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塑性变形条件下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红才 赵卫华 +1 位作者 孙东生 郭彬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231-4238,共8页
传统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仅描述了峰值强度状态下正应力和剪应力之间的关系,作为岩石破坏的判据.本文拓展概念,提出Mohr-Coulomb屈服准则表述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后不同应力状态下屈服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在总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使... 传统的Mohr-Coulomb强度准则仅描述了峰值强度状态下正应力和剪应力之间的关系,作为岩石破坏的判据.本文拓展概念,提出Mohr-Coulomb屈服准则表述岩石发生塑性变形后不同应力状态下屈服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在总结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使用三轴压缩试验数据确定塑性参数c和φ随内变量κ变化的实验技术方法,给出了评价各向同性模型精度的参量表达以及某些测试结果.采用具有各向同性强(软)化规律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利用岩石的初始屈服、峰值屈服和残余屈服三组参数可以将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简化表征为四直线模型,它比三线性模型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文的结果为工程地质数值模拟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塑性变形 MOHR-COULOMB屈服准则 塑性参量 各向同性强(软)化 四直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超塑性变形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罗震宇 金振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3,共7页
概述了岩石超塑性变形机制、显微构造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意义。岩石超塑性是一种重要的岩石变形现象 ,是岩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极大应变量 (>10 0 0 % )的拉伸变形而不出现断裂的现象。岩石超塑性广泛分布于从上地壳到下地幔的... 概述了岩石超塑性变形机制、显微构造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意义。岩石超塑性是一种重要的岩石变形现象 ,是岩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极大应变量 (>10 0 0 % )的拉伸变形而不出现断裂的现象。岩石超塑性广泛分布于从上地壳到下地幔的各类岩石之中。根据变形产生因素的不同 ,岩石超塑性可分为结构超塑性和相变超塑性。岩石超塑性不是一种简单的变形机制 ,它与扩散蠕变和位错蠕变密切相关 ,是受扩散调节的晶粒边界滑移和位错蠕变共同竞争的结果。岩石超塑性的研究对解释糜棱岩的形成机制、下地壳莫霍面深地震反射体的成因、上地幔流变弱化以及深源地震的产生和突然消失具有重要的动力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塑性变形 显微构造特征 变形理论模式 地球动力学 地壳 地下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