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波作用下崩塌影响因素及破坏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殷鑫铭 刘云鹏 王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3-221,共9页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位于卧龙熊猫苑圈舍后山崩塌就是1处典型的震动触发破坏。崩塌区域距离震源点较近,地震作用是导致崩塌破坏的主控外在因素;而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特征是关键的内在影响因素。在现场调查和室...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位于卧龙熊猫苑圈舍后山崩塌就是1处典型的震动触发破坏。崩塌区域距离震源点较近,地震作用是导致崩塌破坏的主控外在因素;而地形地貌和岩体结构特征是关键的内在影响因素。在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元计算软件对坡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以获得坡体的崩塌破坏机制、优势震裂区域和控制性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地震纵横波的耦合作用引起的对岩体的拉压和剪切是崩塌的直接动力;(2)在地震波作用初期,近于陡立节理最先产生拉张破坏,形成楔形裂缝,并从坡表向坡内延伸,后期,由于倾向坡外节理和层面的存在,裂解的块体向坡外倾倒和滑移,整体形似弯曲状,并产生整体失稳;(3)由于地震惯性力效应,表层的震裂岩体在崩塌开始时是具备一定初始速度的,这也是地震诱发崩塌破坏影响范围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类似坡体的潜在崩塌破坏的防治应以对陡倾裂隙的加固防治为主并结合坡肩的加强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优势震裂区域 崩塌破坏机制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堤护岸工程施工影响岸坡稳定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谢辉 喻可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94,101,共3页
长江干堤护岸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岸坡稳定问题。影响岸坡稳定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岸坡的物质组成、形态和岸坡结构等是内因,它们决定岸坡变化破坏的类型、范围、程度。而江水的冲刷、水位的涨落、地下水渗透是岸... 长江干堤护岸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岸坡稳定问题。影响岸坡稳定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岸坡的物质组成、形态和岸坡结构等是内因,它们决定岸坡变化破坏的类型、范围、程度。而江水的冲刷、水位的涨落、地下水渗透是岸坡破坏的外因。通过在洪湖长江干堤护岸工程的施工地质工作实践,调查和了解了岸坡的各种地质结构,对造成岸坡失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在施工中出现的岸坡渗透变形、崩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处理措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坡地质结构 地下水 岸坡渗透变形 崩塌机制 处理措施 洪湖长江干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反演分析的隧道塌方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航 张贝贝 +1 位作者 旷华江 肖丽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岩溶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崩塌,针对力学方面的隧道塌方机理分析较多,而针对岩溶软弱破碎带等地层方面的隧道塌方机理研究分析较少。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掌握隧道施工中的塌方机理非常有必要。依托贵州某岩溶... 岩溶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崩塌,针对力学方面的隧道塌方机理分析较多,而针对岩溶软弱破碎带等地层方面的隧道塌方机理研究分析较少。为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掌握隧道施工中的塌方机理非常有必要。依托贵州某岩溶破碎地层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坍塌现象,结合隧道的监测数据,运用BP神经网络的构建原理,对隧道的地层参数进行反演。将反演土体力学参数输入到FLAC3D有限元软件构建的不同施工方法模型中,对典型断面的崩塌破坏机制和风险进行判断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方法对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针对围岩等级为Ⅴ级的隧道,采用三台阶七步法和单侧壁导坑法施工较安全,隧道塌方与隧道双向同时开挖没有关系;反演所得的隧道拱顶位移预测值为2.3 cm,地表位移预测值为1.2 cm,与监测数据偏差13%左右,反演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研究结果对岩溶区软弱破碎地层断面隧道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方机理 BP神经网络 FLAC3D有限元 参数反演 崩塌破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