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中早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仰海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19,共2页
关键词 《〈崩溃逻辑〉的历史建构——阿多诺中早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 书评 张亮 中央编译出版社 法兰克福学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新康德主义 历史语境意识 文本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机器论片断”:命名由来、历史定位及其理论评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孙乐强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机器论片断”是当代意大利左翼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固定资本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节的独特称谓,是这一片断在意大利语境中的特有命名。当前西方学界对这一片断的定位主要包括四种:意大利自治主义和认知资本主义将其视... “机器论片断”是当代意大利左翼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固定资本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节的独特称谓,是这一片断在意大利语境中的特有命名。当前西方学界对这一片断的定位主要包括四种:意大利自治主义和认知资本主义将其视为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顶峰,被誉为超越《资本论》的一段“圣经式的文本”;阿根廷学者斯塔罗斯塔将这一片断理解为实现从《资本论》的资本辩证运动向革命主体翻转的必备环节,从而把“机器论片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德国学者海因里希则认为这一片断只是马克思的一个“暂时性”的思想实验,其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理论错误,进而实现了对这一片断的思想史“祛魅”;而哈贝马斯认为这一片断没有摆脱黑格尔自我意识辩证法的窠臼,是马克思技术决定论和知识拜物教的集中体现。实际上,这一片断是马克思经济学和工艺学研究的产物,是他回应“李嘉图难题”和“尤尔问题”的延续。在这一片断中,马克思既没有摆脱李嘉图直接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也没有真正克服尤尔的缺陷。此时他关于资本主义崩溃的论证基本上是以直接劳动和直接劳动时间为基础的,把一般智力、科学知识和机器体系对直接劳动的影响混同于对抽象劳动的影响,进而从直接劳动作用的下降中引出了资本主义价值生产机制的崩溃,因而存在不可忽视的理论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论片断 李嘉图难题 尤尔 直接劳动 固定资本 崩溃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