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钻孔岩芯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兴胜 熊超 +1 位作者 窦小平 王红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5-779,共5页
通过对多宝山矿区内20个浅钻孔的37件样品分别进行岩芯样品和粉末样品的现场EDXRF测量,得到如下结果:Cu、Zn、Mn三种元素的岩芯测量与粉样测量结果整体变化趋势一致,能准确识别高含量异常;部分岩芯由于矿化不均匀效应影响使得岩芯测量... 通过对多宝山矿区内20个浅钻孔的37件样品分别进行岩芯样品和粉末样品的现场EDXRF测量,得到如下结果:Cu、Zn、Mn三种元素的岩芯测量与粉样测量结果整体变化趋势一致,能准确识别高含量异常;部分岩芯由于矿化不均匀效应影响使得岩芯测量结果高于粉末测量结果,该误差可通过增加岩芯测量点和劈芯后测量等方法进行校正;对样品使用室内波长色散谱仪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对比,误差可控制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 矿化不均匀效应 岩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兴XRF技术在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2
作者 袁静 张华 +4 位作者 时磊 黄海波 谭桂丽 刘建坤 于俊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01-2409,共9页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XRF)凭借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绿色环保、分析精度高以及无损检测等特点,在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地学领域的研究重心逐步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研究范畴涵盖全球气候变化、地球圈层...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XRF)凭借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绿色环保、分析精度高以及无损检测等特点,在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近年来地学领域的研究重心逐步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研究范畴涵盖全球气候变化、地球圈层的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引发的环境变化等领域。这些领域的蓬勃发展对元素分析提出了新需求,例如:元素空间分布特征及赋存形态的解析、野外现场地球化学数据的实时获取、低原子序数元素的准确快速定量,以及仪器分辨率、灵敏度和检出限的进一步优化等。这些需求又推动了XRF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进步及其在地学领域的应用拓展。同步辐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SR-μ-XRF)和X射线吸收谱(XAFS)依托同步辐射光源的优越性,能够在亚微米尺度对物质进行原位微区分析,实现元素分布成像、化学形态、氧化态和配位环境解析;新型实验室光源的μ-XRF通过对X射线光管、探测器及聚焦光学系统的升级改进,在兼顾省时、便利的同时,显著提升了低原子序数元素的分析精度;便携式X射线荧光技术(PXRF)以其小型化、样品处理简单的特性,满足了野外现场分析及动态过程样品的分析需求;X射线荧光岩芯扫描仪(XRF core scanner)克服了传统实验室分析的周期限制,可对大批量岩芯进行高精度连续原位扫描,实现主量和微量元素的快速分析。本文回顾了上述几类XRF技术近年来在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旨在为地学研究者与XRF技术人员提供一些研究思路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x射线荧光(μ-xRF) x射线吸收谱(xAFS) 便携式x射线荧光(PxRF) x射线荧光岩芯扫描仪(xRF core scanner) 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XRF元素连续扫描与常规ICP-OES分析结果的对比及校正——以兹格塘错为例 被引量:30
3
作者 雷国良 张虎才 +6 位作者 常凤琴 朱芸 李春海 谢昕 类延斌 张文翔 蒲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4,共8页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了高分辨率连续扫描,同时在岩芯不同层位选取了60个样品利用ICP-OES方法进行元素测定,通过对比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岩芯XRF元素连续扫描结果相对于ICP-OES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XRF方法与ICP-OES方法所测K、Ca、Ti、C r、Mn、Fe和Sr等元素结果的相关系数较高,XRF扫描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样品元素含量的变化;两种方法测得元素S的结果相关系数较低,即XRF方法得到的元素S扫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沉积物中元素S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XRF方法对非金属变价元素测试的局限性;受含水量影响,XRF元素的扫描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尤其是K、Ca和Fe等元素的扫描强度相对于其含量在岩芯剖面上呈现由岩芯底部到顶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利用元素C l的扫描强度作为沉积物含水量的代用指标,对K、Ca、Ti和Fe元素扫描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XRF扫描强度与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此对兹格塘错沉积物XRF元素扫描结果进行定量转换,转换结果与ICP-OES所测非常一致,这为XRF元素分析方法在湖泊沉积物元素分析上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 ICP-OES元素分析 兹格塘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XRF无损测定钻探岩芯样品中主次痕量元素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勇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利用Epsilon3 XRF型偏振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Omnina全自动顺序扫描功能、经验校正和基体校正技术,建立了无损快速测定钻探岩芯样品中主要、次要和痕量元素/组分的分析方法。用强度方式计算重叠系数,康普顿线作内标扣除干扰谱线,... 利用Epsilon3 XRF型偏振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Omnina全自动顺序扫描功能、经验校正和基体校正技术,建立了无损快速测定钻探岩芯样品中主要、次要和痕量元素/组分的分析方法。用强度方式计算重叠系数,康普顿线作内标扣除干扰谱线,使得样品中主要、次要和痕量元素/组分的检测更快捷,分析结果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解谱回归分析工作曲线法可以应用于全部元素/组分。钻探岩芯样品以液压切割法制成片状,选择最佳仪器工作和分析测试条件,Omnina进行全自动顺序扫描检测各元素/组分的含量,能够满足多个样品中多个元素同时快速分析,分析检测所提供的大数据有利于钻探施工进度,可大幅提高施工生产工作效率,发挥快速分析优势。该方法在内蒙古额尔古纳矿区数月的野外试点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光谱 经验校正 基体校正 钻探岩芯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RF连续扫描的云南抚仙湖沉积物元素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牛洁 张文翔 +3 位作者 张虎才 段立曾 武梦娟 王黎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23-2227,共5页
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岩芯扫描仪具有前处理简单、非破坏性、连续高效测量及高精度等优势,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洋、浅水湖泊及黄土等高分辨率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然而,深水湖泊的水动力过程、物质迁移转化等与浅... 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XRF)岩芯扫描仪具有前处理简单、非破坏性、连续高效测量及高精度等优势,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海洋、浅水湖泊及黄土等高分辨率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中。然而,深水湖泊的水动力过程、物质迁移转化等与浅水湖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对深水湖泊沉积物的XRF连续元素扫描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滇中盆地抚仙湖沉积物XRF元素连续扫描,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和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元素分析方法对比,结合年代学与其他环境代用指标,探讨了滇中深水湖泊沉积物XRF连续扫描的元素特征所指示的环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除P,Ge和Cr元素外,XRF元素连续扫描结果与ICP-OES/ICP-MS分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其中K,Ca,Ti,Fe,Rb和Zr元素的相关系数大于0.85。(2)元素的主因子分析发现,主成份1和2的方差贡献分别为76.31%和10.37%,其成分1远大于成分2,且K,Fe,Ti,Zn,Rb和Zr等元素的公因子载荷大于0.9,指示了抚仙湖流域的侵蚀强度是主要影响抚仙湖沉积过程的控制要素,其对流域内气候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强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3)结合抚仙湖其他环境代用指标(粒度、总有机质含量),重建了距今5200年以来的滇中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历史。在距今约2200年,人类活动(耕作农业、砍伐森林等)的显著加强使得流域内植被减少、土壤侵蚀加剧,进入湖盆中的外源碎屑物增加,沉积物中元素含量显著增高。研究结果将为XRF技术在深水湖泊中的应用,以及开展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影响的高分辨率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岩芯扫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与质谱仪 环境演化 人类活动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