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电荷感应信号的检测
被引量:
38
1
作者
赵扬锋
潘一山
+2 位作者
李国臻
任伟杰
罗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设计了采用非接触方式、高放大倍数、高效率的电荷传感器,并给出了电荷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指标。利用研制的电荷传感器对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荷感应信号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在变形破裂过程中会产生电荷感应信号,...
设计了采用非接触方式、高放大倍数、高效率的电荷传感器,并给出了电荷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指标。利用研制的电荷传感器对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荷感应信号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在变形破裂过程中会产生电荷感应信号,并能够被研制的电荷传感器检测到;电荷感应信号是瞬时脉冲的;随着加载应力水平的增加,电荷感应信号强度增强,在峰值应力前,电荷感应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在破裂面接收到的电荷感应信号较强,主破裂面接收到的信号最强,因而电荷的产生和岩石的破裂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正在探索的检测岩石破坏过程的手段之一,电荷感应方法应是一种很具潜力的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破裂
变形
电荷感应
传感器
信号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石受力过程表面电荷变化的实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维嘉
齐洪涛
苏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51-1654,共4页
岩石受力变化破裂的过程中其表面电荷密度发生变化.研究岩石受力过程中的表面电荷变化规律,通过岩石表面的电荷变化可以反映应力变化的特点,可用于预防矿山动力灾害的发生,实现动力现象的非接触测量和连续测量,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一...
岩石受力变化破裂的过程中其表面电荷密度发生变化.研究岩石受力过程中的表面电荷变化规律,通过岩石表面的电荷变化可以反映应力变化的特点,可用于预防矿山动力灾害的发生,实现动力现象的非接触测量和连续测量,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实验设备主要由电荷传感器、电磁辐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岩样加载系统、屏蔽系统五部分组成.对花岗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加载压裂实验.同时采集了电荷信号、电磁辐射信号、压力信号、时间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岩石表面电荷密度随岩样受力程度发生变化,在岩石受力破裂前有明显变化.岩石受力破裂实验中电荷密度信号的发生先于电磁辐射信号的发生.在实验中岩石表面电荷密度信号变化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变形破裂
电磁辐射
电荷密度
数据采集
传感器
信号检测
冲击地压
灾害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电荷感应信号的检测
被引量:
38
1
作者
赵扬锋
潘一山
李国臻
任伟杰
罗浩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070402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10CB226803)资助
文摘
设计了采用非接触方式、高放大倍数、高效率的电荷传感器,并给出了电荷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和技术指标。利用研制的电荷传感器对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电荷感应信号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岩石在变形破裂过程中会产生电荷感应信号,并能够被研制的电荷传感器检测到;电荷感应信号是瞬时脉冲的;随着加载应力水平的增加,电荷感应信号强度增强,在峰值应力前,电荷感应信号强度达到最大值;在破裂面接收到的电荷感应信号较强,主破裂面接收到的信号最强,因而电荷的产生和岩石的破裂有很大的关系。作为正在探索的检测岩石破坏过程的手段之一,电荷感应方法应是一种很具潜力的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岩石
破裂
变形
电荷感应
传感器
信号测量
Keywords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in rock
charge induction
charge sensor
measuring of the charge-induced signal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石受力过程表面电荷变化的实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苏维嘉
齐洪涛
苏畅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51-1654,共4页
文摘
岩石受力变化破裂的过程中其表面电荷密度发生变化.研究岩石受力过程中的表面电荷变化规律,通过岩石表面的电荷变化可以反映应力变化的特点,可用于预防矿山动力灾害的发生,实现动力现象的非接触测量和连续测量,是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实验设备主要由电荷传感器、电磁辐射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岩样加载系统、屏蔽系统五部分组成.对花岗岩试样进行了单轴加载压裂实验.同时采集了电荷信号、电磁辐射信号、压力信号、时间信号.通过数据处理发现岩石表面电荷密度随岩样受力程度发生变化,在岩石受力破裂前有明显变化.岩石受力破裂实验中电荷密度信号的发生先于电磁辐射信号的发生.在实验中岩石表面电荷密度信号变化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相关性.
关键词
岩石变形破裂
电磁辐射
电荷密度
数据采集
传感器
信号检测
冲击地压
灾害预防
Keywords
deformation and fracture of rock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charging density
data acquisition
sensor
signal detection
rock burst
disaster prevent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岩石变形破裂过程中电荷感应信号的检测
赵扬锋
潘一山
李国臻
任伟杰
罗浩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石受力过程表面电荷变化的实验
苏维嘉
齐洪涛
苏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