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兴蒙造山区及邻区早白垩世盆地岩石地层格架与沉积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2
1
作者 旷红伟 柳永清 +7 位作者 刘燕学 彭楠 许欢 董超 陈军 刘海 徐加林 薛沛霖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3-1084,共22页
在重点梳理兴蒙造山区及其相邻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分布与沉积古地理特征的基础上,从地层沉积学角度探讨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特征。兴蒙造山区中东部在晚侏罗世巨厚粗碎屑沉积建造之上发育了巨厚的酸性-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河流-... 在重点梳理兴蒙造山区及其相邻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分布与沉积古地理特征的基础上,从地层沉积学角度探讨了研究区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特征。兴蒙造山区中东部在晚侏罗世巨厚粗碎屑沉积建造之上发育了巨厚的酸性-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与河流-湖泊相沉积岩系,构成中国东北部巨型NE向火山岩-沉积岩带。兴蒙造山区中东部早白垩世早中期以断陷(裂谷)盆地为主,古地貌以高地、河流和湖泊共存为特征,气候温湿且炎热,热河生物群萌生;早白垩世中晚期,北东向地壳强烈伸展并进一步向外围地区扩展,沉积盆地及充填建造和热河生物群也相应地向更广泛区域辐射发展。兴安岭-燕山沉积-火山岩带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无关,板内软流圈上涌导致的区域性伸展是其主要的成因动力机制,也是中国东部早白垩世中晚期更大规模区域性伸展作用的序幕。兴蒙东部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盆地发育和古地理格局受Izanagi板块向亚洲大陆东部俯冲弧后伸展构造机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造山区 早白垩世 沉积盆地 岩石地层格架 古地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台山区早元古代地层层序探讨 被引量:31
2
作者 苗培森 张振福 +2 位作者 张建中 赵祯祥 续世朝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4期405-413,共9页
根据大量的区调资料,利用断陷盆地的分析方法,通过地层剖面的横向对比,认为滹沱群的豆村亚群、东冶亚群以及系舟山的下元古界七东山组为侧向相变关系,郭家寨亚群形成于其后。在详细研究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以及盆缘断裂特征的基础... 根据大量的区调资料,利用断陷盆地的分析方法,通过地层剖面的横向对比,认为滹沱群的豆村亚群、东冶亚群以及系舟山的下元古界七东山组为侧向相变关系,郭家寨亚群形成于其后。在详细研究岩性、岩相的变化规律以及盆缘断裂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早元古代的岩石地层格架,分析了早元古代裂陷海槽的发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早元古代 地层层序 岩石地层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