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东部典型构造岩溶地下水补给来源、模式及开发利用潜力
1
作者 马剑飞 李向全 +7 位作者 张春潮 付昌昌 谢小国 王晓刚 李欣泽 张登飞 白占学 王振兴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7-361,共15页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东部分布多处构造岩溶发育区,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复杂,补给来源多样、水量丰富。开展岩溶水补给源的分析研究,总结高原构造岩溶循环规律,对指导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东部分布多处构造岩溶发育区,岩溶水文地质结构复杂,补给来源多样、水量丰富。开展岩溶水补给源的分析研究,总结高原构造岩溶循环规律,对指导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在现场调查、流量统测、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典型岩溶区地下水补给来源,探讨了补给来源和补给过程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构造岩溶地下水补给模式,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研究结果】青藏高原东部典型岩溶大泉主要补给源是大气降水,通过裂隙溶隙高位直接补给型、高位湖泊持续补给型、汇水洼地持续渗漏补给型、河水渗漏补给型等4种模式得到补给。【结论】存在补给模式差异的原因在于青藏高原东部长期经受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其中内动力控制因素包括岩溶形成演化历史、地质构造和岩性组合;外动力控制因素主要包括气象、地形地貌和冰川运动。根据岩溶大泉水质和水量特征,提出3种开发利用方式:第一种为水质为Ⅰ~Ⅲ类水的岩溶泉,可直接扩大开发利用程度;第二种为微咸水,可与其他水源混合后适当开发利用;第三种为咸水,可适当改造作为旅游开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构造岩溶 地质安全风险调查评价 地下水 补给源 补给模式 岩溶水文地质 开发利用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型岩溶平原区岩溶塌陷脆弱性和开发岩溶地下水安全性评价——以广西黎塘镇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瑜 雷明堂 +2 位作者 蒋小珍 戴建玲 蒙彦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1-16,共6页
黎塘研究区塌陷脆弱性较高,为科学地开发该区的岩溶地下水,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本文针对黎塘镇塌陷的主控触发因素为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这一特点,采用现场实时监测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和室内塌陷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监... 黎塘研究区塌陷脆弱性较高,为科学地开发该区的岩溶地下水,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活需要,本文针对黎塘镇塌陷的主控触发因素为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这一特点,采用现场实时监测岩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和室内塌陷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监测结果与当地塌陷的临界条件进行对比来确定开发岩溶地下水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当前开采条件下,塌陷脆弱性分区与稳定分区并非完全重合:部分高脆弱和较高脆弱区,在目前开采条件下仍处于稳定状态,部分低脆弱区则处于危险状态,并为研究区十多年来塌陷的发育、分布特征所支持印证。据此认为,在塌陷脆弱性较高的地区未必就需要绝对禁止对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的开发应以不增加当地塌陷的频率、加剧当地岩溶塌陷的危害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黎塘 岩溶塌陷 脆弱性评价 岩溶地下水开发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断陷盆地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地下河水文动态特征与资源量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赵一 李衍青 +2 位作者 李军 刘鹏 蓝芙宁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4-332,共9页
本文对滇东断陷盆地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各地下河的水文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推断了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特征。根据岩性构造、地下河发育以及补径排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采用降雨入渗系数法和径流模数法对南洞岩溶地下水... 本文对滇东断陷盆地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各地下河的水文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推断了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特征。根据岩性构造、地下河发育以及补径排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采用降雨入渗系数法和径流模数法对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天然资源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为35610.7万m^(3)/a和33460.2万m^(3)/a。用枯季径流模数法对南洞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可采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为23407.3万m^(3)/a,其可开采资源量巨大。南洞地下河在没有天然补给量的情况下,120天消耗的调蓄量为4503.3万m^(3),南洞地下河日允许开采资源量为49.4万m^(3)/d。二号暗河建库蓄水条件下库区上游的日允许开采量为75.9万m^(3)/d,蓄水库容来源于工程设计,资源保证程度高。本次研究可为南洞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调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地下 岩溶地下水系统 水文动态特征 水资源评价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岩溶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珊 张彤 +4 位作者 李志军 张琦伟 孙晋炜 李志萍 刘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61,共4页
在分析北京市岩溶地下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岩溶水开发的战略地位。依据北京市岩溶水勘察评价最新成果,对岩溶水超采状况进行评价,以应急供水、储备保护为原则,提出岩溶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保... 在分析北京市岩溶地下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岩溶水开发的战略地位。依据北京市岩溶水勘察评价最新成果,对岩溶水超采状况进行评价,以应急供水、储备保护为原则,提出岩溶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保护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岩溶水是北京市的战略水源,2011年开采量3.54亿m3,超采0.89亿m3,规划2020年压减2011年开采量的42.1%,另外建设3处战略储备水源地,提高城市水资源储备水平,保障首都供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水资源 开发利用 评价 战略储备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邢台市城市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 被引量:8
5
作者 鲍其钢 孙芬花 乔光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2-25,共4页
邢台百泉岩溶盆地中赋存的岩溶地下水,是邢台市区及有关县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岩溶地下水具有补给快、循环周期短、水质好等特点,同时流域内污染源容易污染岩溶地下水。通过对岩溶区内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和水质评价,进一步... 邢台百泉岩溶盆地中赋存的岩溶地下水,是邢台市区及有关县市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岩溶地下水具有补给快、循环周期短、水质好等特点,同时流域内污染源容易污染岩溶地下水。通过对岩溶区内地下水系统特征分析和水质评价,进一步阐明在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时应遵循其自然特性进行合理开采,并提出保护岩溶区水源地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源地 岩溶地下水 水环境 水质评价 开发利用 邢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