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化石漠化监测区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沈利娜 蒋忠诚 +2 位作者 尹辉 覃星铭 罗为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1-149,共9页
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的概念模型:选择了4大类准则,13个要素,共34个指标,初步建立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岩溶生态环境安全度(KEES)来衡量岩溶生态环境安全... 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综合评价的概念模型:选择了4大类准则,13个要素,共34个指标,初步建立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岩溶生态环境安全度(KEES)来衡量岩溶生态环境安全并划定安全、较安全、预警、中警、重警5个分级标准。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2种复合评价法,分别对2009年的果化石漠化监测区进行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评价结果为重警。本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还得出6个重警指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相结合,能更合理、细致地评价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生态环境系统 安全评价 石漠化 果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火烧坪地区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及生态农业模式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军伟 杨俊 +1 位作者 王增银 潘欢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82,共5页
通过对鄂西火烧坪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 ,在岩溶化作用十分强烈的岩溶山区 ,当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匹配较好时 ,同样存在着一些极其有利于农业、林业发展的特殊生... 通过对鄂西火烧坪地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土壤、植被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 ,在岩溶化作用十分强烈的岩溶山区 ,当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条件匹配较好时 ,同样存在着一些极其有利于农业、林业发展的特殊生态环境。在这些地区 ,结合当地植物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 ,通过农作物类型的调整 ,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当地摆脱贫穷的面貌。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特别关注当地土地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因素 ,做到适度开发 ,稳步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小康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地区 岩溶生态环境系统 生态农业模式 植物资源 水资源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岩溶环境的脆弱性及综合防治研讨会”日前在南宁召开
3
作者 胡宝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岩溶环境 综合防治 南宁市 弱性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专业委员会 岩溶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岩溶石山区洪涝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研究——以马山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罗贵荣 李兆林 梁小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6-9,共4页
以广西马山岩溶地下河流域为例,在野外水文地质综合调查与历史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了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洪涝灾害综合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岩溶生态环境 岩溶地下河流域 广西马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艳强 朱波 +2 位作者 王玉宽 刘德绍 魏世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土地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重庆市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38 14km2,占幅员面积的38 9%。本文以重庆市岩溶生态环境现状为背景,以喀斯特地形、坡度和植被盖度三项指标对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石漠化... 土地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重庆市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38 14km2,占幅员面积的38 9%。本文以重庆市岩溶生态环境现状为背景,以喀斯特地形、坡度和植被盖度三项指标对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石漠化敏感区分布范围与辖区石灰岩山地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诱发重庆市土地石漠化的原因及其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石漠化防治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生态环境 土地石漠化 敏感性评价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州石漠化状况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志辉 徐旌 张卓亚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1期70-73,77,共5页
文山州石漠化面积10 017.3 km2,占全州岩溶面积的59.65%,占国土面积的31.07%.目前石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文山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危害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下降;加剧区域农民贫困.文... 文山州石漠化面积10 017.3 km2,占全州岩溶面积的59.65%,占国土面积的31.07%.目前石漠化已经成为制约文山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危害是:土地退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土地生态功能下降;加剧区域农民贫困.文山州石漠化的形成是由于岩溶地区地质环境脆弱,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一些地区植被退化乃至消亡,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最终形成了连片分布的裸露石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岩溶地区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岩溶生态环境 植被退化 文山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