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峰值功率密度测试系统设计
1
作者 刘义 陈亮 +1 位作者 潘涵 贺建新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99-100,共2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采样率的雷达脉冲峰值功率时域测试技术,并对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性能进行了论述。系统采用宽频、大动态范围峰值检波、高采样率数据采集、光路波分复用等技术,实现了雷达近场等高峰值、窄脉冲的电磁环境测试功能。
关键词 雷达 峰值功率密度 时域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超强激光系统中消色差透镜组装调误差引入的“空-时”耦合畸变分析
2
作者 许浩天 王逍 +6 位作者 李伟 孙斌 王冀敏 卫鹏宇 母杰 李纲 左言磊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21,共9页
在超快超强激光系统中,通常会使用消色差透镜组代替普通的扩束透镜,以消除后者自身存在的色差导致的脉冲激光的“空-时”耦合(STCs)畸变。然而,消色差透镜组对装调精度要求非常高,装调误差的存在会引入新的“空-时”耦合畸变,使脉冲激... 在超快超强激光系统中,通常会使用消色差透镜组代替普通的扩束透镜,以消除后者自身存在的色差导致的脉冲激光的“空-时”耦合(STCs)畸变。然而,消色差透镜组对装调精度要求非常高,装调误差的存在会引入新的“空-时”耦合畸变,使脉冲激光的远场功率密度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消色差效果。针对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几种消色差透镜组装调误差,详细分析了其引入的“空-时”耦合畸变,并且根据其对远场聚焦功率密度的影响给出了不同种类装调误差的容许范围。分析过程采用了宽光谱脉冲激光传输演化模型及厚透镜等效位相屏演化模型,该模型可以精确地表征激光近远场的“空-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激光 消色差透镜 “空-时”耦合特性 装调误差 峰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激光辐照彩色CCD探测器损伤实验研究
3
作者 佐明慧 张翠恒 +2 位作者 聂品 王頔 魏智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1-457,共7页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荷耦合器件(CCD)探测器在各种应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分析其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是提升其可靠性的关键。选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10 ns,重复频率为1 Hz的纳秒激光对彩色CCD探测器进行损伤实验研...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彩色电荷耦合器件(CCD)探测器在各种应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因此,分析其在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是提升其可靠性的关键。选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为10 ns,重复频率为1 Hz的纳秒激光对彩色CCD探测器进行损伤实验研究,分析其在不同峰值功率密度下的损伤特性。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三维表面测量仪观察彩色CCD探测器损伤区域的微观结构和深度,从而确定内部损伤的位置。结果表明:在2.675×10^(5)W/cm^(2)功率密度下,损伤集中在分色滤色片层,出现白洞损伤,当功率密度增至3.534×10^(6)W/cm^(2)时,遮光铝膜熔化,引发白线损伤,进一步增加功率密度至4.526×10^(6)W/cm^(2),损伤深入到N型光敏区,导致灰-白屏损伤,在最大功率密度5.926×10^(6)W/cm^(2)时,N型硅基底受损,彩色CCD探测器完全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CCD探测器 激光辐照 输出图像 峰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脉冲激光辐照下环氧树脂的热烧蚀规律 被引量:16
4
作者 穆景阳 万红 白书欣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共5页
研究了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常用的E-51环氧树脂在ms级脉冲激光辐照下热烧蚀率及质量烧蚀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脉冲激光的辐照时间、峰值功率密度、重复频率以及脉宽对烧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辐照时间的增加热烧蚀率逐渐增大,但辐照... 研究了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常用的E-51环氧树脂在ms级脉冲激光辐照下热烧蚀率及质量烧蚀率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脉冲激光的辐照时间、峰值功率密度、重复频率以及脉宽对烧蚀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辐照时间的增加热烧蚀率逐渐增大,但辐照一定时间后,热烧蚀率趋于稳定;峰值功率密度的增加能明显提高热烧蚀率,但随峰值功率密度的增加,热烧蚀率的增幅减小直至趋于一定值;热烧蚀率不随脉冲激光重复频率和脉宽的变化而改变,当峰值功率密度一定时,热烧蚀率一定,质量烧蚀率与频率和脉宽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脉冲激光 环氧树脂 热烧蚀率 质量烧蚀率 辐照时间 峰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抛物面镜对超短激光脉冲紧聚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作业 李露 胡碧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7-661,共5页
为了研究超短激光脉冲光束质量对焦斑的影响,采用经典的几何模型进行了理论模拟分析,并实验研究了离轴90°抛物面镜的飞秒激光光束的紧聚焦特性。由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可知,当入射失准角为3mrad时,将从空间上使焦斑峰值功率密度减半... 为了研究超短激光脉冲光束质量对焦斑的影响,采用经典的几何模型进行了理论模拟分析,并实验研究了离轴90°抛物面镜的飞秒激光光束的紧聚焦特性。由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可知,当入射失准角为3mrad时,将从空间上使焦斑峰值功率密度减半,失准角的存在将引起到达靶面的激光脉冲的时间展宽从而降低焦斑峰值功率密度;利用3TW钛宝石飞秒激光系统,通过f/1离轴90°抛物面镜对激光束进行紧聚焦,得到最佳焦斑尺寸为5.6μm×5.4μm,对应于3mJ和96mJ的飞秒脉冲激光光束的焦斑峰值功率密度分别为3.83×1017W/cm2和1.23×1019W/cm2。结果表明,该研究为开展激光与固体、气体、团簇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相关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峰值功率密度 超短激光脉冲紧聚焦 离轴抛物面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薄板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亚娟 廖明成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502-505,共4页
激光束加热各向同性的均匀物体,通过激光能量的吸收和热扩散,引起物体边界上和内部的热流运动,使得各处的温度不同程度的上升.受到激光辐照时,材料表面或一定深度内吸收光能而转化的热量以热传导形式向内部扩散,引起材料内部的非均匀温... 激光束加热各向同性的均匀物体,通过激光能量的吸收和热扩散,引起物体边界上和内部的热流运动,使得各处的温度不同程度的上升.受到激光辐照时,材料表面或一定深度内吸收光能而转化的热量以热传导形式向内部扩散,引起材料内部的非均匀温度场.利用Marc软件和接口子程序对激光辐照的金属板材进行一系列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激光辐照半径越大、功率密度越高、辐照时间越长、板材厚度越小温度就越高.同时也证明了用Marc软件计算温度分布是可行的,尤其是能把薄板厚度分层来计算,并配合编写相应的接口子程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关于激光辐照下的热应力、热应变的有限元分析和计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温度分布 峰值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继镜系统上行传输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张京会 范承玉 +4 位作者 马慧敏 张鹏飞 王海涛 乔春红 王英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8-432,共5页
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在H-V5/7湍流模型下建立了双望远镜中继镜系统上行传输模型。数值研究了地面发射功率对中继平台接收望远镜与地面发射望远镜之间的耦合效率以及中继平台接收功率和接收光场远场峰值功率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激光大气传输四维程序,在H-V5/7湍流模型下建立了双望远镜中继镜系统上行传输模型。数值研究了地面发射功率对中继平台接收望远镜与地面发射望远镜之间的耦合效率以及中继平台接收功率和接收光场远场峰值功率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文中的条件下,中继平台接收功率随着地面发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同时,中继接收望远镜与地面发射望远镜之间的耦合效率和中继平台接收光场的光束质量随着地面发射功率的增大而下降;存在一临界热畸变参数NDc,当上行传输的热畸变参数超过这一值时,中继平台接收光场的远场峰值功率密度不再增加反而下降。对不同湍流效应下的中继镜系统上行传输的临界热畸变参数作了进一步研究,得到了临界热畸变参数随D/r0值变化的拟合关系式NDc=22.36×e-0.26(D/r0)+3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镜系统 上行传输 耦合效率 峰值功率密度 临界热畸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石碰撞的声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薛飞龙 宋丹丹 杜思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8,102,共5页
探究卵石推移质运动机理对研究河床演变、水库淤积、航道整治等方面意义重大,但现有卵石运动观测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而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声波在水中传播具有独特优势,基于音频分析研究卵石粒径、碰撞速度对其声学特征的影响,分析... 探究卵石推移质运动机理对研究河床演变、水库淤积、航道整治等方面意义重大,但现有卵石运动观测技术存在诸多局限性而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由于声波在水中传播具有独特优势,基于音频分析研究卵石粒径、碰撞速度对其声学特征的影响,分析音频信号中的时域、频域参数信息,初步探索卵石碰撞声学特征与自身物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取关键声学特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波形指标、峰值因子、功率谱密度峰值和频能比与卵石粒径呈正相关性,碰撞速度对波形指标、功率谱密度峰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石碰撞 音频分析 波形指标 功率密度峰值 频能比 卵石推移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