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南地区岩石圈电性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营
徐义贤
+2 位作者
张胜业
杨文采
杨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34-4244,共11页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TheLithosphere—AsthenosphereBoundary,LAB)是地球内部主要界面之一.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uric,MT)是研究地球壳幔电性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利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可以较好地探测LAB.在SinoProbe-01...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TheLithosphere—AsthenosphereBoundary,LAB)是地球内部主要界面之一.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uric,MT)是研究地球壳幔电性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利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可以较好地探测LAB.在SinoProbe-01—03课题的资助下,首次获得了华南地区4°×4°网度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利用一维奥卡姆(Occam)算法反演了MT阻抗的反对角线元素所计算出的平均视电阻率.根据一维地电结构可以将华南地区岩石圈划分为五种类型:以湖南邵阳和贵州施秉为代表的克拉通型,以四川达州和彭州及湖北荆门为代表的构造边界型,以浙江湖州和广东云浮为代表的岩石圈中等改造型,以江西赣州、广东揭阳及福建霞浦为代表的岩石圈强烈改造型,以湖北英山为代表的造山带型.除湖南邵阳、贵州施秉及广东揭阳外,华南地区岩石圈厚度为60~145km.本文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岩石圈显示出南北两侧上抬、中部下凹、东部受不均匀改造的趋势,这一结果与之前发表的文献所揭示的华南地区岩石圈东薄西厚的典型特征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反映华南地区岩石圈稳定性较好,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伸展作用对岩石圈的改造程度有限,可能主要以不同形式的软流圈底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
(LAB)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
地电结构
华南
岩石圈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华南地区进贤—柘荣剖面深部电性结构
被引量:
7
2
作者
韩松
刘国兴
韩江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7-1846,共10页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进行了分析。反演结果表明:1)剖面可分为4个构造单元,分别为江南造山带、华夏地块内部、华夏褶皱带和东南沿海岩浆岩带;2)武夷山与东南沿海岩浆岩带两处电性莫霍面隆起,电性莫霍面的起伏特征受控于区域深大断裂;3)剖面电性岩石圈整体表现为西薄东厚,江南造山带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为80~100km,华夏褶皱带及东南沿海岩浆岩带的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约为140km,存在一处岩石圈减薄区和两处软流圈上涌区,反映了伸展构造作用对岩石圈的不均匀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
电性结构
莫霍面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地区岩石圈电性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营
徐义贤
张胜业
杨文采
杨波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34-4244,共11页
基金
国家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课题(SinoProbe-01-03)资助
文摘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TheLithosphere—AsthenosphereBoundary,LAB)是地球内部主要界面之一.大地电磁测深(Magnetotelluric,MT)是研究地球壳幔电性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利用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可以较好地探测LAB.在SinoProbe-01—03课题的资助下,首次获得了华南地区4°×4°网度的高质量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利用一维奥卡姆(Occam)算法反演了MT阻抗的反对角线元素所计算出的平均视电阻率.根据一维地电结构可以将华南地区岩石圈划分为五种类型:以湖南邵阳和贵州施秉为代表的克拉通型,以四川达州和彭州及湖北荆门为代表的构造边界型,以浙江湖州和广东云浮为代表的岩石圈中等改造型,以江西赣州、广东揭阳及福建霞浦为代表的岩石圈强烈改造型,以湖北英山为代表的造山带型.除湖南邵阳、贵州施秉及广东揭阳外,华南地区岩石圈厚度为60~145km.本文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岩石圈显示出南北两侧上抬、中部下凹、东部受不均匀改造的趋势,这一结果与之前发表的文献所揭示的华南地区岩石圈东薄西厚的典型特征是不同的.研究结果反映华南地区岩石圈稳定性较好,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伸展作用对岩石圈的改造程度有限,可能主要以不同形式的软流圈底辟为主.
关键词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
(LAB)
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
地电结构
华南
岩石圈
改造
Keywords
Lithosphere
-
asthenosphere boundary ( LAB ), Long
-
period magnetotelluric,Geoelectrical structure of lithosphere, South China, Lithospheric reforming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南地区进贤—柘荣剖面深部电性结构
被引量:
7
2
作者
韩松
刘国兴
韩江涛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土资源部应用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37-1846,共10页
基金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 Probe-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4076)~~
文摘
为了研究华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探寻浅部地质过程的深部背景,布设了江西进贤至福建柘荣超长周期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通过剖面数据的处理、定性分析及二维反演,获得剖面岩石圈尺度的电性结构模型,并分区块对壳幔电性结构及主要断裂进行了分析。反演结果表明:1)剖面可分为4个构造单元,分别为江南造山带、华夏地块内部、华夏褶皱带和东南沿海岩浆岩带;2)武夷山与东南沿海岩浆岩带两处电性莫霍面隆起,电性莫霍面的起伏特征受控于区域深大断裂;3)剖面电性岩石圈整体表现为西薄东厚,江南造山带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为80~100km,华夏褶皱带及东南沿海岩浆岩带的岩石圈一软流圈界面埋深约为140km,存在一处岩石圈减薄区和两处软流圈上涌区,反映了伸展构造作用对岩石圈的不均匀改造。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
岩石圈
电性结构
莫霍面
岩石圈-软流圈界面
Keywords
magnetotelluric
lithospheric electrical structure
Moho
lithosphere
-
asthenosphere boundary (LAB)
分类号
P631.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P319.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南地区岩石圈电性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刘营
徐义贤
张胜业
杨文采
杨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华南地区进贤—柘荣剖面深部电性结构
韩松
刘国兴
韩江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