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峨眉拟单性木兰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道平 李策宏 +2 位作者 李小杰 陈绪玲 谢孔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的常绿乔木,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极度濒危植物。为探究峨眉拟单性木兰两性花中雄性败育发生的时期及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以两性花中的...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是木兰科(Magnoliaceae)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的常绿乔木,属于国家Ⅰ级保护的极度濒危植物。为探究峨眉拟单性木兰两性花中雄性败育发生的时期及花药不同发育时期的生理生化特性,以两性花中的不育雄蕊和雄花中的可育雄蕊为材料,利用石蜡切片观察2种雄蕊的花药发育过程,并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的含量,分析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1)不育雄蕊与可育雄蕊在减速分裂时期出现明显差异,不育雄蕊的绒毡层致密、没有发育,四分体未形成,随后解体,花粉囊中无花粉;可育雄蕊的绒毡层和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正常,成熟时花粉囊开裂,花粉粒溢出。(2)不育雄蕊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在减数分裂时期、单核期和花粉成熟期都显著低于可育雄蕊。(3)不育雄蕊POD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减数分裂时期、单核期和花粉成熟期都显著高于可育雄蕊;不育雄蕊CAT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可育雄蕊。综上认为,两性花中雄性败育发生在减速分裂时期,其败育的主要原因是物质能量代谢降低,绒毡层没有进一步发育,不能给小孢子母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异常,造成细胞内不能及时清除自由基,使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受阻,无法形成四分体。该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峨眉拟单性木兰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性系统演化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拟单性木兰 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生理生化特性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拟单性木兰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13
2
作者 余道平 李策宏 +3 位作者 文香英 李小杰 彭启新 谢孔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0-607,共8页
为阐明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在自然条件结实率低的原因和确定最佳人工授粉时期,该文通过观察峨眉拟单性木兰的开花动态,采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及柱头活性检测、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 为阐明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在自然条件结实率低的原因和确定最佳人工授粉时期,该文通过观察峨眉拟单性木兰的开花动态,采用杂交指数估算、花粉胚珠比、花粉活力及柱头活性检测、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园保育的峨眉拟单性木兰花期在4月底到5月中下旬,持续17~23 d,雄株始花期比雌株早3~4 d,但两者花期可遇。(2)两性花经检测雄蕊败育,实为功能上的雌性,部分雄株个体的雄花上残留1~2个心皮,其性别分化是通过雌、雄蕊选择性败育形成的,为隐性雌雄异株(cryptic dioecy)。(3)雄花、两性花开放经历佛焰苞开裂、花被片开裂、展开、闭合、二次开放、凋落6个阶段,历时4 d。(4)雄花初次展开时花粉活力最高,达92.8%,开花2 d后活力显著下降;两性花柱头在花被片展开期可授性最强,盛开后柱头部分可授。(5)杂交指数为5,P/O比为2.14×10~4。(6)套袋试验表明,峨眉拟单性木兰不能进行自花传粉,人工异花授粉的结实率和出种数显著高于自然授粉,且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这说明峨眉拟单性木兰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传粉过程需要传粉媒介,自然条件下结实率低,主要是受传粉昆虫和柱头可授期短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拟单性木兰 极小种群 开花生物学 繁育系统 木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茎段腋芽及愈伤组织诱导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英 马明东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WPM、B5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IBA、NAA、2,4-D),以不同浓度组合进行腋芽和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类型是腋芽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高盐浓度的...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带芽茎段为外植体,MS、WPM、B5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IBA、NAA、2,4-D),以不同浓度组合进行腋芽和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类型是腋芽诱导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高盐浓度的培养基B5效果较好,MS次之,细胞分裂素的浓度与生长素的比值为15∶1时较适合腋芽的诱导,比值调整为5∶1时有利于茎的伸长生长;愈伤组织的诱导中6-BA起主导作用,其次是2,4-D,再者是基本培养基和NAA,其中2,4-D浓度过高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拟单性木兰 组织培养 腋芽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拟单性木兰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马明东 陈英 +2 位作者 易同培 刘跃建 杨林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嫩枝茎段为测试材料,研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定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的最适pH值为7.0,最佳底物为0.14 mol.L-1的邻苯二酚,最佳温度为25℃;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在生长期明...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嫩枝茎段为测试材料,研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定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的最适pH值为7.0,最佳底物为0.14 mol.L-1的邻苯二酚,最佳温度为25℃;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在生长期明显高于休眠期;峨眉拟单性木兰总酚含量在每年的4月、5月、9月3个时段最低,为无性繁殖取材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拟单性木兰 多酚氧化酶活性 总酚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树种峨眉拟单性木兰的生物学特征及保育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娟 范继才 +1 位作者 卢昌泰 赵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4期22-25,共4页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峨眉山,野生植物仅存20余株,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本文阐述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生存现状、种群分布及群落特征,分析了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保育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为我国特有种,分布于四川峨眉山,野生植物仅存20余株,是国家一级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本文阐述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生存现状、种群分布及群落特征,分析了其现有的保护措施、保育繁殖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其濒危原因,提出了具体的保护途径,为未来合理开发利用峨眉拟单性木兰资源提供依据,同时对峨眉拟单性木兰科研、保护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拟单性木兰 生态特征 保护措施 保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拟单性木兰Pachylarnax omeiensis(W.C.Cheng)Y.K.Sima et S.G.Lu
6
《贵州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峨眉拟单性木兰Pachylarnax omeiensis (W.C.Cheng) Y.K.Sima et S.G. Lu该种属于国家Ⅰ级野生保护植物,分布于贵州、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海南、浙江、四川峨眉山;生于海拔300~1400m的林中。
关键词 四川峨眉 峨眉拟单性木兰 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单性木兰属种质资源及其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英 马明东 《四川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28-33,共6页
拟单性木兰属是我国木兰科特有属,该属共5个种,其中峨眉拟单性木兰为四川蛾眉山特有种,国家一级濒危重点保护植物。本文概述了拟单性木兰属植物的繁育技术研究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资源概况、群落特征以及进一步的研究... 拟单性木兰属是我国木兰科特有属,该属共5个种,其中峨眉拟单性木兰为四川蛾眉山特有种,国家一级濒危重点保护植物。本文概述了拟单性木兰属植物的繁育技术研究进展,同时重点介绍了峨眉拟单性木兰的资源概况、群落特征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性木兰 种质资源 繁育技术 峨眉拟单性木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