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山羊和岩羊mtDNA的RFLP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祥龙 郑桂茹 张亚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9-295,共7页
本文用 15种识别 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RⅠ、EcoRⅤ、HaeⅡ、HindⅢ、KpnⅠ、PvuⅡ、PstⅠ、SacⅠ和SalⅠ对绵羊、山羊和岩羊mt NDA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以探讨其遗传... 本文用 15种识别 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RⅠ、EcoRⅤ、HaeⅡ、HindⅢ、KpnⅠ、PvuⅡ、PstⅠ、SacⅠ和SalⅠ对绵羊、山羊和岩羊mt NDA的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以探讨其遗传分化关系。共检测到 75个酶切位点 ,4 1种限制性态型 ,其中绵羊和山羊、绵羊和岩羊以及山羊和岩羊的共享位点数分别为 15、8和14 ,共享位点所占比率分别为 19 74 %、10 53%和 18 42 %。绵羊和山羊、绵羊和岩羊以及山羊和岩羊基本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0 0 557、0 0 6 4 0和 0 0 311,平均mtDNA多态度 (或称核苷酸差异均数 )分别为 5 7182 %、6 584 7%和 3 18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岩羊 线粒体DNA 遗传分化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几个山羊品种(群体)与岩羊RAPD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杰 徐金瑞 +9 位作者 白文林 杨易 王永 欧阳熙 费立松 覃志红 王同军 佘陆军 欧其拉一 马玉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以两组4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5个山羊品种、藏山羊两个生态类型、3个杂交群体和岩羊共计113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67条带,其中54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0 60%。山... 以两组4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5个山羊品种、藏山羊两个生态类型、3个杂交群体和岩羊共计113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67条带,其中54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0 60%。山羊各群体共有条带为23条,山羊和岩羊共有条带为13条,岩羊有4条特异带。不同引物所扩增出的片段在各群体中分布频率不同。山羊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 8216 0 9362,其中,安哥拉山羊与建昌黑山羊杂交后代F2和F3之间相似系数最大,为0 9362。山羊各群体与岩羊相似系数为0 4996 0 5064。山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 0638 0 1784。山羊各群体与岩羊的遗传距离为0 4936 0 5403。高原型藏山羊与山谷型藏山羊间的遗传距离小(0 1005)、相似系数大(0 8995),序列为TTCCGAACCC引物扩增出的片段为750bp,仅在高原型藏山羊中出现,可作为区分这两个生态类型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山羊 品种 岩羊 RAPD分析 相似系数 遗传距离 分子标记 多态引物 杂交群体 随机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自然保护区岩羊皮肤病的诊断 被引量:7
3
作者 钟妮娜 徐顶 +2 位作者 吴宥析 龙汉利 刘少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对自然保护区3只患皮肤病岩羊进行临床检查、病原分离鉴定、血细胞常规测定和病理解剖学观察,确诊为岩羊患疥螨病致死。
关键词 岩羊 疥螨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山羊、岩羊和非洲羚羊RAPD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祥龙 巩元芳 +1 位作者 刘铮铸 李金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3年第5期21-23,共3页
作者用 3 9个 1 0碱基随机引物对绵羊、山羊、岩羊和非洲羚羊 4个物种的池 DNA进行了 RAPD分析 ,共检出 3 47条清晰条带 ,3 0 9条表现多态性 ,多态频率为 89.0 5 %。种属间的遗传距离指数和分子聚类关系表明 ,山羊和绵羊遗传亲缘关系最... 作者用 3 9个 1 0碱基随机引物对绵羊、山羊、岩羊和非洲羚羊 4个物种的池 DNA进行了 RAPD分析 ,共检出 3 47条清晰条带 ,3 0 9条表现多态性 ,多态频率为 89.0 5 %。种属间的遗传距离指数和分子聚类关系表明 ,山羊和绵羊遗传亲缘关系最近 ,非洲羚羊表现出与山羊特别与绵羊较近的遗传亲缘关系 ,而岩羊则表现出与绵羊特别与山羊较远的遗传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岩羊 非洲羚羊 RAPD 亲缘关系 遗传距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岩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冉多良 王爱冬 +2 位作者 戴志刚 王登峰 王静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2期114-115,共2页
采集发病的野生岩羊肝、脾等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离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成对或成堆排列的球菌。分离菌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放置2 d^3 d菌落由淡黄色变为黄色,在鲜血琼脂上培养14 h见到菌落周围呈β溶血,对小白鼠有致死作用,... 采集发病的野生岩羊肝、脾等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离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成对或成堆排列的球菌。分离菌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放置2 d^3 d菌落由淡黄色变为黄色,在鲜血琼脂上培养14 h见到菌落周围呈β溶血,对小白鼠有致死作用,凝固酶试验为阳性,动物接种试验、PCR扩增和血清学试验未发现病毒感染。据此,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岩羊 病原 分离与鉴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羊血液生化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才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1年第12期25-27,共3页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火焰光度法对青海省19只岩羊13个血液生化遗传基因座的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FS2、ES3、ES4、S-LDH、S-ALP和TF 6个基因座存在多态性,而KE、HB、AMY1、AM...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火焰光度法对青海省19只岩羊13个血液生化遗传基因座的多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FS2、ES3、ES4、S-LDH、S-ALP和TF 6个基因座存在多态性,而KE、HB、AMY1、AMY2、AMY3、ES1、RBC-LDH和RBC-ALP 7个基因座呈单态;②被检岩羊的多态性基因座比例为46.2%,表明岩羊的血液生化遗传基因座有颇大的遗传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血液 生化遗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羊的红细胞钾型和血红蛋白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才骏 王勇 《中国养羊》 1998年第2期25-26,共2页
采用火焰光度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岩羊的红细胞钾型和血红蛋白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按绵羊中的判定标准,被检岩羊全部呈现高血钾型和单一的HBBB型。
关键词 岩羊 红细胞钾型 血红蛋白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羊的繁殖行为学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邓强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0年第3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岩羊 繁殖 育仔 行为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野生岩羊布鲁氏菌病分子生物学检测与分析
9
作者 孙静 马泽林 +5 位作者 刘建丽 金红梅 张小林 郑伟杰 柴洪亮 华育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6期12935-12936,12946,共3页
[目的]了解宁夏银川贺兰山部分区域岩羊布鲁氏菌病的分布情况。[方法]以提取53份岩羊样品DNA为模板,使用P1和P2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贺兰山野生岩羊布鲁氏菌病的分布状况进行检测。[结果]53份野生岩羊样品中布鲁氏菌病的阳性检出率为0。[... [目的]了解宁夏银川贺兰山部分区域岩羊布鲁氏菌病的分布情况。[方法]以提取53份岩羊样品DNA为模板,使用P1和P2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贺兰山野生岩羊布鲁氏菌病的分布状况进行检测。[结果]53份野生岩羊样品中布鲁氏菌病的阳性检出率为0。[结论]该研究表明宁夏贺兰山野生岩羊中不存在布鲁氏菌病,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布鲁氏菌病 分子生物学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9个山羊品种(群体)与岩羊RAPD分析
10
作者 王杰 徐金瑞 +9 位作者 白文林 杨易 王永 欧阳熙 费立松 覃志红 佘陆军 王同军 欧其拉一 马玉才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z1期53-55,共3页
以两组4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9个山羊品种(群体)和岩羊共计113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67条带,其中54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0.60%。山羊各群体共有条带为23条,山... 以两组40个随机引物,筛选出16个重复性好的多态引物,对四川9个山羊品种(群体)和岩羊共计113只个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16个引物扩增出67条带,其中54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80.60%。山羊各群体共有条带为23条,山羊和岩羊共有条带为13条,岩羊有4条特异带。不同引物所扩增出的片段在各群体中分布频率不同。山羊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8216~0.9362,其中安哥拉山羊与建昌黑山羊杂交后代F_2和F_3之间相似系数最大,为0.9362。山羊各群体与岩羊相似系数为0.4996~0.5064。山羊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638~0.1784。山羊各群体与岩羊的遗传距离为0.4936~0.5403。高原型藏山羊与山谷型藏山羊间的遗传距离小(0.1005)、相似系数大(0.8995),序列为TTCCGAACCC引物扩增出的片段为750bp,仅在高原型藏山羊中出现,可作为区分这两个生态类型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岩羊 RAPD 相似系数 遗传距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海拔地区笼养岩羊的饲养和繁殖
11
作者 李淑玲 王进军 +4 位作者 郑玉娟 黄守华 刘景臣 付宝军 董淑云 《黑龙江动物繁殖》 1997年第4期20-21,共2页
低海拔地区笼养岩羊的饲养和繁殖李淑玲王进军郑玉娟黄守华刘景臣付宝军董淑云(哈尔滨动物园150080)岩羊(Pseudoisnayaur)产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内蒙等高山地带及中亚西亚高原。常年生活在海拔36... 低海拔地区笼养岩羊的饲养和繁殖李淑玲王进军郑玉娟黄守华刘景臣付宝军董淑云(哈尔滨动物园150080)岩羊(Pseudoisnayaur)产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陕西、内蒙等高山地带及中亚西亚高原。常年生活在海拔3600~5000m山草丰盛的地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笼养 饲养 繁殖 低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梯度对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朋波 邱开阳 +8 位作者 谢应忠 刘王锁 李小伟 陈林 王继飞 孟文芬 黄业芸 李小聪 杨浩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90,共12页
研究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贺兰山岩羊的合理管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被调查,对不同海拔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阐明1100~1500 m、1500~200... 研究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贺兰山岩羊的合理管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被调查,对不同海拔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阐明1100~1500 m、1500~2000 m、2000~2500 m和大于2500 m的4个海拔段岩羊主要活动区植物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探讨植被与岩羊等草食动物的关系及海拔对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贺兰山岩羊主要活动区植被共记录到30科62属87种,主要为禾本科、蔷薇科和菊科等植物;同时,不同海拔梯度上的科、属、种的数量和组成存在差异。随着海拔上升,岩羊主要活动区的草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升高,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特征;灌木植物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出沿海拔上升而降低的特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特征。因此,针对不同海拔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不同,建议对岩羊的合理管护在不同海拔地区采取不同措施,以达到防止植被退化和促进岩羊种群健康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岩羊 植物群落特征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羊血液对低氧环境的适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齐新章 袁琦 +1 位作者 曹兴玲 朱世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392-3392,3406,共2页
[目的]探讨岩羊对高海拔低氧生境的适应机制。[方法]对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散养的成年岩羊血常规进行了分析。[结果]岩羊血液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极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饲养的绵... [目的]探讨岩羊对高海拔低氧生境的适应机制。[方法]对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散养的成年岩羊血常规进行了分析。[结果]岩羊血液红细胞数(RBC)、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浓度(HGB)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极显著高于同等条件下饲养的绵羊。[结论]高RBC、HGB与低HCT的组合有助于岩羊血液提高氧气携带量和运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低氧 红细胞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岩羊寄生虫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沁欣 张长生 +5 位作者 彭智伟 胡智博 宋治燕 袁发明 刘振生 侯志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3期7785-7787,7798,共4页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岩羊寄生虫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岩羊可感染的寄生虫共42种。其中,线形动物门有尾感器纲的圆线目线虫共有16种,无尾感器纲的毛尾目的线虫共有2种,共18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42.86%;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复殖目有9... 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岩羊寄生虫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岩羊可感染的寄生虫共42种。其中,线形动物门有尾感器纲的圆线目线虫共有16种,无尾感器纲的毛尾目的线虫共有2种,共18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42.86%;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的复殖目有9种,绦虫纲的圆叶目有5种,共14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33.33%。蠕虫(线虫、吸虫、绦虫)共计32种,占感染总数的76.19%;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中的真球虫目有6种,鞭毛虫纲阿米巴目有1种,共7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16.67%;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中的虱目、双翅目、蚤目各有1种,共3种寄生虫,占感染总数的7.12%。岩羊感染的寄生虫以蠕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寄生虫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在岩羊的奥斯特属线虫一新种(圆线目:毛圆科)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建中 陈刚 吴宝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本文对寄生于青海岩羊(Pseudis nayaur)皱胃和小肠的矛形奥斯特线虫新种Ostertagia(Grosspiculagia)lanceata sp.nov.作了形态记述,并与其相似虫种进行了比较。 新种雄虫体长5.897~8.311mm。交合刺长0.187~0.218mm,于远端约2/5处分为... 本文对寄生于青海岩羊(Pseudis nayaur)皱胃和小肠的矛形奥斯特线虫新种Ostertagia(Grosspiculagia)lanceata sp.nov.作了形态记述,并与其相似虫种进行了比较。 新种雄虫体长5.897~8.311mm。交合刺长0.187~0.218mm,于远端约2/5处分为三枝,背枝末端呈菌伞状,中腹枝棒状,末端尖,两枝长短相近,侧腹枝末端呈靴状,向腹面弯曲,背枝与侧腹枝粗壮。背肋长0.096~0.149mm,于远端约1/5处分为二枝。引带长0.089~0.107mm,似矛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奥斯特属 毛圆科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坡度运动的岩羊垂直地反力特征
16
作者 刘翔宇 隗海林 +1 位作者 钱志辉 任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68-1675,1704,共9页
为了给具有优异攀爬性能的仿生四足机器人提供仿生蓝本,以岩羊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嵌压力板的可变坡度斜坡通道,测试其四肢垂直地反力在不同坡度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岩羊在平地上行走时,前后肢左右两侧的垂直地反力峰值和垂直冲量完全... 为了给具有优异攀爬性能的仿生四足机器人提供仿生蓝本,以岩羊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嵌压力板的可变坡度斜坡通道,测试其四肢垂直地反力在不同坡度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岩羊在平地上行走时,前后肢左右两侧的垂直地反力峰值和垂直冲量完全对称,前肢对称指数分别为99.16%、99.62%,后肢对称指数分别为98.65%、99.42%.随着坡度的增加,岩羊调整四肢的垂直地反力分布以防止跛行,导致左右蹄的对称性指数出现波动.当岩羊在平地行走时,前肢比后肢承受更多的垂直地反力,后肢承受的垂直地反力随着坡度的增加逐渐增多.岩羊肢体左右侧的差异性指数随坡度的变化具有相似性,当坡度为0~35°时,岩羊肢体左右侧差异性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298、1.3057、1.1744、1.22375、1.0175、0.8905、0.7778、0.75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仿生学 岩羊 可变坡度 压力板 垂直地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曲宗贡区域岩羊种群数量及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提布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为了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种群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规律,采用固定样线法、访谈法,结合红外相机观测,对2011—2016年期间曲宗贡区域的岩羊种群数量、分布情况、海拔梯度、日活动规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岩羊种... 为了解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羊种群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规律,采用固定样线法、访谈法,结合红外相机观测,对2011—2016年期间曲宗贡区域的岩羊种群数量、分布情况、海拔梯度、日活动规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岩羊种群数量平均值为107±5.6只,存在一定的年间种群数量波动,同时种群的雌雄个体活动存在社群分离现象。岩羊主要活动区域包括姬妞沟、姬妮沟、达瓦粗、粗瓦粗等地。另外,岩羊全年活动的平均海拔为4380±20.5 m,全年活动海拔跨度637 m,表现出了一定的季节性迁移行为。不同活动时间段,日活动节律变化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种群数量 日活动规律 红外相机观测 季节性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羊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晓福 殷小慧 +2 位作者 夏固成 余阳春 侯小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40-42,共3页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磨片法和回归分析法就岩羊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测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收藏的129个堆性岩羊角的年龄,并选取10只已知年龄岩羊,主要从岩羊角长、基周长与年龄的回归关系...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磨片法和回归分析法就岩羊种群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测定了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收藏的129个堆性岩羊角的年龄,并选取10只已知年龄岩羊,主要从岩羊角长、基周长与年龄的回归关系分析岩羊种群年龄结构;采用磨片法及蚀刻法来确定环纹与年轮线的一致性,证明环纹是鉴定年龄的直观指标,角表环纹与角鞘生长层(年轮线)是一致的,角表环纹可作为鉴定年龄的指标,比较准确可靠,每一环纹代表一龄,第一角环为1.5龄。在野外生态调查中,这种方法比较实用。同时初步探讨了年龄分布、存活曲线和生命表。通过岩羊种群年龄结构分析对种群数量变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年龄鉴定 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羊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庆英 董卫民 《中国养羊》 1996年第4期24-25,共2页
对青海省13只岩羊的12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①岩羊的血清钠特别高,为217.33mmol/L,其它指标与家养的山羊和绵羊大致相同;②野生岩羊的GOT非常显著地高于动物园岩羊(P〈0.01),血清氯显著低于... 对青海省13只岩羊的12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①岩羊的血清钠特别高,为217.33mmol/L,其它指标与家养的山羊和绵羊大致相同;②野生岩羊的GOT非常显著地高于动物园岩羊(P〈0.01),血清氯显著低于动物园岩羊(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血清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南麓地区岩羊死因分析初报
20
作者 南木甲 王云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6期118-120,共3页
2006年2月18-23日位于祁连山南麓天峻县的生格乡地区,先后有20多只岩羊突然死亡。通过对捕获岩羊的临床检查、栖息地调查和对其周围牧户的访问结果表明:岩羊在短时间大量死亡是多种病原体和作为应激源气候因子(大雪、大风和强烈的太... 2006年2月18-23日位于祁连山南麓天峻县的生格乡地区,先后有20多只岩羊突然死亡。通过对捕获岩羊的临床检查、栖息地调查和对其周围牧户的访问结果表明:岩羊在短时间大量死亡是多种病原体和作为应激源气候因子(大雪、大风和强烈的太阳光直接照射和雪地反射)的联合作用导致岩羊患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病失明而从悬崖处摔死的结果,而人类活动导致的生境破碎化加剧了本病的发生、流行和患病动物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气候因子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生境破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