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Means聚类与熵权TOPSIS法的岩石可爆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海旺 雷丙响 +5 位作者 周汉红 余梦豪 雷涛 王其洲 李宁 Doumbouya Sekou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露天矿山的爆破块度分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采装、运输和破碎工作。为了控制石墨矿山不同区域爆破块度分布,基于K-means无监督聚类学习法与熵权TOPSIS评价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可爆性评价模型,选取岩石密度、动力能量耗散率、动态抗压强... 露天矿山的爆破块度分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采装、运输和破碎工作。为了控制石墨矿山不同区域爆破块度分布,基于K-means无监督聚类学习法与熵权TOPSIS评价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可爆性评价模型,选取岩石密度、动力能量耗散率、动态抗压强度、平均应变率、脆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熵权计算,发现岩石破碎程度受脆性指数影响最大,受平均应变率影响最小。将此模型应用于实际石墨矿山,可爆性分为10个等级,统计不同分级下的岩石平均破碎粒径,发现可爆性分级等级越高平均粒径越大,有明显的分级特征,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从爆破石墨矿石岩体类型看,岩石可爆性从易到难排序为: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混合岩。结合石墨矿石微观观测结果分析可知:岩性从片岩向混合岩转变,岩石内部石墨晶质呈下降趋势,石墨矿石可爆性等级也随之越来越高。岩石密度、能量耗散率、动态抗压强度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岩石可爆性与平均应变率、脆性指数存在负相关性。研究成果为矿山矿岩可爆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对露天矿山爆破块度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可爆评价 岩石力学 K-MEANS算法 熵权TOPSIS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岩石可爆性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邵良杉 赵琳琳 +1 位作者 温廷新 孔祥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3,共6页
为准确评价岩石可爆性(RMB),解决用精确数度量可爆性指数(BI)造成部分信息损失的问题,建立基于修正BI公式的RMB评价模型。利用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多元线性回归(FMLR)模型,以爆破漏斗体积、爆破块度分布中的大块率等6个指标为自变量,BI为... 为准确评价岩石可爆性(RMB),解决用精确数度量可爆性指数(BI)造成部分信息损失的问题,建立基于修正BI公式的RMB评价模型。利用基于结构元的模糊多元线性回归(FMLR)模型,以爆破漏斗体积、爆破块度分布中的大块率等6个指标为自变量,BI为因变量,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和约简,修正原BI公式,并根据该修正公式对6组工程实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影响RMB等级的6个指标中,爆破漏斗体积较重要,岩体纵波声速较不重要;修正BI公式含5个变量,比原公式少1个;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rmb) 可爆指数(BI) 模糊多元线回归(FMLR) 结构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价关系模糊聚类在岩石爆破性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春丽 侯克鹏 孙栋梁 《工程爆破》 2005年第2期14-16,24,共4页
岩石破碎的好坏对矿山工程在经济上和生产效率上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爆破效率,需对岩石的可爆性进行分类。基于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是聚类分析中的一种。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岩石进行爆破性分类,根据不同水平的截距将岩石分成不同的... 岩石破碎的好坏对矿山工程在经济上和生产效率上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为提高爆破效率,需对岩石的可爆性进行分类。基于等价关系的模糊聚类是聚类分析中的一种。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岩石进行爆破性分类,根据不同水平的截距将岩石分成不同的类别。该方法分类合理,对提高爆破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 分类 模糊聚类 等价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可爆性神经网络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冯夏庭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8-306,共9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岩石的可爆性指数与岩体的爆炸漏斗体积V、大块率K_1、平均合格率K_2、小块率K_3和波阻抗Z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将其用神经网络、网络连接权值矩阵和节点阈值向量...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理论,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了岩石的可爆性指数与岩体的爆炸漏斗体积V、大块率K_1、平均合格率K_2、小块率K_3和波阻抗Z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将其用神经网络、网络连接权值矩阵和节点阈值向量分布式表达出来。对于新的岩石,网络采用并行推理的方法预报出其可爆性。实践表明,神经网络方法科学、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动态处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爆 神经网络 非线映射 岩石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歪头山铁矿岩石可爆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志强 李永强 +1 位作者 张杰 许利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27,共3页
露天矿山爆破参数直接影响矿山生产与安全,影响爆破质量与生产成本,针对本钢歪头山铁矿采场矿岩爆破大块率高、留底根、严重影响矿岩铲装效率的问题,进行了采场岩石可爆性分析研究,实验测定了14种有代表性的矿岩多项影响爆破效果的物理... 露天矿山爆破参数直接影响矿山生产与安全,影响爆破质量与生产成本,针对本钢歪头山铁矿采场矿岩爆破大块率高、留底根、严重影响矿岩铲装效率的问题,进行了采场岩石可爆性分析研究,实验测定了14种有代表性的矿岩多项影响爆破效果的物理力学指标,采用可爆性分级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分级指数,根据分级指数分布将采场矿岩分为易爆、中等、难爆3个等级,为实现采场爆破参数和工艺标准化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岩石 可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可爆性分级灰色模型聚类权矩阵的修正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功卓 邹雪芹 《爆破》 CSCD 1993年第2期46-49,共4页
本文提出了正确建立岩石可爆性分级灰色模型聚类权矩阵的方法,使灰色模型更加逼真可靠。
关键词 岩石 可爆 分级 灰色模型 矩阵
全文增补中
岩体可爆性分级的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戴兵 赵国彦 董陇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57-2161,共5页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应用到岩石可爆性分级问题中,提出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建立岩石可爆性分级的未确知均值分级模型;选用岩石容重、岩石抗拉强度、岩石完整性系数作为分级模型的判定指标;以14种岩石的实测判定指标建立分类判别指标的未确...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应用到岩石可爆性分级问题中,提出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建立岩石可爆性分级的未确知均值分级模型;选用岩石容重、岩石抗拉强度、岩石完整性系数作为分级模型的判定指标;以14种岩石的实测判定指标建立分类判别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求得各分级样本指标的平均值和单指标测度矩阵;根据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岩石进行判定分级。利用该模型对矿区岩石进行分类预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岩石可爆性分级的未确知均值分级模型所得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吻合,准确率达100%为岩石可爆性分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 分级 未确知均值分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沟矿区露天开采矿岩可爆性分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文军 李润然 +1 位作者 纪旭波 徐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69,共6页
针对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黑沟矿区现行爆破参数设计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导致爆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矿岩可爆性分级方法,优选爆破作用指数法对黑沟矿区典型矿岩开展可爆性分级。在黑沟矿区典型矿岩赋存区域,基于室内岩石力学实... 针对镜铁山矿业有限公司黑沟矿区现行爆破参数设计方法缺乏理论依据导致爆破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矿岩可爆性分级方法,优选爆破作用指数法对黑沟矿区典型矿岩开展可爆性分级。在黑沟矿区典型矿岩赋存区域,基于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现场波速实验和单孔爆破漏斗现场实验,获得岩石强度、室内及现场波速和矿岩的波阻抗数据;利用多旋翼摄影测量分析,获得爆破后矿岩的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等分级指标,提出一种基于现有爆破作用指数法评价可爆性的修正方法,完成了黑沟矿区典型矿岩可爆性分级。分级结果表明灰绿色千枚岩、镜铁矿、白云岩和铁质千枚岩的可爆性由易到难。爆破作用指数法及分级结果的修正方法能够准确描述岩体可爆性,对规范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优化爆破经济指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岩 可爆分级 岩石强度 可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法的矿岩可爆性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彭亚雄 程瑶 +2 位作者 吴立 朱彬彬 钟涵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4,105,共6页
为了弥补矿岩可爆性分级在工程应用中的不足,利用AHP-TOPSIS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选取矿岩容重γ、波阻抗K、普氏系数f、平均裂隙距d、炸药单耗q作为可爆性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运用AHP法获得各指标权... 为了弥补矿岩可爆性分级在工程应用中的不足,利用AHP-TOPSIS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选取矿岩容重γ、波阻抗K、普氏系数f、平均裂隙距d、炸药单耗q作为可爆性评价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运用AHP法获得各指标权重W,进而获得了TOPSIS法的各指标的贴近度值C+,得到矿岩可爆性分级结果为S_1=0,S_2=12.68%,S_3=27.32%,S_4=41.57%,S_5=57.47%,S_6=83.41%,S_7=1。将该模型运用于利比里亚邦州邦矿铁矿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对不同岩性矿区进行可爆性分级,针对不同可爆性等级的矿区采用不同的爆破设计参数,降低了矿石大块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可爆 层次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岩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矿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可凿性可爆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寿如 谢圣权 +2 位作者 李雁翎 余阳先 吴培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7-670,共4页
针对使用普氏系数f不能对可凿性和可爆性差异很大的特殊矿体进行分级的情况,通过取样测试对该类特殊矿体的波阻抗等10项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分级方法,即:使用矿岩凿碎比功和磨蚀性评价矿岩可凿性;使用在标准条件下矿岩爆破... 针对使用普氏系数f不能对可凿性和可爆性差异很大的特殊矿体进行分级的情况,通过取样测试对该类特殊矿体的波阻抗等10项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合理的分级方法,即:使用矿岩凿碎比功和磨蚀性评价矿岩可凿性;使用在标准条件下矿岩爆破漏斗实验中所测定的爆破块度组成和爆破漏斗体积,计算出矿岩可爆性指数来评价其可爆性。此外,对该矿体凿岩时,需适当缩小孔径,使用中高风压潜孔钻机、高效耐磨钻头和高质配套钻具;在爆破时,需使用低爆速铵油类炸药,适当扩大孔网参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分级 可凿 可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非爆机械化采掘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少锋 石鑫垒 周子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近年来,随着地下工程建设及资源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硬岩机械化采掘技术和装备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钻爆法因其危险性高、衍生破坏大,难以满足现代岩石工程发展需求。硬岩非爆机械化采掘技术以其安全、高效、经济、智能化进程快等优... 近年来,随着地下工程建设及资源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硬岩机械化采掘技术和装备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钻爆法因其危险性高、衍生破坏大,难以满足现代岩石工程发展需求。硬岩非爆机械化采掘技术以其安全、高效、经济、智能化进程快等优势已成为现代岩石破碎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岩石可切割性、机械刀具(破岩工具)和机械装备3个角度对硬岩非爆机械化采掘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岩石可切割性从单一指标评价向多指标综合评价发展;机械刀具类型呈现多样化,刀具性能伴随合金技术和涂层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质,并且刀具的设计制造注重在刀具硬度、耐磨蚀性与冲击韧性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来提高刀具使用寿命;破岩机械装备正在逐步向大型化、重型化、智能化、多样化、精细化发展,以更好地实现硬岩的高效、安全、经济、精细化采掘。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硬岩非爆机械化采掘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认为未来亟须攻克的难点有:①建立深部岩石破碎力学与能量模型,探寻深部硬岩高应力诱导利用与高储能调控方法,开发硬岩诱变改性降危增割协同破岩方法与技术;②明晰硬岩破碎过程的多场多相耦合及多尺度破裂、破坏、破碎过程,开发机械刀具、水力、热力等多源联合破岩技术及装备;③揭示深部破岩扰动诱发高储能岩体动力灾害的力学及能量机制,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方法;④开发与岩体特性、地应力条件、破岩需求协同匹配的精细化智能破岩技术与装备,形成非爆机械化智能采掘方法与技术体系;⑤构建非爆机械化采掘全过程管理模式,完善硬岩非爆机械化采掘作业流程。通过以上研究攻关,有望促进非爆机械化采掘技术在硬岩工程中的规模化应用,实现硬岩的安全、高效、绿色、智能采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 机械化 岩石可切割 机械刀具 采掘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可爆性分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永强 张杰 许利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37,117,共3页
在露天矿中深孔爆破生产实践中,对岩体可爆性的判断是选择爆破技术参数的重要依据,这种判断的准确性,最终决定着实际爆破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并确定影响岩体可爆性的各种因素,同时建立一种对岩体可爆性进行定量描述的有效... 在露天矿中深孔爆破生产实践中,对岩体可爆性的判断是选择爆破技术参数的重要依据,这种判断的准确性,最终决定着实际爆破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一致性。分析并确定影响岩体可爆性的各种因素,同时建立一种对岩体可爆性进行定量描述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岩体可爆性分级数学模型,并在本钢歪头山铁矿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岩石可分级 加权聚类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深孔爆破技术新进展》新书简介
13
《爆破》 CSCD 2005年第2期95-95,共1页
周传波、何晓光、郭廖武、张敢生著写的《岩石深孔爆破技术新进展》于2005年3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归纳了作者近年来从事深孔爆破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现场应用技术;深孔... 周传波、何晓光、郭廖武、张敢生著写的《岩石深孔爆破技术新进展》于2005年3月,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归纳了作者近年来从事深孔爆破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现场应用技术;深孔爆破的岩体可爆性评价;深孔爆破一次成井掏槽方式的数值模拟优化;深孔爆破物理模型试验;异直径深孔爆破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破技术 岩石 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 物理模型试验 2005年 出版发行 主要成果 技术理论 应用技术 破漏斗 模拟优化 掏槽方式 一次成井 出版社 可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