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大高效过滤器分隔板波峰角的探讨
1
作者 许钟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26-28,共3页
折叠形高效过滤器自50年代初在美国诞生以来,结构未有改变。尽管它比苏式框架形高效过滤器简单而又增大了过滤面积,但其阻力较大,其中主要一部分是结构阻力,如图1所示。
关键词 峰角 高效过滤器 过滤面积 它比 当量直径 收缩系数 进气孔 形面积 迎风面积 折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搓揉磨耗试验机的沥青路面宏观轮廓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智 苏冠宇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8-53,共6页
针对搓揉试验对于路面宏观构造的渐变影响,通过自主研发的由标准车辙试验机改进而来的搓揉试验机进行搓揉试验。选择了10种不同条件试件(搓揉温度、骨料级配以及骨料品类),采取激光轮廓仪测量技术对搓揉不同时长(0、2、4、6、8h)的10种... 针对搓揉试验对于路面宏观构造的渐变影响,通过自主研发的由标准车辙试验机改进而来的搓揉试验机进行搓揉试验。选择了10种不同条件试件(搓揉温度、骨料级配以及骨料品类),采取激光轮廓仪测量技术对搓揉不同时长(0、2、4、6、8h)的10种试件进行宏观轮廓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指标:峰角值。试验结果表明:搓揉磨耗试验机和激光轮廓测量仪是模拟搓揉过程和获取表面宏观纹理的有效工具,骨料级配和搓揉温度对于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有重要影响,搓揉作用会改变路面的峰角值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路面宏观抗滑性能 搓揉试验 峰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进针定位点及深度的解剖推算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传楗 戴景兴 +3 位作者 黄拥军 倪刚 杨庆贤 陈秀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索肩胛冈的准确定位点,为采用斜口型\月芽型针刀,切断肩胛上横韧带诊治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方法:对3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冈、肩峰角、肩胛切迹以及喙突为定位点进行测量,通过AB/BE,BcjBE2组和A... 目的:探索肩胛冈的准确定位点,为采用斜口型\月芽型针刀,切断肩胛上横韧带诊治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提供解剖形态学依据。方法:对3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冈、肩峰角、肩胛切迹以及喙突为定位点进行测量,通过AB/BE,BcjBE2组和AF/DE组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得到理论可靠性定位点,然后把理论定位点与实际定位点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BC/BE组y=0.1685T+17.964,R^2=0.1167具有相关性,为进针点定位;AFjDE组y=0.63x+12.917,R^2=0.3296具有相关性,为确定进针深度。结论:通过对照验证与比较,用此方法定位在理论上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冈 峰角 肩胛切迹 肩胛上横韧带 定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头囊变与肩关节磁共振定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一超 占鸣 +1 位作者 谢春梅 高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头不同部位囊变与肩袖损伤程度、肩峰指数、肩峰角、最短肩峰间距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肩关节磁共振资料。按肱骨头囊变部位分四组:小结节组、大结节前组、大结节后组,解剖颈裸区组。分析各囊变组与无囊变组肩袖... 目的探讨肱骨头不同部位囊变与肩袖损伤程度、肩峰指数、肩峰角、最短肩峰间距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肩关节磁共振资料。按肱骨头囊变部位分四组:小结节组、大结节前组、大结节后组,解剖颈裸区组。分析各囊变组与无囊变组肩袖损伤和肩峰指数、肩峰角、最短肩峰间距的差异。结果348例中肱骨头囊变223例。小结节组肩袖损伤程度大于无囊变组,最短肩肱间距小于无囊变组;大结节前组肩袖损伤程度大于无囊变组;大结节后组肩袖损伤程度、肩峰角、肩峰指数大于无囊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袖损伤与肱骨头囊变、肩峰下撞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肱骨头囊变与冈上肌腱损伤密切相关,肩峰下撞击会促进肱骨头囊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头囊变 磁共振成像 肩袖损伤 指数 峰角 最短肩肱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黏聚力弱化的岩石软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余俊 李真 +1 位作者 潘伟波 何月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9-1045,共7页
大量研究表明,岩石的破损可以认为是微裂隙的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体现为黏聚力的弱化和内摩擦角增强。以往的软化模型研究大都考虑了内摩擦角的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黏聚力的变化引入其中,研究考虑黏聚力弱化的岩石软化模型。将... 大量研究表明,岩石的破损可以认为是微裂隙的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体现为黏聚力的弱化和内摩擦角增强。以往的软化模型研究大都考虑了内摩擦角的变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黏聚力的变化引入其中,研究考虑黏聚力弱化的岩石软化模型。将力学参数假设成峰后应变的函数,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建立了以峰后内摩擦角φpr和峰后黏聚力Cpr为表征的峰后软化曲线斜率公式。利用Tennessee大理岩试验数据对公式进行验证,得出了内摩擦角φpr和峰后黏聚力Cpr关于围压以及峰后应变的函数关系式,利用Matlab得到了峰后内摩擦角φpr和峰后黏聚力Cpr拟合曲面,继而论证了岩石峰后力学参数软化规律的假设。将峰后内摩擦角φpr和峰后黏聚力Cpr的拟合函数关系式代入到岩石峰后曲线斜率公式中,利用增量广义胡克定律模拟绘出Tennessee大理岩不同围压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不同围压下数值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力学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摩擦 后黏聚力 应力-应变曲线 广义胡克定律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