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岭回归算法的PROSAIL模型反演高空间分辨率叶面积指数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恒亮 李晓 +1 位作者 付羽 乔宝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51,共11页
准确估算叶面积指数(LAI)在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依靠卫星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LAI产品,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且依赖大量地面实测数据,难以满足高精度、大范围研究的需求。本研究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地表反射率数... 准确估算叶面积指数(LAI)在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依靠卫星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LAI产品,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且依赖大量地面实测数据,难以满足高精度、大范围研究的需求。本研究基于30 m空间分辨率地表反射率数据,在不依赖大量地面实测数据的情况下,提出基于核岭回归算法的PROSAIL物理模型反演LAI,首先对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输入参数并生成模拟数据集,从而建立模拟反射率与LAI之间的核岭回归反演模型,进行高空间分辨率LAI反演,并与基于多层感知机的PROSAIL模型、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的PROSAIL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核岭回归的PROSAIL模型获得了最高的LAI反演精度,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089,均方根误差(RMSE)为0。2492,基于多层感知机和随机森林回归的PROSAIL模型反演精度较差,模型R2分别为0。7726和0。7118,RMSE分别为0。2781和0。2432。研究认为基于核岭回归的PROSAIL模型可以有效提升LAI反演精度,为快速准确的区域性高空间分辨率LAI反演提供了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岭回归算法 PROSAIL模型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岭回归算法的地层水中CO_(2)溶解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龙震宇 王长权 +2 位作者 石立红 刘洋 项小龙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证实了CO_(2)地质埋存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提高油田经济效益,而评价CO_(2)的地质埋存能力,需要考虑CO_(2)在地层中与水的互溶情况。本研究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等设备,测量不同温度、压力、矿化度下CO_(2...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证实了CO_(2)地质埋存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提高油田经济效益,而评价CO_(2)的地质埋存能力,需要考虑CO_(2)在地层中与水的互溶情况。本研究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等设备,测量不同温度、压力、矿化度下CO_(2)在水中的溶解度,明确CO_(2)在水中的溶解规律。基于实验测量结果,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核岭回归算法(KRR)参数,建立CO_(2)在水中的溶解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56组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评估,其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9,平均相对误差为2.98%。分别使用核岭回归模型、Chang模型和Furnival模型预测温度35~135℃、压力8~50 MPa下CO_(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Chang模型和Furnival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77%和7.44%,核岭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拟合程度最高。该模型为预测CO_(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回归算法 遗传算法 CO_(2)溶解度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回归算法在臭氧浓度集合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季冕 程龙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102,共10页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已有的预报模式构造一种全新的集合预报模型,对于提升预报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都有重要意义.以臭氧浓度预报为例子,讨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合预报技术——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简称RR)算法.首先,对RR算法的特...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利用已有的预报模式构造一种全新的集合预报模型,对于提升预报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都有重要意义.以臭氧浓度预报为例子,讨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集合预报技术——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简称RR)算法.首先,对RR算法的特点和实现流程进行描述.在实现RR算法之后,对我国近两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真实数据进行大量的数值实验.然后,对最优化集合预测(operational consensus forecasts,简称OCF)和RR算法的预测结果在均方根误差和时间序列对比等方面进行详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R算法比OCF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最后,对算法可能的误差来源进行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集合预报 机器学习 岭回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学习机(ELM)岭回归的DNA微阵列数据填补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建军 张天成 +1 位作者 隋宇婷 岳德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57-2362,共6页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中DNA微阵列技术发展迅速,利用微阵列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取生物学信息,其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微阵列试验中存在的许多客观因素,使得基因表达数据常常出现缺失.针对传统的缺失数据填补方法没有考虑微阵列数据中存在相关性... 近年来,生物学领域中DNA微阵列技术发展迅速,利用微阵列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取生物学信息,其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微阵列试验中存在的许多客观因素,使得基因表达数据常常出现缺失.针对传统的缺失数据填补方法没有考虑微阵列数据中存在相关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ELM岭回归(B_ELM)的方法来对DNA微阵列数据进行填补.算法在考虑微阵列数据相关性的同时,解决了ELM前馈神经网络中存在的复共线性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填补的效果,采用广义交叉验证算法确定最佳岭参数.最后,采用真实数据集,以均方误差作为评估标准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将其与相关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DNA微阵列缺失数据填补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阵列 缺失数据 ELM岭回归算法(B_ELM) 广义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农业区蒸散发时空演变与环境因子贡献研究
5
作者 郑美君 查元源 杜帅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61,共10页
黄土高原农业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其水资源紧张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使得蒸散发(ET)的时空演变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对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5—2020年MODIS卫星数据,结合叶面积指数(LAI)、降... 黄土高原农业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其水资源紧张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使得蒸散发(ET)的时空演变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对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5—2020年MODIS卫星数据,结合叶面积指数(LAI)、降水量(PRE)、气温(Ta)、土壤含水量(SM)、地表太阳辐射(SSR)等环境因子,系统分析了黄土高原农业区ET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全年ET和夏季ET的空间分布呈现自西北至东南递增的趋势,且分别有91.46%和88.41%的区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ET变化的上升趋势具有较强持续性,且夏季ET变化主导全年ET变化;LAI和SM在全年及夏季ET变化中主导作用显著,LAI在全年贡献55.92%,SM在夏季贡献23.28%,此外,全年SSR对ET的影响大于PRE和Ta,而夏季PRE对ET影响更大,表明主导因素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有所不同;植被恢复有助于生态修复,但可能加剧水资源短缺,未来策略需考虑水资源承载力,以确保生态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本研究揭示了黄土高原农业区ET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ET) 黄土高原农业区 环境因子 时空演变 岭回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R优化算法的油水系统中CO_(2)溶解度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龙震宇 王长权 +3 位作者 石立红 叶万立 刘洋 李一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4-201,共8页
油藏中注入CO_(2)可形成CO_(2)-原油-地层水三相动态平衡,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将直接影响CO_(2)驱油效果和封存潜力。为了对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模型进行研究,以吉林油田某油水系统为例,利用高温高压PVT分析仪开展CO_(2)... 油藏中注入CO_(2)可形成CO_(2)-原油-地层水三相动态平衡,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将直接影响CO_(2)驱油效果和封存潜力。为了对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模型进行研究,以吉林油田某油水系统为例,利用高温高压PVT分析仪开展CO_(2)在不同体积比例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实验,明确了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规律,并基于实验数据,分别利用网格搜索法(GS)和贝叶斯优化算法(BOA)对核岭回归算法(KRR)的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随CO_(2)注入量的增加而增大,也随油水体积比升高而增大;基于KRR算法的优化模型中,GS-KRR模型和BOA-KRR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758%和1.998%,说明BOA-KRR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利用BOA-KRR模型预测并绘制不同温度、不同油水体积比下的CO_(2)在油水系统中的溶解度图版,可为CO_(2)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应用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回归算法(KRR) 贝叶斯优化算法(BOA) 网格搜索法(GS) CO_(2)溶解度 溶解度图版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金属矿采动作用下断层带滑移失稳机制及影响规律
7
作者 曾斌鹏 张家华 +1 位作者 安龙 李元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6,共12页
以山东省某矿山为工程背景,针对采动作用下断层带易产生滑移失稳问题,采用三维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方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计算了岩体质量RMR、原岩应力、开采条件及断层产状对断层及其近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断层滑移量... 以山东省某矿山为工程背景,针对采动作用下断层带易产生滑移失稳问题,采用三维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方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计算了岩体质量RMR、原岩应力、开采条件及断层产状对断层及其近区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断层滑移量和剪应力差两个指标,建立了开采卸荷对断层影响程度的量化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场跨度、采场埋深的增大,断层的扰动区范围逐渐增大;随着RMR、断层倾角、采场到断层距离的增大,断层的扰动区范围逐渐减小;当断层倾角小于45°时,断层极易产生滑移;在此基础上,采用扰动响应准则与摩尔-库伦准则,分析获得不同条件影响下开采后作用在断层上的正应力和附加剪应力的变化规律,揭示采动作用对断层滑移失稳的影响机制。进一步采用矩阵散点图方法,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较弱,采场到断层距离与断层滑移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强;采用核岭回归算法建立断层滑移量的预测模型,验证模型预测误差低于10%,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对采动作用下的断层滑移量的预测,本研究为采动作用下断层滑移及其近区围岩稳定性分析及预测提供理论及思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滑移 数值模拟 力学模型 断层扰动区 岭回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主动外观模型下的人脸特征点跟踪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莹 艾春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0-518,共9页
为了完成人脸关键特征点的精确定位跟踪,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反向合成匹配算法的条件主动外观模型匹配及其初始化算法.该算法假设已知正面人脸的关键特征点,首先通过建立散乱点对应与标定点对应之间的映射,根据给定的正面人脸标定点对任... 为了完成人脸关键特征点的精确定位跟踪,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反向合成匹配算法的条件主动外观模型匹配及其初始化算法.该算法假设已知正面人脸的关键特征点,首先通过建立散乱点对应与标定点对应之间的映射,根据给定的正面人脸标定点对任意姿态的侧面人脸进行自动初始标定,映射关系由核岭回归算法学习得到;将该标定点作为人脸跟踪算法的初始化点,然后利用条件主动外观模型反向合成匹配算法建立正面与任意姿态人脸的外观和形状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迭代优化;最后得到最优的任意姿态人脸的轮廓点,完成人脸跟踪.实验结果证明,与同类方法相比,该算法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可在较短的计算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外观模型 条件形状模型 岭回归算法 反向合成匹配算法 人脸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