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站式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一例的护理
1
作者 陈琳 姚静 +3 位作者 陈萍 黄小航 何梦雪 张冰花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总结国内首次儿童一站式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旨在为此类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意义。护理要点包括多团队制订预见性治疗护理方案;精准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评估与护理多部位出血;预防与管理急... 总结国内首次儿童一站式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经验,旨在为此类治疗提供临床借鉴意义。护理要点包括多团队制订预见性治疗护理方案;精准管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评估与护理多部位出血;预防与管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全程预防与护理感染;管理与长期随访营养状况。经过系统诊治与精细化护理,患儿顺利完成该复杂的方案,最终治疗相关并发症得到控制,原发病缓解,移植成功。患儿住院61 d后顺利出院;随访9个月,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95例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9
2
作者 曾纯 陆宇晗 +1 位作者 马淑玲 应志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0-83,共4页
总结95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以CD19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及时发现CAR-T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液学指标变化;专科护理评估尽早识别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做好细胞因子... 总结95例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接受以CD19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密切监测及时发现CAR-T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液学指标变化;专科护理评估尽早识别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做好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CAR-T治疗相关性脑病患者的症状管理以及特殊用药的护理等。本组病例除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再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振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已取得令人瞩目的疗效,但治疗实体瘤尚存在疗效不佳和可能出现的特殊毒性风险等问题。文中分析了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疗效不佳的原因,包括肿瘤异质性、CAR-T细胞难以归巢、免疫抑制微环境、脱...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已取得令人瞩目的疗效,但治疗实体瘤尚存在疗效不佳和可能出现的特殊毒性风险等问题。文中分析了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疗效不佳的原因,包括肿瘤异质性、CAR-T细胞难以归巢、免疫抑制微环境、脱靶效应、T细胞衰竭等,并提出了提高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疗效的相应策略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实体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婷 孙晗 +3 位作者 魏冉 李钟莹 张倩 李淑红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3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2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者...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2例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者均接受CAR-T细胞治疗,治疗期间均接受常规综合护理,观察组追加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CAR-T治疗相关性脑病(CRES)的发生率、治疗后的护理满意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发热和腹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3.55%,较对照组的74.19%更高(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7.74%和58.06%,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CAR-T细胞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但近期疗效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淋巴瘤 预见性护理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青 邓琦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挽救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有多数患者出现疾病再次复发进展。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这些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本文简要回... 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挽救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有多数患者出现疾病再次复发进展。近年来,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的出现明显改善了这些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本文简要回顾CAR-T的结构原理,重点介绍其在临床方面的新进展,并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翀 张毅 《天津药学》 2023年第2期72-78,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能否同样程度的使实体瘤患者受益仍不确定。数百项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探索多种肿瘤相关抗原,但在实体瘤CAR T研究中尚未发现类似CD19特性的抗原。此外,T细胞运输...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能否同样程度的使实体瘤患者受益仍不确定。数百项临床试验正在积极探索多种肿瘤相关抗原,但在实体瘤CAR T研究中尚未发现类似CD19特性的抗原。此外,T细胞运输效率低下、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抗原识别特异性欠佳以及缺乏安全控制也是影响CAR T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障碍。本文对CAR T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研究进展及毒性反应进行回顾,讨论了CAR T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挑战以及解决方案,旨在为研究人员克服相关障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免疫治疗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者来源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后继发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陈凯 程翼飞 +7 位作者 夏敏 王雪莉 张娜 邵静波 朱嘉莳 李红 刘青 蒋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报道2例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后继发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回输供者来源CAR-T细胞后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cGVHD,以闭塞性细支气... 目的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报道2例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后继发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回输供者来源CAR-T细胞后均经历了不同程度的cGVHD,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最为严重。早期积极干预后呼吸困难和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恢复。CAR-T后随访超过24个月,均为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状态,没有接受二次移植。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来源的CAR-T细胞治疗可能诱发严重cGVHD,及时有效干预对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来源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吕雨琦 张明明 +3 位作者 魏国庆 丁淑怡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探究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过程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99... 目的:探究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过程中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9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化疗预处理前后和CAR-T细胞输注后患者肾功能的动态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共有25例患者发生AKI,AKI发生率为25.3%,中位发生时间为8.0(5.5,11.0)d,其中AKI 1期2例(8.0%),AKI 2期3例(12.0%),AKI 3期9例(3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预处理后的血清肌酐(SCr)水平(OR=1.020,P<0.001)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严重程度(OR=6.501,P<0.01)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化疗预处理后SCr水平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694~0.904,P<0.001),最大约登指数为0.528,其所对应的截断值为83.0μmol/L,预测敏感度为72.0%,特异度为80.8%。3~4级CRS的患者AKI发生率为39.1%,而CRS低于3级的患者AKI发生率为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7,P<0.01)。结论: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KI多发生于CAR-T细胞输注后的15.0 d内,表现为一过性的严重肾功能损害。化疗预处理后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警惕AKI的发生,同时在CAR-T细胞治疗期间须注意防治C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B细胞成熟抗原 急性肾损伤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荦 张明明 +3 位作者 魏国庆 赵厚力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 目的:评估CD19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15例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评估患者的总存活率和无白血病存活率,观察不同部位的髓外病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反应,并对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期间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血液学毒性、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等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7(3~71)个月,最佳疗效为完全缓解11例(73.3%),中位完全缓解持续时间为6(2~27)个月;部分缓解3例(20.0%);疾病进展1例(6.7%)。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总反应率达93.3%(14/15),随访终点总存活率为80.0%(12/15)。15例患者累计复发率和复发病死率分别为40.0%(6/15)和20.0%(3/15),目前9例(60.0%)患者无病生存。15例患者中,13例(86.7%)发生CRS,其中1~2级7例,3级6例;1例(6.7%)出现可逆性ICANS;15例(100.0%)出现B细胞发育不全;12例(80.0%)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2例(13.3%)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6.7%)出现肾功能异常;4例(26.7%)发生感染。上述不良反应均控制良好。结论: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ALL伴髓外复发患者疗效明确,不良反应控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 髓外复发 CD19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祖成 王柯馨 +2 位作者 张棋琦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研究以B细胞成熟抗原(BCMA)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carHL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BCMA靶向的CA... 目的:研究以B细胞成熟抗原(BCMA)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后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carHL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Ⅰ期单中心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1800017404)中的99例复发/难治MM患者(包括3例浆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carHLH组和非carHLH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疗效、CAR-T细胞扩增特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等差异,并总结carHLH患者的治疗方案及转归。结果:99例患者中,发生carHLH 20例,carHLH发生率为20.20%,carHLH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后的第7天(第0~19天),集中发生于CRS后第5~10天。与非carHLH患者比较,carHLH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CAR-T细胞治疗前骨髓浆细胞比例、治疗期间发生3~4级CRS的患者比例均更高(均P<0.05);CAR-T细胞扩增高峰更高(P<0.01);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0和γ干扰素水平更高(均P<0.01);国际标准化比值和D-二聚体峰值更高,纤维蛋白原谷值更低(均P<0.01)。20例发生carHLH的患者中,单独使用托珠单抗治疗7例,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同时使用托珠单抗和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均好转。MM客观缓解率17例接受疗效评估的carHLH患者为100.00%,78例接受疗效评估的非carHLH患者为94.87%(P>0.05)。结论: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MM患者carHLH发生率较高,治疗前骨髓浆细胞比例越大越容易发生carHLH,且治疗后CAR-T细胞扩增程度及细胞因子水平与carHLH发生密切相关。并发carHLH者在接受以托珠单抗和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后疗效大多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细胞白血病 B细胞成熟抗原 噬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珊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目的:评价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应用CAR-T细胞治疗的27例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资料,随访日期截至2022年... 目的:评价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应用CAR-T细胞治疗的27例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资料,随访日期截至2022年2月1日。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者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并统计相关不良反应。结果:27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2(1,56)个月,CAR-T细胞治疗总反应率为85.2%(23/27),完全缓解率为63.0%(17/27),部分缓解率为22.2%(6/27)。患者3年总存活率为(50.0±10.1)%,无进展存活率为(44.4±9.6)%。CAR-T细胞治疗后获完全缓解患者的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均优于未获完全缓解患者[总存活率分别为(66.9±12.7)%和(20.0±12.6)%,P=0.01;无进展存活率分别为(64.7±11.6)%和(10.0±9.5)%,P<0.01]。CD19单靶点和CD19/CD22双靶点的CAR-T细胞治疗患者总存活率和无进展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92.6%(25/27)的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88.9%(24/27)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Ⅲ~Ⅳ级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乙型肝炎病毒激活以及肺部或胃肠道感染等。未观察到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结论:CAR-T细胞治疗是复发/难治B-NHL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不良反应可控。CAR-T细胞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及随访至1年时处于存活状态的患者可能有更好的长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复发/难治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纳米粒-mRNA递送系统及其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柏新 胡永仙 +1 位作者 张明明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尽管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脂质纳米粒(LNP)-信使核糖核酸(mRNA)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病毒性基因载体运用于CAR-T细胞治疗研究中,一方面通过LNP将密封蛋白-6 mRNA... 尽管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需要进一步优化。脂质纳米粒(LNP)-信使核糖核酸(mRNA)递送系统作为一种非病毒性基因载体运用于CAR-T细胞治疗研究中,一方面通过LNP将密封蛋白-6 mRNA靶向递送至抗原提呈细胞,从而实现抗原提呈细胞辅助性增强密封蛋白-6靶向的CAR-T细胞的功能,以进一步诱导对实体瘤的清除;另一方面,通过LNP将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CAR mRNA靶向递送至T细胞,实现体内FAP靶向的CAR-T细胞的制备,以通过阻断心脏纤维化过程达到治疗急性心肌损伤的目的。在CAR-T细胞研究和治疗中,LNP-mRNA递送系统具有不与细胞基因组整合、价格便宜、毒副作用小及可修饰等优点,亦存在蛋白瞬时表达导致调控细胞功能的持久性不足及制备等方面的技术局限性。本文综述了LNP-mRNA递送系统及其在CAR-T细胞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纳米粒 信使核糖核酸 体内递送技术 基因递送载体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棋琦 祖成 +3 位作者 孟夜 吕雨琦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50,共7页
目的:探究应用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共99例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 目的:探究应用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共99例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后发生TLS的危险因素。结果:99例患者中,17例发生TLS(TLS组),发生率为17.2%,发生时间为BCMA靶向的CAR-T细胞输注后(8.9±3.0)d。TLS组均出现TLS相关临床表现,其中出现肾功能不全17例,心律失常8例。TLS组均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时间为BCMA靶向CAR-T细胞输注后1.0(1.0,6.5)d,其中3~4级CRS 13例。TLS组治疗前血肌酐、血尿酸较非TLS组高,3~4级CRS患者的比例也高于非TLS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肌酐水平(OR=1.015,P<0.01)和严重CRS(OR=9.371,P<0.01)是TL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MM患者具有较高的TLS发生率,高血肌酐水平和严重CRS是TLS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降低血肌酐、控制CRS严重程度预防TL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B细胞成熟抗原 肿瘤溶解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实体瘤新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娇 涂晓璇 +1 位作者 刘璐璐 方维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患者自身T细胞经过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修饰后,不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因而可实现对肿瘤靶标高效应答。目前CAR-T细胞治疗已在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的疗效却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包括实体... 患者自身T细胞经过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修饰后,不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因而可实现对肿瘤靶标高效应答。目前CAR-T细胞治疗已在部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的疗效却差强人意,其主要原因包括实体瘤缺乏特异性强的抗原靶标、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T细胞归巢能力不确定以及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临床试验中,研究较多的实体瘤CAR-T细胞治疗靶点有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D2)、紧密连接蛋白18亚型2(CLDN18.2)、间皮素、B7同源性3(B7H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PC)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变异体(EGFRv)Ⅲ等。CAR-T细胞与溶瘤病毒、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程序性死亡蛋白-1单抗等联合治疗可增加其疗效。本文总结了针对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优化策略,如通过基因编辑增强其活性;添加相应元件的调控使CAR-T细胞的激活更加安全可控;增强CAR-T细胞的持久性等。通过综述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恶性实体瘤 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7
15
作者 阮海涛 万滢 徐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9-31,共3页
目的总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5例恶性血液肿瘤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积极的病情观察以早期识别、预防感染、症状管理、降低细胞... 目的总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5例恶性血液肿瘤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患者,实施积极的病情观察以早期识别、预防感染、症状管理、降低细胞因子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措施。结果14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得到有效控制,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重度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患者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密切的病情观察和及时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恶性血液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三重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瑾 吕鸿雁 +3 位作者 刘晗 刘建宁 卢佳配 张金巧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前,尽管在以蛋白酶体抑制剂(PIs)、免疫调节剂(IMiDs)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MoAbs)等为主的新药时代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复发与进展仍不可避免,复发后对后续治疗的反应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最终出现顽固性... 目前,尽管在以蛋白酶体抑制剂(PIs)、免疫调节剂(IMiDs)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MoAbs)等为主的新药时代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复发与进展仍不可避免,复发后对后续治疗的反应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最终出现顽固性耐药。三重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TCR MM)是目前治疗的难点。B细胞成熟抗原(BCMA)是MM理想的靶抗原,靶向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产生了持久而深度的缓解,显著改善了TCR MM患者的预后。现结合相关文献对上述疗法在临床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γ分泌酶抑制剂 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欢 李玉明 邓琦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6期98-101,共4页
免疫治疗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MM的多项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已经开展,其治疗靶点包括BCMA、CD19、CD38、CD138、NKG2D、轻链κ、CS-1/SLAMF7、CD44v6、CD56、GPRC5D、APRIL、LeY、NY-ESO-1、CD22... 免疫治疗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MM的多项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已经开展,其治疗靶点包括BCMA、CD19、CD38、CD138、NKG2D、轻链κ、CS-1/SLAMF7、CD44v6、CD56、GPRC5D、APRIL、LeY、NY-ESO-1、CD229、MMG49、CD70等。部分临床研究显示,相较于鼠源BCMA,人源BCMA毒性反应更低,且疗效不亚于前者。CAR-T细胞治疗MM的毒性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毒性和其他不良反应。同时,CAR-T细胞治疗也面临如标准不统一、存活时间短、靶抗原丢失、脱靶效应、插入突变、CRS等问题。因此CAR-T细胞研究方向包括利用基因编辑增强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延长体内维持时间,预防复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治疗 B细胞成熟抗原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18
作者 胡珂嘉 黄玥 +1 位作者 胡永仙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2-203,共12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发展经历了针对B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近年已经开发出针对T细胞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其发展经历了针对B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CD19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近年已经开发出针对T细胞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CD7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另外,与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比,针对髓细胞性恶性肿瘤的CAR-T细胞治疗具有更多阻碍,相关研究也更多样化。为获得在临床上更有效和低毒性的CAR-T细胞,国内外学者开发了多靶点CAR-T细胞、通用型CAR-T细胞,以及从多能干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CAR-T细胞、CAR-自然杀伤细胞、CAR-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我国学者从新型CAR-T细胞的研发到CAR-T细胞治疗临床研究体系的建立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本文介绍CAR-T细胞治疗在B细胞性、T细胞性、髓细胞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也展望了多靶点、通用型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新型CAR相关细胞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血液恶性肿瘤 通用型 基因编辑 诱导多能干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产品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艳蓉 杨策 +6 位作者 刘文东 马润镒 姚珠星 胡洋平 刘敏 裴小静 王海学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9期600-606,共7页
目的对来自临床试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SUSAR)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对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接收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SUSAR个例安全性... 目的对来自临床试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SUSAR)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对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接收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SUSAR个例安全性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DE共接收73例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SUSAR报告。从2018年8月接收到第1份报告开始,SUSAR报告递交的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受试者中男女比例为54.1%和45.9%。60~69岁的受试者最多,为39.7%,来自国内的SUSAR报告6份,为8.2%,Ⅰ/Ⅱ期临床试验的SUSAR报告最多,为43.8%,≥3级不良反应构成比为69.6%。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反应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CAR-T相关的脑病综合征报告率为39.6%和23.3%。共有13例受试者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肿瘤进展和重度感染。结论申办者应建立健全药物警戒制度和体系,按时限递交SUSAR报告,提高报告质量。监管部门也会对SUSAR报告进行监测和评价,以保障临床试验期间受试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教授团队与刘明耀教授团队合作采用非病毒定点整合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获重大突破
20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3-543,共1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与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东师范大学刘明耀教授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种新型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制备策略: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确敲除T淋巴细胞中的PD1位点、定点插入针对肿瘤细胞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教授与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东师范大学刘明耀教授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种新型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制备策略: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确敲除T淋巴细胞中的PD1位点、定点插入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CD19的CAR分子,构建全新的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细胞(PD1-19bbz),并已开展Ⅰ期临床试验。研究成果以“Non-viral,specifically targeted CAR-T cells achieve high safety and efficacy in B-NHL”(DOI:10.1038/s41586-022-05140-y)为题,于2022年8月31日在线发表在《自然》(N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B细胞淋巴瘤 团队合作 Ⅰ期临床试验 t淋巴细胞 生物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