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课程体系研究——以岫岩东北大鼓为例
1
作者 张微微 《戏剧之家》 2025年第1期140-142,共3页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样性得到空前展现。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传统曲艺艺术的一种,东北大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文化宝...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样性得到空前展现。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下,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中国传统曲艺艺术的一种,东北大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正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东北大鼓有效融入高校课程,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等策略,达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东北大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课程体系 岫岩东北大鼓 融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玩新岫——岫岩玉雕与潮玩的创意融合之旅
2
作者 夏晶晶 李林轩 +1 位作者 俞瑞杰 王娜 《天工》 2025年第6期71-73,共3页
旨在探讨岫岩玉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潮玩元素相结合,并借助智能AI软件进行创新设计与推广的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对岫岩玉雕非遗的深入调研、潮玩市场的分析以及智能AI软件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阐述,揭示该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及文化... 旨在探讨岫岩玉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潮玩元素相结合,并借助智能AI软件进行创新设计与推广的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对岫岩玉雕非遗的深入调研、潮玩市场的分析以及智能AI软件在设计流程中的应用阐述,揭示该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及文化与商业价值,为非遗传承与当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践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玉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 智能设计 人工智能领域 设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岫岩西甸子长石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宏宇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年第3期36-40,共5页
辽宁省岫岩县西甸子长石矿为花岗伟晶岩型长石矿床,赋存于二长花岗伟晶岩脉中,多呈似层状、大脉状或大透镜体状分布,矿体长度180~600m,平均厚度7.46~26.73m,斜深25~298m,倾向168°~240°,倾角45°~80°。矿石平均品位K_... 辽宁省岫岩县西甸子长石矿为花岗伟晶岩型长石矿床,赋存于二长花岗伟晶岩脉中,多呈似层状、大脉状或大透镜体状分布,矿体长度180~600m,平均厚度7.46~26.73m,斜深25~298m,倾向168°~240°,倾角45°~80°。矿石平均品位K_(2)O4.05%,Na_(2)O4.16%,K_(2)O+Na_(2)O 8.21%,是制作陶瓷胚体的优质原料。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矿床成因及开发利用前景。西甸子长石矿的发现填补了岫岩县长石矿的资源空白,该研究成果对相邻地区同类矿产资源的找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矿 地质特征 开发利用 辽宁岫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县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4
作者 吴昊 《南方农业》 2024年第14期193-195,共3页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提高森林质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为减少林业病虫害发生,助力乡村振兴,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岫岩县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并针对性...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提高森林质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为减少林业病虫害发生,助力乡村振兴,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为切入点,分析岫岩县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保护林区生态环境,避免病虫害发生传播;科学营造混交林,优化林分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控,合理应用化学药物;建立专业病虫害防控队伍,树立主动防治意识等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 林分结构 防治 辽宁省岫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文法的岫岩满族剪纸艺术纹样在当代家具装饰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岳涵 吴慧欣 +1 位作者 王玲 岳伟晗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6,共6页
岫岩满族剪纸产生于明清时期,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诞生于白山黑水间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了探索岫岩满族剪纸艺术元素的实用价值,让传统文化及艺术形式“活态传承”。通过使用形式文法等设计方法对岫岩满族剪纸的构成要素进行提取... 岫岩满族剪纸产生于明清时期,是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诞生于白山黑水间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了探索岫岩满族剪纸艺术元素的实用价值,让传统文化及艺术形式“活态传承”。通过使用形式文法等设计方法对岫岩满族剪纸的构成要素进行提取、归纳和现代化推演,最终形成五套典型纹样推演案例,并进行现代图形构成的创新设计和应用。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实践验证表明,将传统纹样进行现代化设计转化是一种有效的设计尝试,也是以家具装饰产品为载体进行民族文化弘扬和创新的一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满族剪纸 纹样提取 家具设计 形式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玉雕文化产业SWOT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达妮莎 郑琦 《美术大观》 2016年第6期76-77,共2页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岫岩玉雕文化产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兼顾玉雕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岫岩县玉雕文化产业的战略制订予以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岫岩玉雕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硫逸度对岫岩红旗铅锌矿床矿物组合共生分异的制约 被引量:1
7
作者 温守钦 唐铁乔 +1 位作者 谢伟 付建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99-1007,共9页
基于野外调查和镜下鉴定,通过计算岫岩红旗铅锌矿床主要矿物在不同温度T下的氧逸度fO2和硫逸度fS2,绘制出Fe-Pb-Zn-Cu-O-S体系热力学lgfO2-lgfS2参数状态图.研究该区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因素及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为解决辽吉成矿带同... 基于野外调查和镜下鉴定,通过计算岫岩红旗铅锌矿床主要矿物在不同温度T下的氧逸度fO2和硫逸度fS2,绘制出Fe-Pb-Zn-Cu-O-S体系热力学lgfO2-lgfS2参数状态图.研究该区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因素及其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为解决辽吉成矿带同类型矿床成矿流体演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T,fo2,fs2是使成矿元素沉淀、金属矿物组合共生分异的重要因素.fo2,fs2控制着矿物的稳定区间,闪锌矿较大的稳定范围,使它在方铅矿、黄铁矿沉淀之后仍可运移沉淀;温度降低使矿物形成所需的最低lgfo2,lgfs2减小,因此降温更利于成矿;构造破碎带为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同时也是良好的地球化学障.在实际找矿过程中,断裂构造、铁帽、中低温蚀变发育的地方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吉成矿带 岫岩 红旗铅锌矿 lgfo2-lgfs2图 矿物共生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岫岩地区的玉石种类 被引量:4
8
作者 关子川 王丹丽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在对辽宁省岫岩地区产出的玉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品种特征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岫岩玉石品种的分类以及不同矿物成分和物理性质的玉石品种的鉴别特征。
关键词 岫岩 品种 辽宁 化学成分 物理性质 矿物成分 软玉 绿泥石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民间皮影历史文化及程式化造型的考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军苗 齐艳妮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6-99,共4页
岫岩皮影从传入至今,历时300多年,经十几代的传承与延续,形成了富有岫岩本土地域特色的皮影形制及审美风格。岫岩皮影形制程式来源于传统规范,其角色头茬形象特点鲜明,变化丰富。本文从研究本土文化的视角,分析各地区皮影的分布及动态关... 岫岩皮影从传入至今,历时300多年,经十几代的传承与延续,形成了富有岫岩本土地域特色的皮影形制及审美风格。岫岩皮影形制程式来源于传统规范,其角色头茬形象特点鲜明,变化丰富。本文从研究本土文化的视角,分析各地区皮影的分布及动态关系,对岫岩皮影的源流、形制、分类进行考证,重点推理岫岩皮影的起源,分析场景布局中的结构特色,对岫岩皮影的角色形象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皮影 历史文化 场景布局 造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县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季军 肖千明 +3 位作者 张敏 宋莹 康德平 尤广福 《辽宁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64-67,共4页
该文通过对岫岩县香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岫岩县香菇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菌种生产混乱、栽培方式落后、林菌矛盾突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食用菌科研力量薄弱、菌种创新乏力、产业链条较... 该文通过对岫岩县香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岫岩县香菇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菌种生产混乱、栽培方式落后、林菌矛盾突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食用菌科研力量薄弱、菌种创新乏力、产业链条较短。建议从筛选适宜优质品种,改进栽培模式,推进集约化与标准化生产,整合林业资源等方面,促进香菇产业持续发展,推进食用菌品种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科技支撑和产品创新水平,积极培育加工、销售和物流企业,保障岫岩县香菇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 香菇产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学视角下岫岩满族剪纸活态传承思考 被引量:6
11
作者 岳涵 《中国冶金教育》 2021年第1期115-117,120,共4页
剪纸艺术起源于人类最初的原始崇拜和民间信仰。满族剪纸是满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承载物,岫岩满族剪纸由于独特的历史和环境原因,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表达和题材呈现。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褪去宗教外衣的满族剪纸,逐渐成为了具有民族特... 剪纸艺术起源于人类最初的原始崇拜和民间信仰。满族剪纸是满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承载物,岫岩满族剪纸由于独特的历史和环境原因,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表达和题材呈现。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褪去宗教外衣的满族剪纸,逐渐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通过设计学的视角对其进行现代化的活态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 满族剪纸 设计学 非遗 活态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岫岩满族自治县菱镁资源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爱莉 郑志丰 夏国彬 《矿业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5-7,共3页
阐述了菱镁矿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概括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特征,特别是在辽东地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国内外在未来一段时期的供需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岫岩满族自治县菱镁矿的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 岫岩满族自治县 菱镁矿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活态传承思路下的岫岩满族剪纸图谱化建设思考 被引量:6
13
作者 岳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16-120,共5页
剪纸艺术源于人类最初的民间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是人类非物质化的精神信仰的物质化呈现。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通过最初的鱼皮、树叶、苞米叶等介质进行了早期的原始宗教及信仰活动。2009年岫岩满族剪纸作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 剪纸艺术源于人类最初的民间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是人类非物质化的精神信仰的物质化呈现。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通过最初的鱼皮、树叶、苞米叶等介质进行了早期的原始宗教及信仰活动。2009年岫岩满族剪纸作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中国剪纸”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体现和风俗文化的承载,但近年来随着代表性的传承人日益老去,年轻的传承者羽翼未丰,出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作为我国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活态传承的思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中认可度较高的一个方向,而设计学领域的学者也积极介入其中,通过对当前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检索和科学的数据分析,课题组发现了该研究领域从理论指导到设计实践之间的研究空白,即较少有学者对设计实践环节之前的基础性的资料进行谱系化建设,进而到剪纸与设计结合的研究领域则更加难以看到此类思考和实践,因此可以假设出现有关于剪纸或满族剪纸的现代化传承和演化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中的设计实践内容可能存在较高的主观性意志。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发现和假设下进行的研究,并初步提出了对岫岩满族剪纸进行图谱化建设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满族剪纸 图谱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玉雕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天慧 张家铭 《艺术评鉴》 2017年第15期149-151,共3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岫岩玉雕的现状及现代发展的过程,并分析了它的不足和原因,作为岫岩玉雕的初步研究报告,为下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做铺垫。
关键词 岫岩 发展 不足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岫岩地区产出的玉的分类、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文元 王雪松 《中国宝玉石》 2001年第2期28-32,共5页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所产出的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扬中外。近年来引起中国一些专家的注意,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批新成果和新认识。特别是《中国瑰宝岫玉》一书和图册的出版,对前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高度的概括。本文...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所产出的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名扬中外。近年来引起中国一些专家的注意,并对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批新成果和新认识。特别是《中国瑰宝岫玉》一书和图册的出版,对前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高度的概括。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经过一些室内外的工作,探讨了岫岩所产出的玉的分类,论述了其特征,综述了其在中国玉文化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玉 岫岩 玉文化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满族的语言与文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岫岩是满族的集聚地,满语对汉族聚居区居民语言发生了重要影响,其方言中吸纳了较多的满语词。现今,个别满语词汇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沿为方言,集中体现在姓氏、地名以及日常词汇等方面。因受满语影响,聚居区居民在宗教信仰及禁忌、... 岫岩是满族的集聚地,满语对汉族聚居区居民语言发生了重要影响,其方言中吸纳了较多的满语词。现今,个别满语词汇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并且沿为方言,集中体现在姓氏、地名以及日常词汇等方面。因受满语影响,聚居区居民在宗教信仰及禁忌、家庭、婚姻、丧葬、服饰、节日和饮食等诸多方面别具特色,形成了忌猎杀老虎、供奉四喜娘娘、祭祀必须关灯、忌食狗肉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满族风俗。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有所变化,却一直长期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 满族 语言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可辨识装饰图案的考证及隐喻研究
17
作者 李军苗 高小婷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0-83,共4页
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变化而来的,笔者经过田野考察,收集清末时期辽宁岫岩满族民间刺绣作品406幅,归纳了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的造型特点、题材分类及文化寓意,试图对岫岩满族民间刺绣艺术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符号剖析,... 满族刺绣是在汉族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变化而来的,笔者经过田野考察,收集清末时期辽宁岫岩满族民间刺绣作品406幅,归纳了岫岩满族民间刺绣的造型特点、题材分类及文化寓意,试图对岫岩满族民间刺绣艺术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符号剖析,论证具有满族民间典型特征的传统工艺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使具有地域特征的满族刺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 满族 刺绣 文化 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辽宁岫岩满族民歌
18
作者 冯玉琼 《当代音乐》 2021年第11期68-70,共3页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口相传,用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同地区的民歌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独有一番韵味。本文中的岫岩民歌是岫岩县劳动人民相互传唱的歌曲,在当地广为流传。本文以岫岩民歌为对象,概述民歌及艺人的...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口口相传,用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不同地区的民歌有着不同的艺术特色,独有一番韵味。本文中的岫岩民歌是岫岩县劳动人民相互传唱的歌曲,在当地广为流传。本文以岫岩民歌为对象,概述民歌及艺人的基本情况,并对部分搜集的民歌做细致分析,以求对岫岩民歌有更清晰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民歌 唱词特点 旋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岫岩玉的基本特征及保健机理分析
19
作者 黄菲 章云平 贾秀峰 《辽宁地质》 1998年第1期65-67,共3页
岫岩玉可分为瓦沟玉和细玉两类。瓦沟玉就是通常所称的岫岩玉,是岫岩玉的代表。本文介绍了岫岩玉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穆斯鲍尔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等主要特征。从微量元素,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 岫岩玉可分为瓦沟玉和细玉两类。瓦沟玉就是通常所称的岫岩玉,是岫岩玉的代表。本文介绍了岫岩玉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穆斯鲍尔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等主要特征。从微量元素,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岫岩玉具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岫岩 玉石 特征 医疗保健 保健机理 矿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下盛开的一朵奇葩——《中国岫岩玉》
20
作者 蔡克勤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岫岩 新中国 产学研合作 中国宝玉石协会 支柱产业 开发利用 评选活动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