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嵌入式仪器上的Linux系统开发 被引量:4
1
作者 叶顺流 秦树人 丁建平 《中国测试技术》 2004年第4期55-57,共3页
本文结合实际例子 ,讨论了在嵌入式仪器上开发Linux系统过程中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引导装载程序 ,二是Linux内核的编译和移植 ,三是图形用户界面。
关键词 嵌入式仪器上 LINUX系统 引导装载程序 LINUX内核 编译 移植 图形用户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的嵌入式虚拟仪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闵华松 周黄鹤 陈羽亭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67-269,共3页
为了使运行期的器件实现快速逻辑重建,设计一种嵌入式虚拟仪器(EVI)动态可重构方法。该方法以动态可重构IP作为基本模块,运行期间对组成系统的IP进行动态替换以实现硬件重构,通过EVI中间件和配置信息库实现软件重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 为了使运行期的器件实现快速逻辑重建,设计一种嵌入式虚拟仪器(EVI)动态可重构方法。该方法以动态可重构IP作为基本模块,运行期间对组成系统的IP进行动态替换以实现硬件重构,通过EVI中间件和配置信息库实现软件重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实现不同场合的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可重构 嵌入虚拟仪器(EVI) 中间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虚拟仪器中间件的实现方法研究
3
作者 李婷婷 闵华松 吴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2,30,共4页
随着嵌入式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的融合日益加深,在嵌入式虚拟仪器的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异构性、可移植性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通用的嵌入式虚拟仪器中间件(EVIM)架构以减小平台的差异性,从而避免应用程序重复开发造成... 随着嵌入式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的融合日益加深,在嵌入式虚拟仪器的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异构性、可移植性等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通用的嵌入式虚拟仪器中间件(EVIM)架构以减小平台的差异性,从而避免应用程序重复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在EVIM体系结构中采用了中间件技术、软总线技术,统一组件对象模型定义的调用和服务等软件接口,实现信息在总线上的透明传输。这种结构使得EVIM在嵌入式虚拟仪器开发过程中的优势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虚拟仪器 中间件 软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标签感知分片的制造过程测量数据分布式存储
4
作者 王佺珅 张爱梅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7,共9页
针对零件在线测量过程中多种测量仪器无法协同存储、仪器内数据查询聚合困难等问题,对多工序测量仪器集群的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共享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多个嵌入式测量仪器中,移植非关系型数据库集群对零件数据进行了分布式存储,简化... 针对零件在线测量过程中多种测量仪器无法协同存储、仪器内数据查询聚合困难等问题,对多工序测量仪器集群的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共享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多个嵌入式测量仪器中,移植非关系型数据库集群对零件数据进行了分布式存储,简化了零件数据存储模型;然后,引入标签感知分片(tag-aware sharding),实现了零件不同工序测量数据的分类存储目的;最后,使用多个搭载嵌入式Linux系统的树莓派3B+开发板作为测量仪器系统平台,搭建了基于MongoDB数据库的在线测量分布式存储集群,通过大量测试数据验证了该集群在多节点存储时数据分布均匀、性能稳定;将存储集群与企业制造执行系统(MES)进行了对接,其可以实时监控分析零件测量数据,快速汇总所有测量节点内的工序数据并生成报表。研究结果表明:当集群中数据量达到7.2×10^(5)条时,单节点查询响应速度稳定在125 ms~208 ms范围内,相比哈希分片,其最高提升了88.15%;多节点协同查询响应速度为1308 ms,相比“升序键+搜索键”方案,其提升了了61.64%;多个测量节点内,1×10^(5)个零件数据聚合统计仅需5 s左右。该存储集群可以监控零件生产情况,在减少零件制造误差、提高制造效率和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在线测量 分布数据存储 标签感知分片 MONGODB 嵌入测量仪器 制造执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