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果园间作崖州硬皮豆栽培技术
- 1
-
-
作者
陈得盛
曾梦滢
高洋帅
钟茗海
-
机构
福建农科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漳州市长泰区土壤肥料与生态能源站
罗源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1期79-81,共3页
-
文摘
崖州硬皮豆(Canavalia maritima)是一种优良的豆科绿肥作物,具有根瘤固氮能力强、生物量大、环境适应性广等特点。将其引入果园间作栽培,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够改善果园土壤肥力,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本文以福建地区为例,从崖州硬皮豆的生物学特性、间作模式以及关键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为崖州硬皮豆在果园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关键词
崖州硬皮豆
间作
栽培技术
果园生态系统
福建地区
-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S5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间作崖州硬皮豆对荔枝园土壤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甄云楠
薛荟
刘倩
虞道耿
-
机构
海口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海南省林木种子(苗)总站
-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06-3714,共9页
-
基金
云南优良饲草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2022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果园间作牧草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PZS2022001)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32-20)资助。
-
文摘
为探究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Macrotyloma uniflorum‘Yazhou’)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和荔枝园未间作两种模式的土壤样品,测定其理化性质,并进行了16S rRNA扩增子测序分析。在荔枝园间作‘崖州’皮豆后,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3.9%,23.9%,41.7%和60.4%,说明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能够改善土壤的养分水平。荔枝间作‘崖州’硬皮豆模式能够提高分解有机质的Bryobacter的相对丰度,且厚壁菌门(Firmicutes),蓝菌门(Cyanobacteria)和Bathyarchaeia是该模式下独有的相对丰度大于1%的微生物群类;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H值、全钾、全氮和有机质是该模式下影响土壤微生物门水平的主要理化因子。综上所述,荔枝园间作‘崖州’硬皮豆会提高土壤的养分水平、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高促进有机物分解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对荔枝园的环境条件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
关键词
荔枝
间作
‘崖州’硬皮豆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Keywords
Litchi
Intercropping
Macrotyloma uniflorum‘Yazhou’
Soil nutrients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
-
-
题名几种环境因子对崖州硬皮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曹敏
张瑞
钟婷
虞道耿
陈银华
骆凯
-
机构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085-3092,共8页
-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zzzz002003210990746)
海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KYQD(2R)1965、KYQD(2R)1966]
-
文摘
本研究运用培养皿滤纸法和盆栽法,分析了光照、温度、水分、盐分和埋藏深度等环境因子对崖州硬皮豆(Macrotyloma uniflorum‘Yazhou’)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温度及其互作显著影响种子萌发率(P<0.05),随着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1/t50)先上升后下降,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最适萌发温度分别为32.8和32.4℃;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1/t50)随水势胁迫和NaCl胁迫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中萌发速率(1/t50)较萌发率下降快;当渗透势和盐分浓度分别为-1.2 MPa和400 mmol·L^-1时,种子几乎不萌发;崖州硬皮豆种子在埋藏深度1 cm时出苗率最高,适宜浅播。
-
关键词
崖州硬皮豆
种子萌发
光照
温度
渗透势
盐分
埋藏深度
-
Keywords
Macrotyloma uniflorum‘Yazhou’
seed germination
light
temperature
osmotic potential
salinity
burial depth
-
分类号
Q945.34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槟榔-崖州硬皮豆间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5
- 4
-
-
作者
张世青
赵亚
胡福初
颜彩缤
虞道耿
范鸿雁
-
机构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口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果树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出处
《中国热带农业》
2021年第3期73-75,13,共4页
-
基金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1817)
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111821301354052033)。
-
文摘
针对槟榔单作杂草丛生、土壤板结、除草剂过量使用等问题,开展了槟榔—崖州硬皮豆间作的生草栽培技术研究。主要通过以草抑草减少或杜绝除草剂使用,保水、保肥、固氮以有效增加槟榔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丰富微生态环境等措施促进槟榔植株健康生长。从品种选择、整地种植、肥水管理等方面开展了适宜槟榔林下种植技术的相关研究,总结出槟榔—崖州硬皮豆间作栽培技术,以期为槟榔间作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槟榔种植业的发展。
-
关键词
槟榔—崖州硬皮豆
间作
栽培技术
-
Keywords
Areca catechu-Amphicarpaea trisperma
intercropp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