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嵌入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充放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尹鸽平 夏保佳 +1 位作者 程新群 史鹏飞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4-56,共3页
石墨电极在H2SO4溶液中可发生以HSO4-离子为嵌入物的阳极嵌入反应和阴极脱嵌反应。考察了对于该体系嵌入及脱嵌反应的充、放电过程的若干影响因素,如H2SO4浓度、用量和充、放电电流对容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将其作为电池正极的可能性。
关键词 石墨嵌入电极 充电 放电 硫酸溶液 铅酸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容量参数的二次电池嵌入型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新村 金乐 刘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31-1435,共5页
介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 介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测定嵌入型电极材料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实验结果重现性好.由RPG法测得0~1.5 V时锂离子在石墨电极中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值为1.055×10-10cm2/s.由CITT技术测得锂离子在LiMn2 O4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95 V和4.12 V左右存在个两个极小峰,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扩散系数值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扩散系数 容量参数 嵌入电极材料 锂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的嵌入式预阳极化超薄碳糊电极同时测定多巴胺和酪氨酸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呈珂 卢曼 +2 位作者 李晶 上官恩波 李全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7-302,共6页
本文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以简便快速的方法构建了嵌入式预阳极化超薄碳糊电极(316L-PAIUCPE)。探究了多巴胺(DA)和酪氨酸(Tyr)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行为。详细讨论了酸度对DA和Tyr氧化峰电位和峰电流大小的影响。并且DA和Tyr的氧化峰... 本文以316L不锈钢为基体,以简便快速的方法构建了嵌入式预阳极化超薄碳糊电极(316L-PAIUCPE)。探究了多巴胺(DA)和酪氨酸(Tyr)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行为。详细讨论了酸度对DA和Tyr氧化峰电位和峰电流大小的影响。并且DA和Tyr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分别在8.0×10^(-7)~8.0×10^(-5) mol·L^(-1)和6.0×10^(-7)~1.0×10^(-4) mol·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9.6×10^(-8) mol·L^(-1)和8.9×10^(-8) mol·L^(-1),可同时用于DA和Tyr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预阳极化超薄碳糊电极 多巴胺 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汪振辉 黄爱平 +2 位作者 乔海燕 陈体伟 王栋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0-844,共5页
以镍铬合金为基体,在其表面通过直接嵌入微晶纤维素修饰的碳糊膜,构建了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ISM/C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表征了电极的特性;以抗坏血酸(AA)为目标物考察其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ISM... 以镍铬合金为基体,在其表面通过直接嵌入微晶纤维素修饰的碳糊膜,构建了嵌入式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电极(ISM/CPE)。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表征了电极的特性;以抗坏血酸(AA)为目标物考察其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ISM/CPE上,AA的氧化峰电位为0.38V,较传统碳糊电极负移了0.05V;峰电流与AA的浓度在1.0×10-6~1.0×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检测限(S/N=3)为7.5×10-7mol/L。表明合金表面嵌入的超薄微晶纤维素/碳糊膜,改变了基体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A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纤维素 嵌入式超薄碳糊膜电极 伏安法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碳纳米管石墨电极测定灯盏花素的研究
5
作者 李乔丽 杨敏 +3 位作者 高云涛 放茂良 刘琼 李东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2-745,共4页
制备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灯盏花素在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ESCFE)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在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17 V和Epc=0.... 制备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灯盏花素在嵌入式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ESCFE)上的电化学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在修饰电极上出现一对明显的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0.17 V和Epc=0.05 V(△E=0.12 V),峰电流分别为ipa=42.79μA,ipc=40.15μA(ipa/ipc=1.06)。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进行定量分析,在4.0×10-7~1.8×10-5g/L范围内,其浓度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ipa=2.4097c×10-6-0.2845(r=0.9994),检出限为2.4×10-7g/L(3S),测定灯盏花片中灯盏花素含量,结果也较满意,实验也表明,ESCFE修饰电极精密度和重复性优于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NT/GCE),其峰电流值比MWNT/GCE提高了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修饰电极 多壁碳纳米管 灯盏花素 循环伏安法 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嵌入塑料化碳电极的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森 史鹏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508,共4页
研究了塑料化碳电极交流阻抗谱的基本形状,交流阻抗谱随循环伏安次数的变化,交流阻抗谱随电位的变化。描述了塑料化碳电极的等效电路,并利用等效电路拟合了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谱。实验结果表明,塑料化碳电极的SEI膜主要在首次循环伏... 研究了塑料化碳电极交流阻抗谱的基本形状,交流阻抗谱随循环伏安次数的变化,交流阻抗谱随电位的变化。描述了塑料化碳电极的等效电路,并利用等效电路拟合了不同电位下的交流阻抗谱。实验结果表明,塑料化碳电极的SEI膜主要在首次循环伏安过程中形成,但在其后的循环伏安过程中仍有增长。经过4次循环伏安后的充电过程中,随着电位的降低,SEI膜仍有增长,接触电阻下降,电荷传递反应阻抗降低,并在60mV以下观察到SEI膜阻抗的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 锂离子嵌入塑料化碳电极 交流阻抗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昂萨格唯象关系估算嵌入型电极材料中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
7
作者 毛治宇 孙彦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2-465,486,共5页
锂离子嵌入型电极材料中锂离子和电子会在二者电化学位梯度的推动下流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涉及锂离子和电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过程。导出了用著名的昂萨格唯象关系估算的等温条件下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和电子表观电导率的计... 锂离子嵌入型电极材料中锂离子和电子会在二者电化学位梯度的推动下流动,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涉及锂离子和电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过程。导出了用著名的昂萨格唯象关系估算的等温条件下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和电子表观电导率的计算通式,并给出在磷酸铁锂(LixFe-PO4)正极中锂离子表观扩散系数D*1的估算实例。计算结果表明:D*1随嵌入度x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系统内部电场对浓度场的影响所造成的,而与离子流和电子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大。在x很小、电极材料组成接近FePO4相时D*1值很大,如在x=0.01处D*1的计算值为10-12cm^2.s^-1,但随着x的增加D*1值急剧下降;在x=0.1-1.0之间,D*1值下降趋缓,约为10-13-10^-14cm2.s^-1,其均值约为8×10-14cm2.s^-1;当x=1.0且电极材料组成为LiFePO4相时,D*1值最低,约为2×10^-14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萨格唯象关系 嵌入电极 锂离子扩散系数 电导率 磷酸铁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碳糊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振辉 张玲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8-532,共5页
在镍铬合金基体表面,构建了嵌入式纳米超薄碳糊电极(INCPE),扫描电镜表征了电极形貌,以维生素B6为目标物,用循环伏安、差示脉冲以及多阶半微分电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 INCPE对VB6有灵敏的响应. 在pH=6.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VB6... 在镍铬合金基体表面,构建了嵌入式纳米超薄碳糊电极(INCPE),扫描电镜表征了电极形貌,以维生素B6为目标物,用循环伏安、差示脉冲以及多阶半微分电化学方法研究其电化学性质. INCPE对VB6有灵敏的响应. 在pH=6.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VB6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7~2.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N/S=3)为7.0×10^-8 mol/L,相关系数为0.995 2. 结果表明,INCPE稳定、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糊膜 伏安法 嵌入电极 维生素B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在石墨负极材料中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致远 薛建军 +1 位作者 刘春燕 庄新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Two expressions are introduced to calculate th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e anode as a function of potentials when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 is used. The lithium ion diff... Two expressions are introduced to calculate th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e anode as a function of potentials when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 is used. Th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e derived from effective surface area, which is measured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re more reliable than those derived simply from radius of graphite particles(calculated from equation (3) and equation (2) respectively). The curves of dQ/dE vs E demonstrate that there are three reversible phase transitions during intercalation or deintercalation of lithium ion in graphite. In the vicinity of the potentials where phase transitions take place, th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e material have three minima in the potential range 10~ 600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石墨 锂离子电池 嵌入电极 负极材料 锂离子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固相扩散控制下的材料放电过程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致远 薛建军 +1 位作者 李建刚 王占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6-530,共5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锂离子固相扩散控制条件下 ,电极材料的恒流放电过程 .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 ,Q值(放电时率和扩散时间常数之比)对材料的放电容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模拟了 LiMN_2O4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 ,分析了颗粒... 从理论上分析了在锂离子固相扩散控制条件下 ,电极材料的恒流放电过程 .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 ,Q值(放电时率和扩散时间常数之比)对材料的放电容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模拟了 LiMN_2O4正极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 ,分析了颗粒粒径对这两种材料放电容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扩散 锂离子电池 嵌入电极 放电容量 锰酸锂 石墨 锂离子 恒流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在石墨化碳纤维中的扩散系数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建军 唐致远 +1 位作者 刘春燕 庄新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34-836,共3页
The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ized carbon fiber anode material as function of potentials. The plot of lg D vs E sho... The potentiostatic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PIT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lithium 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ized carbon fiber anode material as function of potentials. The plot of lg D vs E shows that the value of lithium ion coefficients in graphitized carbon fiber anode material has three minima, the least value obtained is 1 9×10 -13 cm 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锂离子电池 嵌入电极 石墨化碳纤维 锂离子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离子穿梭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一凡 顾玉萍 李驰麟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17-238,共22页
氟离子电池(FIB)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体系,其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高的能量密度、较宽的电化学窗口、电荷传输离子良好的迁移动力学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注意。获得高性能FIB的难点在于允许F−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快速传输... 氟离子电池(FIB)作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体系,其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凭借高的能量密度、较宽的电化学窗口、电荷传输离子良好的迁移动力学等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注意。获得高性能FIB的难点在于允许F−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快速传输的电解质的研发以及实现氟基电化学反应的电极材料的研制。本文综述了自2011年首次证明可充FIB的可行性以来FIB的电解质和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针对已开发的固态电解质、液态电解质、转换反应型电极材料和嵌入反应式电极材料进行了介绍。这些研究成果阐述了不同类型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机理,解决了氟化物盐难溶、FIB长期以来只能在高温下运行的难题,指出了造成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电池 固态电解质 液态电解质 转换型电极材料 嵌入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