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均匀网格的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天辉 唐春安 +1 位作者 杨天鸿 梁正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82-1185,共4页
提出了一个新型的能够分析岩石局部破坏过程的非耦合方法,即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中引入非均匀网格,利用其他商业数值模拟软件的优秀前处理功能进行建模,把建好的模型信息导入到RFPA中进行计算和后处理.为了验证程序的可靠性,同... 提出了一个新型的能够分析岩石局部破坏过程的非耦合方法,即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中引入非均匀网格,利用其他商业数值模拟软件的优秀前处理功能进行建模,把建好的模型信息导入到RFPA中进行计算和后处理.为了验证程序的可靠性,同原RFPA均匀网格做一个简单误差对比.最后给出一些计算实例.结果表明,此方法不仅突破了原来RFPA的网格和模型的限制,而且操作简便,是值得岩土工程应用和推广的新型数值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网格 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 数值模拟 前处理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在矿山的实际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南世卿 唐春安 +1 位作者 马天辉 胡文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26,30,共4页
在矿山工程中,岩体或矿体因开挖或开采,会引起围岩的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应力集中而发生破坏,给矿山生产建设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针对矿山工程中因矿岩体的开挖或开采产生的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危险部位,制定防控措... 在矿山工程中,岩体或矿体因开挖或开采,会引起围岩的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应力集中而发生破坏,给矿山生产建设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针对矿山工程中因矿岩体的开挖或开采产生的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危险部位,制定防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阐述了应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对唐钢石人沟铁矿采矿工程围岩稳定性进行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安全采矿方案,成功地指导了矿山的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破裂过程 分析系统 围岩稳定性 采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岩石结构破坏过程观测
3
作者 马少鹏 潘一山 +1 位作者 王来贵 赵永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3-763,共1页
文章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DSCM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接着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 文章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DSCM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接着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部化过程,结构最终沿某一局部化带发生宏观破坏,但局部化带的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不稳定,甚至存在跳跃与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破坏过程 局部化 变形场 岩石结构 空间 观测系统 岩石力学实验 不稳定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力学系统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来贵 刘向峰 王玉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9-440,共2页
从岩石工程破坏的基本现象出发,提出岩石力学系统的定义及其边界、结构、参数、反馈、功能等基本问题,并就岩石力学系统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岩石力学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功能和... 从岩石工程破坏的基本现象出发,提出岩石力学系统的定义及其边界、结构、参数、反馈、功能等基本问题,并就岩石力学系统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岩石力学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表示出来的性质、功能和功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系统 稳定性 控制变量 演化过程 岩石工程 失稳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岩石力学常规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文军 汤国水 张宏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8期9-11,共3页
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对岩石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几个基本岩石力学实验项目进行了数值实验,通过数值实验再现了岩石材料的破坏现象和破坏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利用数值实验,可以代替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的一些基本材料破坏力... 用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对岩石材料的抗压、抗拉、抗剪等几个基本岩石力学实验项目进行了数值实验,通过数值实验再现了岩石材料的破坏现象和破坏过程。同时也证明了利用数值实验,可以代替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的一些基本材料破坏力学实验教学项目,可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到许多在实验室实验中观察不到的重要信息,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印象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常规岩石力学实验 数值模拟 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 破坏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分析岩爆倾向性的剩余能量指数 被引量:47
6
作者 唐礼忠 潘长良 王文星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分析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提出以岩石在峰值强度前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和峰值强度后稳定破坏所需的能量耗散之差 (即剩余能量 )与峰值强度后稳定破坏所需的能量耗散之比作为剩余能量指数 ,以反映岩石在峰值强度后区的动态特... 通过分析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提出以岩石在峰值强度前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和峰值强度后稳定破坏所需的能量耗散之差 (即剩余能量 )与峰值强度后稳定破坏所需的能量耗散之比作为剩余能量指数 ,以反映岩石在峰值强度后区的动态特性 ;推导了剩余能量指数计算公式 ,并给出了其试验测定方法 .此外 ,分析了将剩余能量指数作为岩爆倾向性指标的合理性 ,并采用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冬瓜山深部矿床的典型矿岩进行了峰值前的循环加、卸载试验和变形破坏全过程试验 ,结合该矿床实际岩爆资料 ,对剩余能量指数与现有基于能量理论的岩爆倾向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剩余能量指数 岩爆 倾向性 能量耗散 岩石变形 破坏过程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支护动态设计与应用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桂祥友 马云东 郁钟铭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当前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晰的现实,采用数学与力学相结合、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RFPA2D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软件,对神华集团乌达矿区五虎山煤矿9号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 针对当前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晰的现实,采用数学与力学相结合、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RFPA2D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软件,对神华集团乌达矿区五虎山煤矿9号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研究了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和合理设计程序问题,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理论,开发了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通过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控制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 可靠性设计 锚杆支护 计算机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试样”突出现象的RFPA^(2D)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8
作者 唐春安 芮勇勤 +1 位作者 刘红元 刘建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1-505,共5页
运用新近开发的岩石破坏过程分析RFPA2D (RockFailureProcessAnalysis)系统 ,以含瓦斯煤岩的破坏过程分析为例 ,通过对含瓦斯煤岩突出孕育机制及其声发射的数值模拟 ,说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给含瓦斯煤岩突出机制及其预测理论的发展所带来... 运用新近开发的岩石破坏过程分析RFPA2D (RockFailureProcessAnalysis)系统 ,以含瓦斯煤岩的破坏过程分析为例 ,通过对含瓦斯煤岩突出孕育机制及其声发射的数值模拟 ,说明了数值模拟方法给含瓦斯煤岩突出机制及其预测理论的发展所带来的新契机 .数值模拟再现了含瓦斯煤岩突出的发生、发展过程 ,模拟结果表明 ,复杂的瓦斯煤岩断裂、突出现象可能是一些简单机理的演化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岩突出 数值模拟 岩石破坏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虎山煤矿9号煤层巷道支护设计及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桂祥友 马云东 张立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2-756,共5页
利用RFPA2D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软件,对神华集团乌达矿区五虎山煤矿9号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随着煤层上山的掘进中上覆岩层的破断过程、特征与来压特点,揭示了煤层顶板的破断及煤壁支... 利用RFPA2D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软件,对神华集团乌达矿区五虎山煤矿9号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随着煤层上山的掘进中上覆岩层的破断过程、特征与来压特点,揭示了煤层顶板的破断及煤壁支撑压力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各种支护情况下巷道变形规律、破坏机理、围岩应力分布情况以及支护手段对巷道的加固效果.用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时,其模型应力状态可以通过2种方法反映出来:①通过模型破坏过程图片上的灰度值反映;②通过系统中的功能命令———多单元信息———来获得.系统会自动生成截面上所有单元的应力状态数据文件,并可显示出每个单元计算步骤的应力和位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控制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 顶底板移近量 联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煤矿16煤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琳琳 魏久传 +1 位作者 尹会永 谢道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0-45,共6页
结合新安煤矿开采技术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岩石力学实验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三下开采规程"法、类比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新安煤矿16煤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综合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法可对裂隙带发育高... 结合新安煤矿开采技术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岩石力学实验资料为基础,分别采用"三下开采规程"法、类比法、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对新安煤矿16煤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综合对比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法可对裂隙带发育高度直观显示,并和最终确定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一致;综合确定新安煤矿16煤的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0m,防水煤柱高度35.5m,为确定16煤合理开采上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 数值模拟 开采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的锚杆支护动态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桂祥友 马云东 郁钟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0,86,共4页
针对当前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晰的现实,采用数学与力学相结合、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RFPA2D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软件,对神华集团乌达矿区五虎山煤矿9#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 针对当前锚杆支护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清晰的现实,采用数学与力学相结合、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与工程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RFPA2D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软件,对神华集团乌达矿区五虎山煤矿9#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和破坏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模拟,研究了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和合理设计程序问题,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理论,开发了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在神华集团五虎山煤矿进行的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控制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 统可靠性设计 锚杆支护 计算机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城矿区排放钻孔有效影响半径确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江万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0-753,共4页
为了解决丰城矿区局部综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排放钻孔布置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钻孔瓦斯排放半径进行分析,对排放钻孔周围应力及瓦斯流动进行研究,同时对该排放半径进行了现场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瓦斯排放一天,其有效影响... 为了解决丰城矿区局部综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排放钻孔布置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钻孔瓦斯排放半径进行分析,对排放钻孔周围应力及瓦斯流动进行研究,同时对该排放半径进行了现场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瓦斯排放一天,其有效影响半径为0.5 m.该结论为矿井采取局部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提供了合理的参数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半径 数值模拟 煤与瓦斯突出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 瓦斯 局部防突措施 钻孔 瓦斯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煤岩围压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晓辉 康佳辉 +1 位作者 余洁 郝齐钧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212-219,共8页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煤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对0、8、16、25 MPa 4种不同围压下的煤岩采用MTS 815岩石力学实验和RFPA 2D数值模拟软件展开应力应变特征、强度特征、声发射特征等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围压作用下煤岩的围压效应。结果表明:围压对... 为研究不同围压下煤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对0、8、16、25 MPa 4种不同围压下的煤岩采用MTS 815岩石力学实验和RFPA 2D数值模拟软件展开应力应变特征、强度特征、声发射特征等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围压作用下煤岩的围压效应。结果表明:围压对煤岩的变形破坏特征影响显著,随着围压的增大,煤岩最大抗压强度线性增大,煤岩逐渐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破坏形态以单轴压缩下的压剪-劈裂破坏和三轴压缩下的剪切破坏为主;煤岩强度特征参数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随围压增大呈非线性增大,围压越大,则塑性应变越大,残余应变增大;声发射现象在煤岩单轴压缩状态下十分强烈,但随着围压的升高,声发射现象、应变能释放等声发射特征参数均趋于稳定;RFPA可再现煤岩在不同围压下裂纹萌生、扩展至完全破坏的渐进破坏过程,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耦合度较好,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围压效应 三轴压缩 真实破裂过程分析系统 和声发射测试系统 变形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及其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明秋 赵伟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52-154,共3页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耕地的功能和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旨在使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补偿机制,以解决耕地持有及保护主体激励不足、耕地占用主体或破坏主体约束不足的问题,建立起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耕地的功能和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旨在使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补偿机制,以解决耕地持有及保护主体激励不足、耕地占用主体或破坏主体约束不足的问题,建立起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并对补偿机制构建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价值体系 经济补偿机制 耕地保护 保护主体 外部性内部化 重新认识 相关问题 生态系统 激励不足 构建过程 耕地占用 长效机制 体约束 破坏 角度 基础 功能 分析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