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华北地区新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机制与过程 |
邓晋福
肖庆辉
邱瑞照
刘翠
赵国春
于炳松
周肃
钟长汀
吴宗絮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6 |
36
|
|
2
|
赣北晚中生代岭上超镁铁岩的岩石成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制约 |
朱清波
靳国栋
赵希林
张传林
舒徐洁
洪文涛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3
|
湘东南中生代花岗闪长质小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王岳军
范蔚茗
郭锋
李旭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9
|
|
4
|
赣中地区早中生代OIB碱性玄武岩的厘定及构造意义 |
王岳军
廖超林
范蔚茗
彭头平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7
|
|
5
|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范立勇
王岳军
李晓勇
李超文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9
|
|
6
|
汝城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源区属性的指示 |
李超文
王岳军
郭锋
彭头平
喻晓彬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7
|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李晓勇
范立勇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8
|
桂中都安钾镁煌斑岩金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王新宇
吴祥珂
何川
时毓
刘希军
付伟
王酉臣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9
|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早白垩世暗色包体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
刘风雷
周云
史水平
冯佐海
蔡永丰
付伟
赵锴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0
|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晚三叠世镁安山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
康欢
陈岳龙
李大鹏
张会平
杨屹
薛国梁
刘威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1
|
右江盆地晚侏罗世钾玄质高镁安山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
甘成势
王岳军
张玉芝
刘汇川
张立敏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