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范化体系研究
1
作者 罗书文 罗时琴 +5 位作者 吴克华 杨桃 邓亚东 刘宇炫 毛永琴 张弘智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12,共14页
岩溶洞穴是世界上最重要地质旅游资源之一,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保护利用带来重大挑战,洞穴生态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划设计是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中国虽在岩溶洞穴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成... 岩溶洞穴是世界上最重要地质旅游资源之一,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给保护利用带来重大挑战,洞穴生态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划设计是岩溶洞穴旅游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中国虽在岩溶洞穴旅游规划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但系统化和规范化存在不足,给岩溶洞穴资源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文章针对目前中国洞穴旅游开发的现状,以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外研究成果,(1)从洞穴自身特点出发,借鉴相关地质遗迹保护利用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构建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模式;(2)凝练其利用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素及关系;(3)以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模式为基础,围绕规划设计核心要素,梳理岩溶洞穴旅游开发规划设计的基本构成,并阐述其内容及特点;(4)根据岩溶旅游资源自身特点,结合其他地质遗迹管理经验,提出岩溶洞穴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旅游资源 保护利用 规范化体系 洞穴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MIP分析下的岩溶洞穴生态旅游研究——以绥阳县双河溶洞景区为例
2
作者 陈罗敏 董慧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基于改进的E-RMIP分析法试建逻辑分析框架,从生态旅游角度,对双河溶洞景区的资源、市场、形象和产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溶洞景区资源较丰富,共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产品总体形式丰富;景区整体网络关注度主要分布... 基于改进的E-RMIP分析法试建逻辑分析框架,从生态旅游角度,对双河溶洞景区的资源、市场、形象和产品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河溶洞景区资源较丰富,共7个主类,16个亚类,27个基本类型,产品总体形式丰富;景区整体网络关注度主要分布在周边地区和北上广等发达城市,旅游形象较好,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以上结果,提出精品旅游、“旅游+”模式、加大生态旅游宣传力度和提高管理服务能力等建议,以期为双河溶洞景区申报AAAAA景区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MIP 岩溶洞穴 生态旅游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发育特征
3
作者 张长建 蒋林 +2 位作者 汪彦 曾清勇 马雪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2-532,共11页
为了明确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样式和结构,利用古地貌恢复、古水系刻画、测井地层对比、构造断裂解析、地震属性刻画等方法,进行了塔河油田11区的古水文地貌恢复、岩溶层组格架构建、岩溶洞穴识别和成因模式... 为了明确塔河油田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样式和结构,利用古地貌恢复、古水系刻画、测井地层对比、构造断裂解析、地震属性刻画等方法,进行了塔河油田11区的古水文地貌恢复、岩溶层组格架构建、岩溶洞穴识别和成因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古地貌西北高、东南低,发育北北西—南南东向树枝状地表深切沟谷,良里塔格组发育近水平状分布、闭合管道结构及溶蚀强度较高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良里塔格组岩溶洞穴系统与澳大利亚Judbarra地区Bullita洞穴系统成因相似,属于典型的表生岩溶扩散下渗型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上奥陶统恰尔巴克组泥岩段为隔水层,控制了良里塔格组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侧向溶蚀作用;沟通地表水系的断裂为岩溶水主要下渗溶蚀通道,随着区域基准面下降,岩溶水沿断裂下渗进入中奥陶统,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形成断溶体。塔河油田加里东运动中期Ⅱ幕表生岩溶“双层”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的认识对上奥陶统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加里东运动中期 迷宫型岩溶洞穴系统 断溶体 古地貌 古水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沧源岩溶洞穴硝洞堆积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石林 杨青 +6 位作者 刘连文 张晋 郑妍 张俞 杨万书 邹梓宁 郑洪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6,共16页
岩溶洞穴是第四纪时期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开展岩溶洞穴碎屑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对其沉积环境演变历史及古人类活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了解硝洞洞穴及其周围不同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硝洞洞穴沉积物... 岩溶洞穴是第四纪时期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开展岩溶洞穴碎屑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及物质来源分析,对其沉积环境演变历史及古人类活动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了解硝洞洞穴及其周围不同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硝洞洞穴沉积物的粒度和矿物学等特征对其物质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硝洞洞穴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为洞穴外地表较高处的沉积物,其通过片流作用被带入洞穴内进行堆积。其次,还同时堆积有少量灰岩不溶性物质及其经历进一步风化成壤作用后形成的物质,总体可能存在4次进一步的风化成壤作用。此外,也有洞壁崩塌的石灰岩角砾和岩块参与堆积,总体存在4次大量灰岩角砾或岩块参与堆积过程,而最近一次的堆积作用,显然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堆积 堆积物来源 粒度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救援体系构建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5
作者 罗书文 吴克华 +12 位作者 贺卫 罗时琴 周文龙 毛永琴 杨桃 李坡 张远海 邓亚东 刘宇炫 Jean Botazzi 张弘智 钱治 王德远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6-490,共15页
完善的岩溶洞穴救援体系、促进岩溶地区体育产业和旅游行业发展,对岩溶洞穴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外洞穴救援成果及洞穴救援手册分析洞穴救援要素,结合我国救援主体和洞穴救援技能特性以及贵州实际,构建贵州洞穴救援组织... 完善的岩溶洞穴救援体系、促进岩溶地区体育产业和旅游行业发展,对岩溶洞穴旅游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外洞穴救援成果及洞穴救援手册分析洞穴救援要素,结合我国救援主体和洞穴救援技能特性以及贵州实际,构建贵州洞穴救援组织架构及救援响应机制。依据贵州洞穴发育特征和洞穴事故发生概率及性质,部署贵州洞穴救援力量。根据我国救援体制和洞穴救援人员技能需求及其分布特性,建立统一指挥平台和洞穴救援专家库(消防队洞穴救援专家,洞穴协会会员洞穴救援专家),实现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作战。完善的洞穴救援体系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实现洞穴救援有序高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洞穴救援 救援体系 洞穴安全 贵州 绳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温度与当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关系研究——以云南普者黑排龙洞为例
6
作者 杨明凤 殷建军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95,共16页
一般而言,岩溶洞穴温度等于当地多年平均气温,但实际监测中发现,不同地区洞穴温度与当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并不一致。为更好地认识岩溶洞穴温度与当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对云南普者黑排龙洞洞穴内部及洞口温湿度进行连续高频监测,发... 一般而言,岩溶洞穴温度等于当地多年平均气温,但实际监测中发现,不同地区洞穴温度与当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并不一致。为更好地认识岩溶洞穴温度与当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关系,对云南普者黑排龙洞洞穴内部及洞口温湿度进行连续高频监测,发现平均温度呈现洞穴内部>洞外>洞口的空间特征。洞口温度主要受洞穴通风效应影响,而洞穴内部温度则主要受到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分布影响。结合我国已探究洞穴的洞穴内部温度与洞外气温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就大的空间尺度而言,洞穴温度同当地多年平均气温一样都与纬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洞内外温差与纬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不同区域气象数据发现,洞内外温差的变化与当地暖季(4-10月)温度距平显著相关,暖季时间越长,暖季温度距平越大,洞内外温差越大。另外,雨季的时间分布同样会影响随滴水输入到洞穴的热量变化。因此,认识到中国洞穴洞内外的温度差主要受控于当地热量的分布。这项工作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岩溶洞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洞穴温度 洞内外温差 空间差异 暖季温度距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模型的岩溶洞穴环境承载力测算及影响因子探讨——以云南宜良九乡三脚洞为例
7
作者 孔夏丽 夏永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针对现有岩溶洞穴环境承载力主题研究不足的现状,以云南宜良九乡三脚洞为例,通过TLS获取溶洞点云数据,建立精细三维模型。根据旅游溶洞规划设计要求,利用研究区安全水位线高度对初始模型进行切割和面片提取,去除安全水位线下部模型,得... 针对现有岩溶洞穴环境承载力主题研究不足的现状,以云南宜良九乡三脚洞为例,通过TLS获取溶洞点云数据,建立精细三维模型。根据旅游溶洞规划设计要求,利用研究区安全水位线高度对初始模型进行切割和面片提取,去除安全水位线下部模型,得到旅游洞穴空间模型,准确计算游客游览空间。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CO_(2)浓度、热量、灯光、河流等多种洞穴环境影响因子,对传统生态环境容量法进行改进,建立基于三维模型的岩溶洞穴环境承载力数学模型,测算尚未开发洞穴的最大环境承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岩溶洞穴开发设计。通过与传统测算方法从理论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洞穴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制因子是热量。根据测算结果,瞬时承载力最大相差19146人,全天承载力最大相差123189人,本文方法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激光扫描 岩溶洞穴 三维模型 环境承载力 影响因子 三脚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多期次风化壳岩溶洞穴层 被引量:45
8
作者 徐国强 李国蓉 +3 位作者 刘树根 武恒志 田纳新 李智武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7-568,共12页
洞穴层是识别多期次岩溶旋回的标志,是岩溶旋回连接沉积旋回及周期性海平面变化的纽带。本文通过古地貌恢复,将从钻井剖面中识别的洞穴层归位到早石炭世古地貌剖面中,根据洞穴层总是沿稳定古潜水面发育的特点划分对比洞穴层。通过洞穴... 洞穴层是识别多期次岩溶旋回的标志,是岩溶旋回连接沉积旋回及周期性海平面变化的纽带。本文通过古地貌恢复,将从钻井剖面中识别的洞穴层归位到早石炭世古地貌剖面中,根据洞穴层总是沿稳定古潜水面发育的特点划分对比洞穴层。通过洞穴层的形成条件、充填结构分析,推断洞穴层发育序次、洞穴层与其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的时空对应关系,并据此对洞穴层进行盆地范围内跨地区对比、总结斜坡及岛屿两种不同的洞穴层发育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早海西期,塔北、塔中、和田古隆起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陆块内部发育了3个期次的风化壳岩溶洞穴层,其序次为下老上新,它们是在早石炭世间歇性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其同时期形成的沉积地层分别为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段、生屑灰岩段、下泥岩段中上部。洞穴层内部多旋回“坍塌角砾-地下河沉积”组合是斜坡内陆区潜流面的迟后上升效应,洞穴层与洞穴等时层的时空对应关系对于大型古岩溶事件的断年及洞穴层的分布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早海西期 风化壳 岩溶 洞穴 岩溶洞穴 多期次 海平面变化 古地貌恢复 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在我国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综合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传华 张捷 +3 位作者 曹靖 张宏磊 田谆君 王岚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6,共8页
选择中国西南、华中、华北、东南、东北这五个地区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30个洞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模型,然后以构造矩阵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模糊数学决策理论,最终确定洞穴旅游资源的隶属等... 选择中国西南、华中、华北、东南、东北这五个地区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30个洞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模型,然后以构造矩阵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模糊数学决策理论,最终确定洞穴旅游资源的隶属等级和得分,并通过SPSS软件绘制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二维图,分析不同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的隶属区间。结果发现:所有分区洞穴的旅游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都在"一般"等级以上。两个维度的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大部分洞穴的旅游资源都属于"好"和"较好"等级,其中西南和华中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等级最高,东南地区的都集中在"较好"等级,而华北地区的石花洞、云水洞、崆山洞和雪花洞的旅游资源则分属于"好"、"较好"、"一般"和"差"等级,东北地区的本溪水洞旅游资源为"一般"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旅游资源 层次分析 模糊数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荔波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美良 林玉石 +1 位作者 冉景丞 陈会明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20,共8页
荔波位于云贵高原岩溶向广西岩溶丘陵和孤峰岩溶平原过渡的岩溶斜坡地带。区内岩溶洞穴极其发育 ,岩溶洞穴 (在时空分布上受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 ,表现出对地层岩性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特点 ,岩溶洞穴的发育规模、方向明... 荔波位于云贵高原岩溶向广西岩溶丘陵和孤峰岩溶平原过渡的岩溶斜坡地带。区内岩溶洞穴极其发育 ,岩溶洞穴 (在时空分布上受区域碳酸盐岩地层分布的控制 ,表现出对地层岩性的选择性和洞穴发育的成层性特点 ,岩溶洞穴的发育规模、方向明显受断裂、裂隙构造的控制 ,表现出极强的方向性。本文主要依据洞穴的形成条件、洞穴空间展布的控制特征以及洞穴沉积物的特征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发育特征 贵州 荔波岩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以巴马水晶宫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邓亚东 陈伟海 +2 位作者 张远海 陈旺 易旭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2-417,共6页
为了揭示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洞穴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巴马水晶宫开发前后水环境、气环境、土岩环境、动植物等进行对比调查,发现洞穴在开发后:洞穴流水、滴水、池水数量点减少,水中pH值降低,HCO3-、SO42-、Ca2+增加;洞穴温度升高、湿度降... 为了揭示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对洞穴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巴马水晶宫开发前后水环境、气环境、土岩环境、动植物等进行对比调查,发现洞穴在开发后:洞穴流水、滴水、池水数量点减少,水中pH值降低,HCO3-、SO42-、Ca2+增加;洞穴温度升高、湿度降低,CO2浓度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减小;洞穴土岩部分被开挖、切割、覆盖,部分钟乳石脱皮掉块,砂状风化,变黑变暗;洞中蝙蝠、斑灶马、蜘蛛数量减少,大蚊增加,且洞内多处滋生藻类、苔藓、蕨类等低等灯光植物。针对上述变化规律,提出有利于洞穴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为科学合理保护开发旅游洞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旅游开发 生态环境 水晶宫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洞穴的发育深度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科 蒋良文 +3 位作者 许模 徐则民 黄润秋 屈科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在剖析岩溶发育深度控制模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毛坝向斜岩溶发育的控制性基准面 ,认为毛家院子以南 ,向斜核部及东翼 ,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在海拔 90 0 m以上 ;向斜西翼及毛家院子以北的核部及东翼 ,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应在海拔 85 0 m以上。
关键词 岩溶洞穴 发育深度 控制模式 基准面 圆梁山隧道 毛坝向斜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桂林岩溶洞穴苔藓植物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朝晖 赵传海 +3 位作者 李晓娜 彭涛 黄文琥 姜洪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对采自中国广西桂林17个岩溶洞穴的192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研究,报道了洞穴苔藓13科19属28 种,其中含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16种。野外观察表明,桂林岩溶洞穴苔藓植物主要分布于洞穴洞口0~32m 弱光带范围内。三种丛集型藓类植物:净口... 对采自中国广西桂林17个岩溶洞穴的192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研究,报道了洞穴苔藓13科19属28 种,其中含广西苔藓植物新记录16种。野外观察表明,桂林岩溶洞穴苔藓植物主要分布于洞穴洞口0~32m 弱光带范围内。三种丛集型藓类植物:净口藓、钩喙净口藓和东亚泽藓参与岩溶洞穴洞口带钙华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植物研究 桂林 苔藓植物 植物标本 中国广西 野外观察 藓类植物 钙华沉积 新记录 弱光带 洞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水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明达 周忠发 +2 位作者 张强 谢雅婷 张绍云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21,348,共9页
为揭示洞穴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环境意义,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对贵州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Mg^(2+)型水,阴离子中H... 为揭示洞穴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环境意义,从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对贵州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Mg^(2+)型水,阴离子中HCO_3^-占84.5%以上,阳离子中Ca^(2+)、Mg^(2+)为优势离子;②洞穴滴水EC、Ca^(2+)、Mg^(2+)、HCO_3^-、SO_4^(2-)浓度均大于石灰岩石裂隙水、池水相应的浓度;③洞穴水滴率、滴量、Ca^(2+)、HCO_3^-以及Ca^(2+)/HCO_3^-比值对气候有一定的响应,其地球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④洞穴滴水中的EC与Ca^(2+)离子浓度呈显著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理化特征 影响因素 织金洞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林大岩洞岩溶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英辉 祁士华 +6 位作者 李杰 刑新丽 舒菲菲 王向琴 王珺 刘华峰 张俊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70-1475,共6页
首次对桂林岩溶区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土壤受到了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其中大气传输对有机氯农药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在17种有机氯农药中,以DDTs、HCHs和氯丹污染为主。在洞穴内部OCP总量为1.19~1... 首次对桂林岩溶区洞穴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洞穴土壤受到了有机氯农药的轻度污染,其中大气传输对有机氯农药的贡献起主导作用。在17种有机氯农药中,以DDTs、HCHs和氯丹污染为主。在洞穴内部OCP总量为1.19~11.18 ng/g,远低于洞外土壤中的含量(11.41~23.62 ng/g)。在洞内土壤中,HCHs含量高于DDTs,在HCH四种同分异构体中,β-HCH占HCHs的比例远高于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除β-HCH外,其他3种同分异构体的含量分布均匀,可能是由洞穴环境稳定、气候分带等因素造成的。在洞外土壤中,异构体百分比和示踪标志物比值表明周围可能有林丹扣三氯杀螨醇的新近输入。研究区六六六和滴滴涕主要来源于历史上使用的农药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桂林地区 岩溶洞穴 土壤 有机氯农药 分布特征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部斜坡区中下奥陶统古岩溶洞穴发育特征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长建 吕艳萍 张振哲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8-1017,1047,共11页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部斜坡深切曲流峡谷区中下奥陶统的古岩溶发育条件和洞穴发育特征,基于地震及钻井资料,利用层拉平法、构造趋势面、振幅异常等方法,还原了古水文地貌条件和古岩溶水系统,划分了深切曲流峡谷区岩溶洞穴类型,... 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部斜坡深切曲流峡谷区中下奥陶统的古岩溶发育条件和洞穴发育特征,基于地震及钻井资料,利用层拉平法、构造趋势面、振幅异常等方法,还原了古水文地貌条件和古岩溶水系统,划分了深切曲流峡谷区岩溶洞穴类型,构建了深切曲流峡谷背景下岩溶洞穴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1)研究区发育海西早期古岩溶作用,古地貌总体东高西低,岩溶地貌单元以峡谷、溶丘和洼地为主,地表主干水系深切曲流为研究区最低的岩溶水排泄基准,地下、地表分支水系由南北平台区向中心主干汇流;(2)深切曲流峡谷区地下河洞穴识别了暗河型、伏流型、穿洞型、顺河潜流型、渗流入流型等5种类型,主要分布在不整合面以下0~90 m,穿洞型、顺河潜流型溶洞易被泥质充填;(3)深切曲流峡谷、岩溶残丘和断裂联合控制了古岩溶洞穴的发育,形成了塔河岩溶盆地海西早期深切曲流峡谷区中心汇流型岩溶洞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切曲流 峡谷 海西早期 岩溶 岩溶洞穴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源潜流侵蚀岩溶作用及其成因机理——以塔河油田早海西风化壳岩溶洞穴层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国强 刘树根 +3 位作者 李国蓉 武恒志 夏在连 孙玮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40,共6页
向源潜流侵蚀作用指在海(水)进环境中,由于盆地边缘岩溶斜坡带内陆区的潜水面上升后,潜水面以下地下潜流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在原有的洞穴内流动,由此产生的连续向上(向着地下水流源头)侵蚀作用,其结果是在原有的洞穴层之上形成多旋回的... 向源潜流侵蚀作用指在海(水)进环境中,由于盆地边缘岩溶斜坡带内陆区的潜水面上升后,潜水面以下地下潜流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在原有的洞穴内流动,由此产生的连续向上(向着地下水流源头)侵蚀作用,其结果是在原有的洞穴层之上形成多旋回的具有'坍塌角砾-暗河沉积'双层结构的塌积层序及纵向上呈加积方式产出的叠积洞穴层,以及由叠积洞穴与原有洞穴连成一体的复合洞穴层。本文以塔河油田早海西风化壳岩溶洞穴层为例,简要地介绍了古岩溶洞穴层的对比方法,展示了塔河地区早海西风化壳岩溶洞穴层对比成果,并通过典型井的洞穴层内部结构解剖分析,阐述了向源潜流侵蚀岩溶作用的成因机理,并探讨了一些相关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风化壳 岩溶作用 成因机理 海西 潜水面 侵蚀作用 内陆 产出 主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景建恩 魏文博 梅忠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2-625,共4页
溶蚀孔、洞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的主要储集场所.为深入了解奥陶系的油气分布,研究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介绍岩溶洞穴在钻井录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上的识别标志,并识别了本区14口井的岩溶洞穴;恢复了本区海西早期的... 溶蚀孔、洞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的主要储集场所.为深入了解奥陶系的油气分布,研究了该区奥陶系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介绍岩溶洞穴在钻井录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上的识别标志,并识别了本区14口井的岩溶洞穴;恢复了本区海西早期的岩溶古地貌.研究发现:岩溶斜坡靠近岩溶高地和岩溶谷地一侧是岩溶洞穴发育且保存最好的所在地,岩溶洞穴主要分布在'双峰灰岩'项面下40~80 m、110~130 m、150~190m、230~260 m的深度范围内,多数井在岩溶洞穴发育段表现出了极好的油气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奥陶系 岩溶地貌 岩溶洞穴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邓亚东 陈伟海 +1 位作者 张远海 韩道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279-10281,10284,共4页
我国岩溶洞穴众多,每个岩溶洞穴都是自然景观资源中独特的一部分,如何开发岩溶洞穴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这关系到岩溶洞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问题。笔者就影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影响旅游开发的因素是岩溶洞... 我国岩溶洞穴众多,每个岩溶洞穴都是自然景观资源中独特的一部分,如何开发岩溶洞穴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这关系到岩溶洞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问题。笔者就影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影响旅游开发的因素是岩溶洞穴资源特色、交通条件、建设施工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风景区(点)的地域组合、空间竞争、投资者决策行为、政府决策行为、当地居民态度等,其通过综合作用共同决定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只有充分认识岩溶洞穴旅游开发中各影响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扬长避短,合理的进行岩溶洞穴旅游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旅游开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洞穴对嵌岩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华牢 张鹏 李宁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针对岩溶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岩溶洞穴对高速公路桥台桩基承载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影响嵌岩桩承载力的岩溶洞穴与桩基相对几何形态(桩端至洞穴顶部厚度、洞穴直径、高程和偏心)等四大影响因素... 针对岩溶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岩溶洞穴对高速公路桥台桩基承载力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敏感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别对影响嵌岩桩承载力的岩溶洞穴与桩基相对几何形态(桩端至洞穴顶部厚度、洞穴直径、高程和偏心)等四大影响因素进行正交数值试验研究,对不同洞穴条件下其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设计中应予以考虑修正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洞穴 嵌岩桩 承载力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