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岭南医学的地域性特色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成丽 杨智辉 +1 位作者 肖莹 王伟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58-60,共3页
由于岭南炎热多雨的地理气候,其影响下的人群体质有阳热、湿热偏盛,气阴两虚和脾气虚弱兼有痰湿的特点;岭南医家在继承中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首重火热病证治,重视地方性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善于运用岭南特有的中草药物,显示了独特的... 由于岭南炎热多雨的地理气候,其影响下的人群体质有阳热、湿热偏盛,气阴两虚和脾气虚弱兼有痰湿的特点;岭南医家在继承中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首重火热病证治,重视地方性多发病、常见病的防治,善于运用岭南特有的中草药物,显示了独特的岭南地域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地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医学对针灸学的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贾新燕 易玮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92-194,共3页
岭南医学作为地域色彩浓郁的中医流派之一,除了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等领域发展意义重大外,其对针灸学的贡献亦颇大。主要体现在:发明针灸器具,开创了九针最早源于岭南的历史;重视民间特色疗法,发展了蜂针、针挑、天灸等民... 岭南医学作为地域色彩浓郁的中医流派之一,除了在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骨伤科等领域发展意义重大外,其对针灸学的贡献亦颇大。主要体现在:发明针灸器具,开创了九针最早源于岭南的历史;重视民间特色疗法,发展了蜂针、针挑、天灸等民间疗法;历代岭南医家善于运用针灸治疗疾病,著有不少专著,丰富、发展了针灸理论及临床,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针灸流派。岭南医学为针灸学的推广与传播做出了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针灸学 针久器具 九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医学启示录(十五) 被引量:2
3
作者 靳士英 靳朴 《现代医院》 2008年第3期53-55,共3页
结束语——广东中医药强省大有可为岭南地处祖国南疆,海岸线长,为对外开放门户,气候温热、物产丰饶、交通方便,有上好的天时地利条件,尽管较黄河、长江流域开化略晚,但发展潜力很大。岭南医学随着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 结束语——广东中医药强省大有可为岭南地处祖国南疆,海岸线长,为对外开放门户,气候温热、物产丰饶、交通方便,有上好的天时地利条件,尽管较黄河、长江流域开化略晚,但发展潜力很大。岭南医学随着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逐步成长进步,明清以降发展迅速,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对外开放 长江流域 发展潜力 岭南地区 祖国医学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医学史著名人物葛洪生平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虹 刘小斌 《国医论坛》 2010年第1期19-20,共2页
晋代,在岭南道教史上影响最大、同时也是岭南医史开山之祖的人物是葛洪,他对岭南科技文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葛洪 生平考 岭南医学 岭南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名医验方调研的岭南医学区域性特色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成丽 李辉 饶媛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名医验方的调研基础上,从区域文化研究的视角来探究岭南医学的学术特色。方法运用文献整理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从3个方面探讨岭南医学的区域性特色。结果研究发现岭南名医在辨治当地疾病的过程中,深受... 目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名医验方的调研基础上,从区域文化研究的视角来探究岭南医学的学术特色。方法运用文献整理研究和统计分析的方法,从3个方面探讨岭南医学的区域性特色。结果研究发现岭南名医在辨治当地疾病的过程中,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岭南传统中医学典型的本土化特色、科学的务实精神和兼容的开放态度。结论岭南医学具有较强的人文特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名医验方 区域性 学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文化与岭南医学特色 被引量:17
6
作者 罗颂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9期818-820,共3页
作者从岭南文化的特点入手,分萌芽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四期,论述了岭南医学的源流与发展,归纳了岭南医学的主要特色,即扎根民间、彰显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创新、彰显海洋文化优势,医药兴教、创产学研结合先河。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岭南医学 源流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医学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特色
7
作者 廖奕娇 杨曙东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32-34,共3页
从岭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入手,分析岭南医家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特点。认为治疗岭南地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早期应“轻”,急性期宜“凉”,后期重平补,且应在清热凉血之余,固护脾肾,用药不可过度寒凉而损伤阳气。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小儿 岭南医学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肺燥”浅谈岭南地区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病机与治疗
8
作者 陈彧媛 陈钰冰 +3 位作者 赖云婕 李胤源 杨玲玲 李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2293-2296,共4页
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的心境障碍,一般秋冬发作,春夏缓解。本文以“肺”为切入点,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征以及人群脾虚湿热的体质情况,认为“肺燥”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关键病机,总结了津伤肺燥、燥热内盛、脾湿肺燥、... 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一种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的心境障碍,一般秋冬发作,春夏缓解。本文以“肺”为切入点,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征以及人群脾虚湿热的体质情况,认为“肺燥”是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关键病机,总结了津伤肺燥、燥热内盛、脾湿肺燥、阳虚肺郁、寒燥错杂等证型。治疗上以“调肺润燥”为基本大法,并根据辨证治以养阴益气、清燥除烦、燥湿化浊、宣肺开郁以及温散清润并用等。由于季节性情感障碍具有明显节律性和复发性特征,因此还提出病时治标,平时护本,尤其要顾护脾胃,锻炼体魄,使邪不能胜正,体魄强健则情绪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情感障碍 岭南医学 肺燥 病机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诊治因人制宜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池晓玲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359-361,共3页
岭南地区湿热为主的独特气候使岭南人群形成了脾虚湿盛、痰湿内蕴的体质特点,而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及人群体质密切相关,虚实夹杂证候多见,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根据岭南地区人群体质特点,本着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 岭南地区湿热为主的独特气候使岭南人群形成了脾虚湿盛、痰湿内蕴的体质特点,而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及人群体质密切相关,虚实夹杂证候多见,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根据岭南地区人群体质特点,本着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以舒理肝气、健运脾气为治疗之根本,注重祛湿法的运用,灵活运用道地药材,这些对岭南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慢性乙型肝炎 因人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医药启示录 被引量:2
10
作者 靳士英 靳朴 《现代医院》 2007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岭南医学 中医药 中华民族 文化遗产 现代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疗·景”:岭南传统村落生活空间植被特征解析——以肇庆蕉园古村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素英 袁晓梅 《风景园林》 2017年第9期50-56,共7页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活空间植被与村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本文以广东肇庆地区蕉园古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及访谈法,分析其传统生活空间主要植被的"食·疗"功效及地域性景观价值。并就蕉园古村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结合... 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生活空间植被与村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本文以广东肇庆地区蕉园古村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研及访谈法,分析其传统生活空间主要植被的"食·疗"功效及地域性景观价值。并就蕉园古村植被现状进行调查,结合岭南医学与中医养生理论,就其与村民日常"食·疗"生活的深层联系进行解析,包括"茶饮防病"、"食治调养"、"外治疗疾"3个层面。同时从物质性与精神性2个层面,就其生活空间植被所体现的地域性景观价值进行阐述,初步阐明了岭南传统村落生活空间植被之"食·疗·景"特征与应用机制,揭示了传统村落生活空间植被与村民日常养生保健的深层关系,为当代人居环境地域养生景观营造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植被 岭南医学 “食·疗” 地域性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岭南医家谢完卿临证诊疗特色探讨
12
作者 陈俊榕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6期3-4,共2页
介绍清代岭南医家谢完卿临证特色,包括强调四诊合参,在脉法上有独到心得;以阵法统方,以用兵论药,有军事医学思想;精通妇科,重视调经与养胎,强调妇科与经脏之间的联系等。
关键词 谢完卿 岭南医学 诊疗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区中医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经验浅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智颖 陈汉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433-434,共2页
古代岭南儿科以宋代刘昉、清代陈复正为主要代表,认为小儿肿满病机皆因于脾胃之虚。当代岭南儿科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经重视辨证论治、首分标本虚实,注重中西融合、灵活变通,广东省中医院袁美凤、邓俊芷、黄清明等在小儿肾病治疗方面各... 古代岭南儿科以宋代刘昉、清代陈复正为主要代表,认为小儿肿满病机皆因于脾胃之虚。当代岭南儿科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经重视辨证论治、首分标本虚实,注重中西融合、灵活变通,广东省中医院袁美凤、邓俊芷、黄清明等在小儿肾病治疗方面各有见解,是岭南儿科继承者。他们多认为脾肾气虚、湿热乃小儿肾病综合征之病机关键,血瘀是重要标证之一;同时对激素耐药、激素依赖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儿科 肾病综合征 治疗经验 脾肾气虚 岭南医学 小儿肿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核心学术思想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武浩 李红毅 +3 位作者 党若楠 陈秋媚 莫俊熙 吴元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9期152-155,共4页
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根植于岭南医学的土壤,是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分析归纳其核心学术思想既有利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传承创新,又可充实岭南医学的学术内涵。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的核心学术思想是由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在继承中医学经... 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根植于岭南医学的土壤,是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分析归纳其核心学术思想既有利于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传承创新,又可充实岭南医学的学术内涵。岭南中医皮肤病流派的核心学术思想是由国医大师禤国维教授在继承中医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岭南地区特点及50余年临证经验凝练总结、融合创新而来,具体思想内涵包括:重视中医五种临证思维;提倡平调阴阳是治病之宗,强调对于难治性、顽固性皮肤病可从“肾”、从“毒”论治;倡导皮肤病处方用药需中西、内外结合,并要三因制宜,灵活运用地方药材;注重多视角看待诊疗问题,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对皮肤病防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皮肤病 学术流派 岭南医学 学术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湿邪”理论探讨岭南肾病诊治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奕娇 李顺民 易铁钢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535-537,共3页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条文相比《伤寒论》更为简略,理解晦涩,虽该书成书久远,但对肾病的诊治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中医治疗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岭南具有其独特的气候、地理位置,当地人体质具有“上焦多浮热”、“中虚...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条文相比《伤寒论》更为简略,理解晦涩,虽该书成书久远,但对肾病的诊治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中医治疗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岭南具有其独特的气候、地理位置,当地人体质具有“上焦多浮热”、“中虚多湿蕴”、“下元多寒湿”的特点[1],笔者旨在立足于经典,结合岭南医学临床诊治特色及文献梳理,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病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金匮》 岭南医学 中医药治疗 临床指导意义 因人制宜 中医治疗 《伤寒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医药启示录(续篇)
16
作者 靳士英 靳朴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2007年以来,我刊曾连载《岭南医药启示录》21篇,阐述岭南医史人物、医籍、事件等,受到读者好评。究其原因,一是适应了广东正在建设中医药建省和发展岭南医药学的需要;次为内容比较充实,历史相关知识较丰富,饶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 2007年以来,我刊曾连载《岭南医药启示录》21篇,阐述岭南医史人物、医籍、事件等,受到读者好评。究其原因,一是适应了广东正在建设中医药建省和发展岭南医药学的需要;次为内容比较充实,历史相关知识较丰富,饶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再次是文图并茂,拉近了历史与读者的距离。旨是之故,我们又邀作者再撰新文,以补前所未及之处,并增参考文献,以便读者检索,加强其科学性。秦汉时期多用考古学成就;晋唐时期多用辑佚方法以展现岭南医学当时之风貌。现发表《续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医学 医药学 续篇 医史人物 参考文献 秦汉时期 晋唐时期 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元恺教授临证望诊之经验述要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颂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72-773,共2页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医家罗元恺教授从医60年,临证经验丰富,擅长于调经、助孕、安胎。罗元恺教授诊病之时,首重望诊,并总结了妇科望诊的特征和规律;其一是从神态、面色的变化发现重证,方可及时救治;其二是从舌象辨脏腑之虚实寒热,尤以...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医家罗元恺教授从医60年,临证经验丰富,擅长于调经、助孕、安胎。罗元恺教授诊病之时,首重望诊,并总结了妇科望诊的特征和规律;其一是从神态、面色的变化发现重证,方可及时救治;其二是从舌象辨脏腑之虚实寒热,尤以淡黯舌辨肾气虚损,与紫黯舌之血瘀证鉴别;其三是通过辨形体特征、辨月经、带下来分析妇科疾病的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望诊 罗元恺 岭南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