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中生代岩相变化及海相地层时空分布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汉宗 孙珍 周蒂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82,共9页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了华南中生代地层时代、岩性、岩相对比关系 ,重点综述了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受所处构造部位的控制 ,华南中生代岩相时空变化总体上可分为 3个区 :东区 (闽西南—粤东—粤北—粤中 )、中区 (粤...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了华南中生代地层时代、岩性、岩相对比关系 ,重点综述了中生代海相地层的时空分布特征。受所处构造部位的控制 ,华南中生代岩相时空变化总体上可分为 3个区 :东区 (闽西南—粤东—粤北—粤中 )、中区 (粤西—桂东 )、西区 (滇西—滇东南 )。中区在早三叠世以后完全隆升成陆 ,仅局部有山间盆地碎屑沉积。海相地层集中于东西两区 ,但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 :海侵时间在东区为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早白垩世 ,西区为中三叠世和中侏罗世 ;海侵方向在东区来自东南 ,西区则为中特提斯滇缅海的一部分。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粤东海盆发育厚达 5 0 0 0m的海相和海陆交互相沉积 ,可能向南延伸到台西南盆地和南沙群岛东部 ,但它与南海西部围区的同时代海盆并不直接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海相地层 岩相变化 时空分布 海盆 早三叠世 早侏罗世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喇昆仑地区沉积岩特征及岩相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东安 陈瑞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1-301,共11页
喀喇昆仑地区从二叠纪开始,广泛沉积不同类型的碎屑岩、泥质岩、硅岩、碳酸盐岩和混积岩。沉积层序发育完整,白垩纪之前基本上属于稳定的连续造海建造系列。经初步研究,除西部二叠系出现半深水陆架边缘-岛弧盆地相、陆架区冷水型冈... 喀喇昆仑地区从二叠纪开始,广泛沉积不同类型的碎屑岩、泥质岩、硅岩、碳酸盐岩和混积岩。沉积层序发育完整,白垩纪之前基本上属于稳定的连续造海建造系列。经初步研究,除西部二叠系出现半深水陆架边缘-岛弧盆地相、陆架区冷水型冈瓦纳相沉积和东部下三叠统有具复理石或重力流性质的外陆架半深水碎屑岩-硅泥质岩建造沉积外,大部分都是以细屑岩-碳酸盐岩建造为主的地台型浅海陆棚相和浅海平原相沉积,直到保罗纪末才形成早白垩世,以红色粗碎屑岩为主的陆相磨拉石建造,从而结束了长达1.5亿年连续沉积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喇昆仑地区 沉积岩 沉积建造 岩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变质烟煤加氢增塑过程中岩相特征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白向飞 王东升 张宇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7-251,共5页
运用高压釜反应器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低变质烟煤增塑过程中岩相特征变化,分析了影响增塑煤黏结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达到330℃之前,煤的黏结性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镜质组反射率随温度上升略有升高;反应温度达到350℃后,煤... 运用高压釜反应器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低变质烟煤增塑过程中岩相特征变化,分析了影响增塑煤黏结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达到330℃之前,煤的黏结性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镜质组反射率随温度上升略有升高;反应温度达到350℃后,煤的黏结性显著增强,同时增塑煤煤岩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微镜惰煤是增塑煤中主要的显微煤岩类型.煤粒在热解、溶胀、催化剂、加氢、新组分形成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结构变化和颗粒间融并,是导致煤黏结性增强和岩相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350℃下增塑煤的黏结性主要来自于新生可溶组分,由煤结构变化引起的黏结性增加需要更高的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烟煤 增塑 岩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地区的泥盆系基底断裂、岩相和层控矿床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文均 《矿床地质》 CAS 1986年第3期7-18,共12页
湖南中部地区,泥盆系发育良好,岩相变化显著,蕴藏有丰富的层控铅锌矿、黄铁矿矿床,著名的具有层控矿床特征的锡矿山锑矿床也出现于该层位中。本文试图在讨论本区加里东期构造背景、泥盆系岩相变化及层控矿床特点的基础上,说明基底断裂... 湖南中部地区,泥盆系发育良好,岩相变化显著,蕴藏有丰富的层控铅锌矿、黄铁矿矿床,著名的具有层控矿床特征的锡矿山锑矿床也出现于该层位中。本文试图在讨论本区加里东期构造背景、泥盆系岩相变化及层控矿床特点的基础上,说明基底断裂、岩相和层控矿床之间的联系。这种关系在国内外其它层位的层控矿床中,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我国,除湘中地区外,湘西、桂北、黔西、秦岭等地的许多层控矿床,均与基底断裂控制的不同岩相带有关。在国外,H.Skall(1975)曾详细论证了北东东向深大断裂与著名的加拿大派因帕因特铅锌矿床的岩相和矿化作用的关系。M.J.Russell(1968)也指出爱尔兰石炭系中的层控贱金属矿床受该区南北向的加里东断裂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控矿床 寒武系 泥盆系 岩相变化 湘中地区 基底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石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常玉光 郑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9-93,共5页
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过程中,叠层石-微生物席生态系统主宰地球海洋近30亿年,叠层石作为微生物岩,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沉积构造,记录了大量的微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的信息。叠层石研究经历了迂回曲折的道路,本文在综述国内... 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过程中,叠层石-微生物席生态系统主宰地球海洋近30亿年,叠层石作为微生物岩,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沉积构造,记录了大量的微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的信息。叠层石研究经历了迂回曲折的道路,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叠层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叠层石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结合上下地层岩相变化,提出叠层石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为我国今后叠层石的研究和古环境的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 微生物岩 研究现状 岩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4
6
作者 凌联海 胡肇荣 何伟相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05-111,共7页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 ,出露面积广 ,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 ,可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地层小区 ,并介绍了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 ,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 赣西南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 ,出露面积广 ,属东南地层区桂湘赣地层分区。因地层分区内不同地段的地层发育程度及沉积特征常有差异 ,可进一步划分出若干地层小区 ,并介绍了地层小区的岩石地层单位特征、划分及对比 ,分析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古沉积环境及岩相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地层 江西 岩石地层 古沉积环境 岩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盖提斜坡的非构造圈闭
7
作者 兰酊 《海相油气地质》 2001年第2期55-55,共1页
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主要依靠地层的成层条件和岩性岩相变化,而这种成因因素在一含油气盆地的发展历史中是会发生反复变化的.因此,在所有沉积盆地中,形成地层和岩性圈闭的条件应十分普遍.
关键词 麦盖提斜坡 非构造圈闭 岩相变化 成层条件 岩性变化 塔里木盆地 油气盆地 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01工作面煤层变薄带的成因浅析
8
作者 赵峰 《煤矿开采》 2002年第3期11-11,13,共2页
介绍庞庄矿煤层变薄带的分布 ,对 75 0 1工作面煤层变薄带成因进行了分析 ,由煤层顶板岩相变化规律、顶底板起伏特征与标志层变化的分析研究 ,得出 75 0 1工作面的煤层变薄带为后生冲刷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煤层变薄带 成因 冲刷 标志层 顶板 底板 岩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tion comp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filling embankment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明辉 刘广轩 赵明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6期1034-1038,共5页
The dynamic model experiment of the rock filling embank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vibration compaction mechanism. The rock filling materials were compacted by the plate-vibrated compactor, and the charact... The dynamic model experiment of the rock filling embank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vibration compaction mechanism. The rock filling materials were compacted by the plate-vibrated compacto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ck filling materials, such as settlement, pressure change and response waveform, were measured by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gauge and aceelerometer. Moreover, a new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compactness of the rock filling embankment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and modulus of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of vibration compaction includes compact,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loose stages, and the vibratory pressure transfers to the surroundings from the vibration center in non-linear rule. Furthermore, the test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present method are basically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maximum relative error between them is about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filling EMBANKMENT model test vibration compaction COMPAC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