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峨眉山玄武岩浆与贵州高砷煤成因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聂爱国
谢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用微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方法 ,对峨眉山玄武岩浆与贵州高砷煤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浆
贵州
高砷煤
成因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值模拟研究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在四川盆地的热效应
2
作者
武金辉
何丽娟
+1 位作者
焉力文
陈超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74-5085,共12页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西南部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带,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对四川盆地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盆地古温标结果揭示出盆地在二叠纪存在高古热流(75~85 mW·m^(-2)),甚至部...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西南部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带,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对四川盆地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盆地古温标结果揭示出盆地在二叠纪存在高古热流(75~85 mW·m^(-2)),甚至部分点位存在超高古热流(97~114 mW·m^(-2)),被认为和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有关.为了解这些高-超高古热流的成因机制,以及溢流到地表的玄武岩浆对二叠系及以下地层和烃源岩的热影响,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进行了模拟,得出如下结论:(1)置于岩石圈底部的地幔柱头高温异常体和挤入地壳底部的高温玄武岩浆在短期内(4 Ma内)对地表热流的扰动分别小于5 mW·m^(-2)和20 mW·m^(-2),均无法解释四川盆地二叠纪的异常古热流.(2)古热流与侵入到地壳内部的岩浆有关,中心在7~17 km深度的不同形态的岩浆都有可能造成高或超高古热流的形成,引起超高古热流的水平状岩浆囊厚度在2~10 km,表层距地表在6~12 km之间.(3)地表岩浆越厚、下伏地层越浅,岩浆对该地层产生的热扰动越大,其中烃源岩所受影响也越大.如,上覆岩浆厚度为300 m时,在深度300 m(二叠系)、800 m(奥陶系)、1250 m(寒武系)、2000 m(震旦系)地层引起的最大升温分别是241℃、77℃、40℃和19℃,所需时间分别为2100年、6100年、1.17万年和2.56万年.(4)相变热的存在对二叠系和奥陶系地层不可忽略,如300 m厚岩浆产生的相变热可以使二叠系地层额外增温达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浆
四川盆地
数值模拟
二叠纪
古热流
地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峨眉山玄武岩浆与贵州高砷煤成因研究
被引量:
32
1
作者
聂爱国
谢宏
机构
贵州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基金
教育部访问学者基金资助项目 (教技厅函 [2 0 0 1]3号 )
贵州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黔教科 2 0 0 10 16 )
文摘
用微量元素分析、稀土元素分析方法 ,对峨眉山玄武岩浆与贵州高砷煤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浆
贵州
高砷煤
成因
物质来源
Keywords
high-As coal
Emei Mountain Basalt Magma
origin
Guizhou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88.1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值模拟研究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在四川盆地的热效应
2
作者
武金辉
何丽娟
焉力文
陈超强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74-508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30424,42074095)资助。
文摘
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西南部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外带,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对四川盆地热历史及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盆地古温标结果揭示出盆地在二叠纪存在高古热流(75~85 mW·m^(-2)),甚至部分点位存在超高古热流(97~114 mW·m^(-2)),被认为和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有关.为了解这些高-超高古热流的成因机制,以及溢流到地表的玄武岩浆对二叠系及以下地层和烃源岩的热影响,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对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的热效应进行了模拟,得出如下结论:(1)置于岩石圈底部的地幔柱头高温异常体和挤入地壳底部的高温玄武岩浆在短期内(4 Ma内)对地表热流的扰动分别小于5 mW·m^(-2)和20 mW·m^(-2),均无法解释四川盆地二叠纪的异常古热流.(2)古热流与侵入到地壳内部的岩浆有关,中心在7~17 km深度的不同形态的岩浆都有可能造成高或超高古热流的形成,引起超高古热流的水平状岩浆囊厚度在2~10 km,表层距地表在6~12 km之间.(3)地表岩浆越厚、下伏地层越浅,岩浆对该地层产生的热扰动越大,其中烃源岩所受影响也越大.如,上覆岩浆厚度为300 m时,在深度300 m(二叠系)、800 m(奥陶系)、1250 m(寒武系)、2000 m(震旦系)地层引起的最大升温分别是241℃、77℃、40℃和19℃,所需时间分别为2100年、6100年、1.17万年和2.56万年.(4)相变热的存在对二叠系和奥陶系地层不可忽略,如300 m厚岩浆产生的相变热可以使二叠系地层额外增温达55℃.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浆
四川盆地
数值模拟
二叠纪
古热流
地幔柱
Keywords
Emeishan basaltic magma
The Sichuan Basin
Numerical simulation
Permian
Paleo-heat flow
Mantle plume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峨眉山玄武岩浆与贵州高砷煤成因研究
聂爱国
谢宏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值模拟研究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浆在四川盆地的热效应
武金辉
何丽娟
焉力文
陈超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