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盘江大桥岸坡变形及破坏模式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文 谢强 +1 位作者 李晋麾 贺玉龙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共3页
根据北盘江大桥岸坡地质情况 ,利用模型相似原理 ,建立北盘江大桥岸坡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分析岸坡在强大桥基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并分析在设计荷载下岸坡的变形特征及稳定性。
关键词 北盘江大桥 岸坡变形 破坏模式 模型试验 荷载 稳定性 设计 桥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虎跳峡河段岸坡变形破坏的相关动力因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衡秋 胡瑞林 +2 位作者 谭儒蛟 王艳萍 曾如意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488-495,共8页
河谷岸坡的变形与破坏是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并且每一种动力地质作用对于岸坡变形失稳的贡献程度不同,造成岸坡变形破坏频率和规模的空间差异。金沙江虎跳峡地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十分显著,岸坡变形破坏体的空间分布具有鲜明... 河谷岸坡的变形与破坏是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的结果,并且每一种动力地质作用对于岸坡变形失稳的贡献程度不同,造成岸坡变形破坏频率和规模的空间差异。金沙江虎跳峡地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十分显著,岸坡变形破坏体的空间分布具有鲜明的地段性。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对虎跳峡河段岸坡变形破坏密度与相关动力因子进行关联度量化分析,从而确定了影响岸坡稳定的关键性动力因子,可为水电开发中的岸坡灾害成因类型划分、危险性评价、灾害治理和工程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动力 耦合 岸坡变形与破坏 效果测度分析 关键性动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升降作用下的类土质岸坡变形与破坏试验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唐红梅 周云涛 李俊男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79,共6页
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广布,受库水位升降、浸泡等影响,其变形与破坏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其防治十分困难。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对库区水库运行期间类土质岸坡模型试验模拟其变形与破坏,进行分析获得了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演化特征:蓄水浸... 三峡库区类土质岸坡广布,受库水位升降、浸泡等影响,其变形与破坏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其防治十分困难。基于3D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对库区水库运行期间类土质岸坡模型试验模拟其变形与破坏,进行分析获得了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演化特征:蓄水浸泡软化诱发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具有突发性特征,岸坡破坏发生在坡脚低水位有限的30%浸泡区域,且呈现渐进性破坏模式,孔隙水压力曲线变现为相对稳定、波动以及稳定增长3个阶段,此波动是库岸裂纹发育的直观表征;受库水浸泡作用影响使类土质岸坡坡中出现沉降变形位移显著,位移监测显示在高水位线附近监测的位移出现突变,在岸坡后缘形成卸荷裂隙区域显著;试验库水位降落时致坡内形成的渗透流驱动力显著,诱发坡体内坡中位置产生大量平行裂缝,朝坡脚局部发生偏转,孔隙水压力曲线变化分为缓慢降低、快速下降和负孔隙水压力三个阶段,负孔隙水压力阶段是岸坡裂纹快速贯通阶段;再次蓄水浸泡使裂缝横向扩展贯,加剧诱发类土质岸坡坡脚大面积破坏垮塌,有可能形成整体性滑移。为进一步研究类土质岸坡变形破坏模式与防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升降 岸坡变形 渐进破坏 试验 类土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利枢纽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建周 巴建峡 崔玲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36,共2页
小浪底库区地层属华北型,除少部分地层缺失或不发育外,大部分地层在库区均有出露,其岩性多样。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极为复杂,岸坡变形随处可见。为了选择适宜的岸坡变形防治措施,分析研究岸坡变形内在规律是十分必要的。依据地层... 小浪底库区地层属华北型,除少部分地层缺失或不发育外,大部分地层在库区均有出露,其岩性多样。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极为复杂,岸坡变形随处可见。为了选择适宜的岸坡变形防治措施,分析研究岸坡变形内在规律是十分必要的。依据地层岩性、构造层的情况,将小浪底库区岸坡划分为五大类,不同类型的岸坡,其地貌形态、变形特征均不同。区内岸坡变形破坏与河道形态、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及其组合、结构面、地壳活动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坡变形 分类 特征 小浪底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岸坡变形体灾害的信息评价和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钟正雄 《灾害学》 CSCD 1999年第2期13-17,共5页
较真实地评价水库岸坡的稳定性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工程地质逻辑定性分析和信息法定量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丹江口水库库岸岸坡变形体灾害的信息进行评价和预测,分析结果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信息评价 预测 水库 稳定性 岸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区岸坡变形破坏基本特征
6
作者 徐志文 许向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通过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发现金沙江下游宜宾—白鹤滩段水电工程库区长约410km的沿江地带发育了349个变形破坏体(滑坡、崩塌和变形体),总体积31.49×108m3,其中体积大于1 000×104m3的崩滑体有51个。岸坡变形破坏密度和线模数... 通过野外调研和综合分析,发现金沙江下游宜宾—白鹤滩段水电工程库区长约410km的沿江地带发育了349个变形破坏体(滑坡、崩塌和变形体),总体积31.49×108m3,其中体积大于1 000×104m3的崩滑体有51个。岸坡变形破坏密度和线模数分别为0.35个/km和316.95×104m3/km。结合金沙江干流岸坡地质环境条件,统计研究了金沙江下游水电工程区岸坡变形破坏基本特征及其与所赋存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岩体结构和近期河流地质作用等要素的关系,为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岸坡变形破坏 基本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干流上的岸坡变形
7
作者 郑谅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3-46,共4页
建国以来,黄河干流上随着水库的兴建,对岸坡变形这个很重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加强了研究。大型滑坡如果位于坝址区,将影响工程造价和大坝稳定,甚至因滑坡而另选坝址;近坝库区滑坡可能造成水库涌浪,危及大坝或施工期间围堰安全;水库区... 建国以来,黄河干流上随着水库的兴建,对岸坡变形这个很重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加强了研究。大型滑坡如果位于坝址区,将影响工程造价和大坝稳定,甚至因滑坡而另选坝址;近坝库区滑坡可能造成水库涌浪,危及大坝或施工期间围堰安全;水库区发生大型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岸坡变形 黄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锋型降雨下草本植物根系固土护坡机理研究
8
作者 姜宝莹 何宁 +4 位作者 张桂荣 周金晶 李欣然 石川 张双林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45-2055,共11页
降雨作用易引发河道岸坡及其防护工程失稳破坏。为保证中国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以根系生长12个月的(10+10)g/m^(2)四季青+百喜草根系为例,研究前锋型降雨下草本植物根系固土护坡机理。应用大型物理模型试验,阐述前锋型降雨下裸... 降雨作用易引发河道岸坡及其防护工程失稳破坏。为保证中国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的顺利实施,以根系生长12个月的(10+10)g/m^(2)四季青+百喜草根系为例,研究前锋型降雨下草本植物根系固土护坡机理。应用大型物理模型试验,阐述前锋型降雨下裸土岸坡和植生岸坡的变形过程,揭示裸土和根系土体积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和基质吸力变化规律,获得裸土和根系土水力性质关系表达式。建立某一时刻降雨下岸坡稳定性分析模型,阐明前锋型降雨下岸坡稳定安全系数随岸坡深度及降雨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前锋型降雨下,裸土岸坡的稳定性相较于植生岸坡更易受到前期150mm/h降雨的影响,后期50mm/h降雨对植生岸坡的稳定性影响较小;②前锋型降雨下,草本植物根系提高了30cm深度含根土层稳定性,但降低了临近含根区域35~60cm土体稳定性,对100cm更深处土体稳定性的影响较小;③草本植物根系有利于延长岸坡保持稳定的时间,减轻岸坡的破坏程度,发挥较好的水土保持效应。为了保证岸坡的长期稳定性,草本植物根系需与其他工程结构共同作用。研究结果为长江中下游生态护岸工程实际建设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根系 前锋型降雨 岸坡变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干堤护岸工程施工影响岸坡稳定因素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谢辉 喻可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94,101,共3页
长江干堤护岸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岸坡稳定问题。影响岸坡稳定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岸坡的物质组成、形态和岸坡结构等是内因,它们决定岸坡变化破坏的类型、范围、程度。而江水的冲刷、水位的涨落、地下水渗透是岸... 长江干堤护岸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岸坡稳定问题。影响岸坡稳定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岸坡的物质组成、形态和岸坡结构等是内因,它们决定岸坡变化破坏的类型、范围、程度。而江水的冲刷、水位的涨落、地下水渗透是岸坡破坏的外因。通过在洪湖长江干堤护岸工程的施工地质工作实践,调查和了解了岸坡的各种地质结构,对造成岸坡失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在施工中出现的岸坡渗透变形、崩塌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处理措施,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结构 地下水 渗透变形 崩塌机制 处理措施 洪湖长江干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桩码头体系被动桩特性及破坏机制
10
作者 张石平 崔春义 +1 位作者 杨刚 李晓飞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61-1166,共6页
为深入了解高桩码头结构体系在最不利工况下的被动桩特性及破坏机制,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地基土弹塑性性质、桩土界面接触不连续特性以及码头结构材料非线性,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码头结构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及塑性铰分布规律... 为深入了解高桩码头结构体系在最不利工况下的被动桩特性及破坏机制,考虑桩土共同作用、地基土弹塑性性质、桩土界面接触不连续特性以及码头结构材料非线性,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码头结构在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变形特性及塑性铰分布规律,一定程度上为施工设计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岸坡变形导致码头结构内力分布明显地向海侧调整,从而引起靠岸侧桩基产生较大拉力,处于不利工作状态;靠岸侧边桩弯矩沿桩身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分布规律,其余桩体弯矩则均沿桩身呈逐渐增大的分布形式;桩顶与码头面板连接处因钢筋较先进入塑性状态而形成塑性铰,在工程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坡变形 高桩码头 最不利工况 被动桩 有限元 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