后桩均存在反弯点,反弯点会随着试验进程向桩顶移动,且后桩的反弯点更接近于滑动面;③当一排桩的嵌固深度保持不变、另一排桩的嵌固深度改变时,可将36%的桩长作为合理的嵌固深度;④连系梁使后桩的最大桩顶位移减小了15.6%,而对前桩的影响不大;⑤连系梁的存在降低了滑动面处的最大桩身弯矩,从而使得桩身弯矩分布更加合理。该研究成果有望为圆截面组合桩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加 圆截面组合桩 机理 深度 物理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压土对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李顺群 郑刚 王英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27-3431,3436,共6页
基于Rankine土压力理论、滑移线场理论和Boussinesq解答在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表达式,建立了考虑反压土自重对坑底土体水平抗力的增强作用和反压土本身的嵌固作用两种机制时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 基于Rankine土压力理论、滑移线场理论和Boussinesq解答在均布条形荷载作用下的表达式,建立了考虑反压土自重对坑底土体水平抗力的增强作用和反压土本身的嵌固作用两种机制时悬臂式支护结构嵌固深度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明:虽然反压土能提供给支护结构的水平抗力较小,但由于其合力力臂较大,因此对支护结构有明显的嵌固作用;另外,反压土的自重能明显提高坑底土体的水平抗力。综合考虑反压土的以上效应后,支护结构的嵌固深度可以明显减小。基坑内侧预留反压土的施工方法可以省去水平支撑、降低支护结构深度,还可以节约投资和缩短工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该施工方法应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反压土 悬臂 深度 水平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嵌固墙体对木构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以太和殿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1 位作者 关宏志 纪金豹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6,共6页
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抗震分析模型很少考虑嵌固墙体。为探讨嵌固墙体对木构架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故宫太和殿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榫卯节点及斗拱的力学特性,建立太和殿的2种有限元模型——包括/不包括嵌固墙体。通... 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抗震分析模型很少考虑嵌固墙体。为探讨嵌固墙体对木构架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故宫太和殿为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榫卯节点及斗拱的力学特性,建立太和殿的2种有限元模型——包括/不包括嵌固墙体。通过模态分析,研究了嵌固墙体对木构架基频及主振型的影响;通过谱分析,研究了8度常遇地震作用下嵌固墙体对典型节点位移及加速度响应的影响;通过时程分析,研究了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嵌固墙体对木构架整体变形及内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嵌固墙体后,太和殿结构基频变大,在墙体部位的振动不明显;地震作用下,太和殿结构内力普遍增大,但变形峰值偏小,有利于避免木构架产生整体倾覆,且在罕遇地震时表现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 木构架 抗震性能 古建筑 太和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锚箱嵌固型索塔锚固结构受力机理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玉擎 陈聪 郑双杰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提高钢锚箱型组合索塔锚固区传力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将钢锚箱端部嵌固在索塔锚固区的新型结构;基于混合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了该新型结构与现有内置型、外露型钢锚箱索塔锚固区的钢锚箱钢材利用率、塔壁混凝土应力以及钢-混凝土结合面... 为提高钢锚箱型组合索塔锚固区传力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将钢锚箱端部嵌固在索塔锚固区的新型结构;基于混合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了该新型结构与现有内置型、外露型钢锚箱索塔锚固区的钢锚箱钢材利用率、塔壁混凝土应力以及钢-混凝土结合面受力机理;进一步探讨了嵌固端侧板厚度、连接件布置方式对钢锚箱嵌固型索塔锚固区受力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钢锚箱嵌固型索塔锚固结构具有较高的钢材利用率;端塔壁外侧混凝土主拉应力较内置型降低约1.5 MPa且外包钢板;钢锚箱与混凝土塔壁结合面连接件作用单方向均匀剪力;侧板厚度、连接件布置方式对连接件剪力影响较大;该新型构造传力可靠性高,可用于更大跨径斜拉桥拉索塔端锚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桥梁 索塔锚 受力机理 钢锚箱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嵌固叶片式旋转压缩机的结构与原理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辛沫 耿葵花 +1 位作者 王清 何云信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43,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全封闭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该压缩机包含有一个旋转缸套和一个嵌固式的隔离叶片 ,它不仅继承了传统全封闭滚动活塞式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 ,而且与之相比还具有更小的振动噪声、更低的摩... 介绍一种新型全封闭旋转式压缩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该压缩机包含有一个旋转缸套和一个嵌固式的隔离叶片 ,它不仅继承了传统全封闭滚动活塞式压缩机体积小、重量轻以及制造工艺简单的优点 ,而且与之相比还具有更小的振动噪声、更低的摩擦损耗和更少的泄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压缩机 叶片 旋转缸套 结构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法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昌富 杜翠翠 张根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6,共7页
将计算推力桩的双参数法应用于刚性抗滑桩,建立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度分析模型,并引入随机优化算法搜索嵌固深度范围内最小可靠度指标作为该嵌固深度下的可靠度指标,然后以目标可靠度指标指导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的设计.通过工程实例... 将计算推力桩的双参数法应用于刚性抗滑桩,建立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度分析模型,并引入随机优化算法搜索嵌固深度范围内最小可靠度指标作为该嵌固深度下的可靠度指标,然后以目标可靠度指标指导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的设计.通过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在满足目标可靠度的条件下采用双参数法进行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比传统的地基系数法更为经济.由参数敏感性分析可知,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的确定对滑体重度及滑动面土体内摩擦角、粘聚力的敏感性较强,对嵌固段土体重度及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的敏感性较弱.因此在进行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设计时应重点考虑滑体重度、滑动面土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变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深度 双参数法 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嵌固段内力计算 被引量:5
8
作者 雷国平 唐辉明 +2 位作者 程昊 王君鹭 宋德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97-2204,共8页
抗滑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竖向摩阻力可以形成反力矩,有助于抵抗滑坡推力,现对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嵌固段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弹性地基系数法K法和小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假定竖向摩阻力与桩岩相对位移成正比,建立考虑竖向摩阻力的... 抗滑桩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竖向摩阻力可以形成反力矩,有助于抵抗滑坡推力,现对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嵌固段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弹性地基系数法K法和小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假定竖向摩阻力与桩岩相对位移成正比,建立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受力模型及其挠曲变形微分方程,并推导其求解过程。通过马家沟Ⅰ号滑坡抗滑桩实例计算,分析了竖向摩阻力对抗滑桩内力及变形计算的影响。竖向摩阻力形成的反力矩能减小抗滑桩的变形及内力,对抗滑桩剪力的影响最大,水平位移次之,对弯矩影响最小。考虑竖向摩阻力的抗滑桩计算模型能改善目前抗滑桩设计中剪力计算过大的问题,使抗滑桩设计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竖向摩阻力 内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抗滑桩嵌固深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俊 陈志新 门玉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37-1640,1651,共5页
通过对锚杆抗滑桩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进行分析,给出了嵌固深度的计算模型.分别运用被动土压力法、滑移线法和弹性楔体法求解出了滑动面下的桩前土抗力,进而利用该计算模型求得锚杆抗滑桩的嵌固深度.最后利用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对计算模型... 通过对锚杆抗滑桩在工作状态下的受力进行分析,给出了嵌固深度的计算模型.分别运用被动土压力法、滑移线法和弹性楔体法求解出了滑动面下的桩前土抗力,进而利用该计算模型求得锚杆抗滑桩的嵌固深度.最后利用模型试验测试结果对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并选用适当的工程算例对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型给出的锚杆抗滑桩嵌固深度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锚杆抗滑桩 深度 被动土压力法 滑移线法 弹性楔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含水层疏排水时端部嵌固长桩的负摩擦力 被引量:6
10
作者 吕恒林 杨维好 周国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42,共7页
本文建立了底部含水层疏排水固结引起上覆土层沉降情况下的端部嵌固长桩的受力模型,并用弹性理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桩的负摩擦力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理论关系.
关键词 桩基 长桩 负摩擦力 排水 含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嵌固深度排桩受力与变形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左殿军 邓成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54-359,共6页
根据某一水闸基坑开挖工程,在排桩桩体内埋设测斜仪、钢筋应力计对非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采用规范法讨论了后排桩不同嵌固对前、后排桩的变形、内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等长双排桩桩顶位移、桩身剪力、弯... 根据某一水闸基坑开挖工程,在排桩桩体内埋设测斜仪、钢筋应力计对非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采用规范法讨论了后排桩不同嵌固对前、后排桩的变形、内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等长双排桩桩顶位移、桩身剪力、弯矩与传统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规律一致;增大后排桩的嵌固深度,前、后排桩的桩顶位移均减小;前排桩桩身剪力、弯矩减小,后排桩增大,但当嵌固深度超过桩长3/4时,前、后排桩的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剪力、弯矩减小或增大趋势均不明显;研究成果为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 双排桩 支护结构 变形特性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锚杆抗滑桩嵌固深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寻昌 门玉明 翟越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相比普通抗滑桩,桩顶锚杆的存在可以极大减小桩身内力和嵌固深度,但其计算方法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且带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因而开展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层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分布规律的室内模型试验... 相比普通抗滑桩,桩顶锚杆的存在可以极大减小桩身内力和嵌固深度,但其计算方法目前还不是很完善,且带有一定的工程经验,因而开展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层锚杆抗滑桩系统桩侧地层抗力分布规律的室内模型试验成果,试验分三组,其中两组在坡体后缘加载,一组用千斤顶直接在桩后加载,桩身上各贴有一定数量的土压力盒,用以测定作用于桩身上的地层抗力。从试验中,得出了土层锚杆抗滑桩桩身地层抗力主要分布在桩前滑面以下部分及最大值出现的部位,并给出了桩前滑面以下部分抗力值的大致范围。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应用滑移线解法,分别计算了抗力分布为三角形与梯形时土层锚杆抗滑桩嵌固深度,最后与实际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抗滑桩 模型试验 深度 滑移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抗滑桩嵌固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孔纪名 孙峰 +2 位作者 陈泽富 蔡强 韩培峰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26-131,共6页
国内外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碎石土边坡抗滑桩的最佳嵌固深度研究很少,以往抗滑桩嵌固深度的确定还主要采用经验方法。以云南省文天公路K123+920~+950段的南温碎石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对滑坡地质力学条件分析,建立... 国内外对地震荷载作用下碎石土边坡抗滑桩的最佳嵌固深度研究很少,以往抗滑桩嵌固深度的确定还主要采用经验方法。以云南省文天公路K123+920~+950段的南温碎石土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对滑坡地质力学条件分析,建立抗滑桩相似试验模型,进行地震荷载作用下抗滑桩不同嵌固深度的变形破坏试验研究,获取抗滑桩变形试验数据。运用传递系数法,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抗滑桩承受的水平荷载与桩体位移的相互关系,确定了碎石土滑坡在一定的滑坡推力条件下,抗滑桩的最佳嵌固深度,最后建立碎石土边坡中抗滑桩最佳嵌固深度的经验判别式。此判别式可作为不同强度下碎石土滑坡中抗滑桩最佳嵌固深度的设计提供参考,也可为地震荷载作用下最佳嵌固深度验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荷载 抗滑桩 深度 传递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支护结构嵌固深度的可靠性优化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汉香 莫海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09-115,共7页
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悬臂式支护嵌固深度的二阶矩优化设计方法, 论证了重力式挡土墙和排桩支护结构嵌固深度设计的各自不同的控制因素.
关键词 悬臂式支护 深度 可靠性稳定分析 挡土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砂浆自嵌固砌体墙体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宏旺 张冬冬 陈龙珠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13,共9页
提出了一种无砂浆自嵌固的砌体结构形式,主要目的是用于建造村镇低层住宅。通过合理的嵌固和填充设计,使这种新型砌体结构在保证足够抗震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结构造价,增快建设速度,同时降低对工人技术的依赖,特别适合我国经济不发达地... 提出了一种无砂浆自嵌固的砌体结构形式,主要目的是用于建造村镇低层住宅。通过合理的嵌固和填充设计,使这种新型砌体结构在保证足够抗震性能的同时,尽量降低结构造价,增快建设速度,同时降低对工人技术的依赖,特别适合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村镇房屋建设。提出了水平、竖向都可以自嵌固的混凝土砌块。对砌块的抗压、抗剪强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对3个不同高宽比的顶部受重复侧向位移作用的砌体墙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类砌体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承载能力和一定的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块 无砂浆砌体 抗震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坡岩石地基抗滑桩有效嵌固深度的确定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建清 曾治国 +1 位作者 梅松华 高文华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489-2495,I0012,I0013,共9页
对桩前楔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极限平衡方程,求解极值并确定楔体破裂角,进而提出楔体临界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陡坡岩石地基坡角、地基岩体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内摩擦角)、楔体自重、桩宽、... 对桩前楔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极限平衡方程,求解极值并确定楔体破裂角,进而提出楔体临界深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了陡坡岩石地基坡角、地基岩体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内摩擦角)、楔体自重、桩宽、岩体压力扩散角对桩前楔体破裂角及临界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陡坡岩石地基坡角、地基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内摩擦角)、楔体自重对桩前楔体破裂角及临界深度均有较大影响;桩宽、岩体压力扩散角对桩前楔体临界深度有一定影响,但对其破裂角的影响不大。本文研究成果对确定抗滑桩的有效嵌固深度,指导陡坡岩石地基抗滑桩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 抗滑桩 深度 楔体 破裂角 临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摩擦力作用下端部嵌固桩的竖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维好 黄家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9-61,共3页
对深长端部嵌固桩在负摩擦力作用下的竖向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导出了几种荷载条件下失稳问题的计算公式,得到了桩的失稳临界长细比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关键词 端承桩 负摩擦力 稳定性 端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剪力墙嵌固位置对掉层框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洪流 吴寒 +1 位作者 张九荔 刘立平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18,共9页
对掉层框剪结构中的核心剪力墙采取2种不同的嵌固位置,设计不同掉层层数的算例模型,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掉层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考察核心剪力墙不同嵌固位置对掉层框剪结构上、下接地部位剪力分配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 对掉层框剪结构中的核心剪力墙采取2种不同的嵌固位置,设计不同掉层层数的算例模型,进行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掉层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考察核心剪力墙不同嵌固位置对掉层框剪结构上、下接地部位剪力分配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掉层结构上、下接地部位剪力分配极不均匀,各接地部位传递的剪力占比受掉层层数和核心剪力墙嵌固位置影响;通过选择核心剪力墙的嵌固位置,可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剪力传递的不均匀性,当掉层层数较多时,将核心剪力墙嵌固在上接地端更合理;当上接地部位仅有少量剪力墙时,易形成塑性变形集中,设计中应重点关注此类构件的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结构 框架剪力墙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围护结构嵌固深度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农兴中 王睿 《都市快轨交通》 2011年第3期74-78,共5页
在不同的地层条件下,深基坑围护结构嵌固深度的确定原则以及计算方法不尽相同。针对软土地区围护结构嵌固深度的控制因素(抗隆起安全系数),进行各种方法的详细对比计算;结合实测资料分析,提出经济、安全、合理的建议公式,以期指导设计。
关键词 软土 基坑 围护结构 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砂浆自嵌固砌体结构体系及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宏旺 张冬冬 +1 位作者 马泽 陈龙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53-459,共7页
本文基于我国村镇房屋抗震性能的现状,结合村镇经济发展情况和建造技术水平,提出一种新型的无砂浆自嵌固砌体结构。该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砌筑过程中不用或尽量少用砂浆,砌块之间通过彼此的凹进和凸起互相嵌合,辅以芯柱增加墙体的... 本文基于我国村镇房屋抗震性能的现状,结合村镇经济发展情况和建造技术水平,提出一种新型的无砂浆自嵌固砌体结构。该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砌筑过程中不用或尽量少用砂浆,砌块之间通过彼此的凹进和凸起互相嵌合,辅以芯柱增加墙体的整体抗震性能,这样不仅能够降低造价,同时减少对技术工人的依赖。本文在提出新型砌块同时并给出了该类砌块的砌筑方式,并重点研究了该类砌体开洞墙体的抗震性能,通过数值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构造措施,该类砌体的开洞墙体能够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砂浆自砌体 开洞墙体 抗震性能 芯柱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