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嵌含”与结构“共生”——社会转型视域下收入分配改革新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强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8,共8页
社会转型视角下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学界的重要趋势。转型中后期市场化与非市场化机制所呈现的收入分配平等化效应衰退和逆向化调节的现象,实质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脱域"社会结构导致的系统性制度失效的集中表现。因此... 社会转型视角下研究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学界的重要趋势。转型中后期市场化与非市场化机制所呈现的收入分配平等化效应衰退和逆向化调节的现象,实质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脱域"社会结构导致的系统性制度失效的集中表现。因此,如何重新恢复分配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契合就成为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思路。依据社会学"嵌含"和"共生"的理论观点,建设分配制度内嵌于社会结构的钻石型社会形态,通过"聚合""弥合"和"和合"三种途径,重新实现分配制度与社会结构的良序契合,对收入分配改革和社会健康运转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分配制度 嵌含 钻石型社会结构 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醚与含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共混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占海 史林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3-66,共4页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粘弹谱仪(DDV)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PO/PHS-PDMS、PPO/PPO-PHS-PDMS和PPO/PS/PPO-PHS-PDMS3个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粘弹谱仪(DDV)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PO/PHS-PDMS、PPO/PPO-PHS-PDMS和PPO/PS/PPO-PHS-PDMS3个共混体系的形态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PO/PHS-PDMS为一相容体系。当PPO分子量与PPO-PHS-PDMS中PPO分子量相同时,PPO/PPO-PHS-PDMS与PPO/PS/PPO-PHS-PDMS是两个相容体系。共混物的杨氏模量和强度皆比原来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 有机硅段共聚物 共混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对含聚氧化乙烯链段嵌段共聚物微相分离形貌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丁永红 张微微 +2 位作者 朱梦冰 蒋姗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62,共5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PEO-b-PS)和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EO-b-PS-b-PBA),再将聚丙烯酸(PAA)分别与PEO-b-PS和PEO-b-PS-b-PBA进行溶液共混和旋涂成膜,通...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两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PEO-b-PS)和三嵌段共聚物聚氧化乙烯-b-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丁酯(PEO-b-PS-b-PBA),再将聚丙烯酸(PAA)分别与PEO-b-PS和PEO-b-PS-b-PBA进行溶液共混和旋涂成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PAA对2种嵌段共聚物薄膜微相分离形貌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PEO-b-PS/PAA共混薄膜呈现PEO/PAA为分散相以柱状形态垂直分布在PS连续相中的微相分离形貌,柱状微区尺寸随着PAA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当PAA质量分数达到30%后,PEO/PAA分散相向层状形态转变。PEO-b-PS-b-PBA与PAA共混后,PEO/PAA相区从原先平行于薄膜表面排列的层状形态向随机取向的柱状形态转变,PS微相区在薄膜表面形成细小的锥状突起,随着PAA质量分数增加,PEO/PAA柱状微区向薄膜表面垂直排列取向得到增强,PS微相区的突起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链段段共聚物 聚丙烯酸 共混薄膜 微相分离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氧化乙烯嵌段的二元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
4
作者 周爱军 刘长生 《湖北化工》 2002年第2期15-17,共3页
用遥爪羟基聚苯乙烯与聚乙二醇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合成了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采用FT -IR、1HNMR、分子量测定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征共聚物的结构 ,研究了共聚物的乳化性能和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 用遥爪羟基聚苯乙烯与聚乙二醇和二氯甲烷在氢氧化钾存在下合成了氧亚甲基连接的聚氧乙烯 -聚苯乙烯多嵌段共聚物 ,采用FT -IR、1HNMR、分子量测定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征共聚物的结构 ,研究了共聚物的乳化性能和相转移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 二元多段共聚物 合成 性能 两性共聚物 乳液性能 相转移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含糖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胶束的自组装
5
作者 周开春 徐慕儒 +1 位作者 武俊紫 权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58-9162,共5页
采用酶促法合成含半乳糖单体6-O-乙烯基壬二酸-D-吡喃型半乳糖酯(OVZG),采用可逆加成-链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法(RAFT聚合)将大分子引发剂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甲酯(DEGMA)和OVZG有效结合,制备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分散系数(PDI... 采用酶促法合成含半乳糖单体6-O-乙烯基壬二酸-D-吡喃型半乳糖酯(OVZG),采用可逆加成-链断裂转移自由基聚合法(RAFT聚合)将大分子引发剂二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甲酯(DEGMA)和OVZG有效结合,制备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分散系数(PDI)较低的温敏性含半乳糖嵌段共聚物PDEGMA-b-POVZG。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确认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研究表明,共聚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可以通过共聚单体的比例进行调控,当PDEGMA与OVZ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时,含糖共聚物的LCST值为33℃。在37℃生理温度下,PDEGMA-b-POVZG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自组装形成的聚合物胶束是结构均匀、形貌规整的球形,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测得纳米微球的粒径约为167nm,该温敏性半乳糖嵌段共聚物在药物载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敏感性 段共聚物 LCST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osion risk assessment of chloride-contaminated concrete structures using embeddable multi-cell sensor system 被引量:2
6
作者 卢爽 巴恒静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230-237,共8页
Monitoring the service condi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require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ate of structural steels surrounded by concrete.A multi-cell sensor system that included a refe... Monitoring the service condi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requires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properties and corrosion rate of structural steels surrounded by concrete.A multi-cell sensor system that included a reference electrode,a chloride content sensor,a macrocell current unit and an electr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unit was developed.This system provided the following important electrochemical data in the cover-zone concrete on site:open circuit potential,macrocell current from anodes to cathode,chloride profile,concrete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ate of built-in anode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crocell current increases when the chloride content in concrete is higher.Thus,monitoring the chloride content is a goo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orrosion state.The chloride ion content and cover depth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lectrical resistance of concrete.Without considering the temperature and time,a simplified model of the instantaneous corrosion rate of steel rebar in a concret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measured chloride contents and concrete resistance was proposed.The test results further 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is simplified predict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crete structures corrosion rate RESISTANCE chloride content macrocell current multi-cell sens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