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溶蚀作用下古岩溶盆地系统中介质场演化模拟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云
于青春
薛亮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与水资源系
-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7-101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208)
-
文摘
为了研究古岩溶盆地在溶蚀作用下碳酸盐岩油气储层介质场的演化规律,基于地下水渗流理论和碳酸盐溶蚀动力理论,用数值模型模拟了均质盆地和非均质盆地2种岩溶盆地含水系统发育过程。岩溶盆地含水系统演化过程中总伴随着裂隙差异溶蚀,不管均质盆地还是非均质盆地,都越来越非均质化,强溶蚀带集中在潜水位及优势裂隙附近,在侵蚀基准面和构造裂隙及层理等大裂隙处会形成高孔隙率、渗透率的良好储层。受介质场非均质化反作用,岩溶高地区潜水位随系统演化不断下降,潜水面处的强烈溶蚀随水位不断下切而使高地区改造成竖直裂隙发育的厚储层;坡地区水平径流活跃,易于形成水平裂隙发育的储层;平原区水位相对稳定,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大裂隙和侵蚀基准面处,但在大裂隙网内经溶蚀可形成局部高孔隙率储层。对比两子模型发现,在岩溶盆地含水系统中,主导渗流场都要经历由局部流场向二级流场、二级流场向全局流场的转变,前者发生在坡地区内部,后者发生在坡地区与平原区之间;流畅的渗流场转换更有利于介质场发育,受大裂隙网导水作用,非均质盆地比均质盆地更快捷、更顺利地实现主导流场升级,溶蚀作用更强烈,3 ka后非均质盆地比均质盆地的孔隙率增幅大34%。
-
关键词
岩溶含水系统演化
岩溶盆地
介质场演化
古岩溶
数值模拟
-
Keywords
evolution of karst aquifer
karst basin
evolution of flow field
palaeo-karst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P334.92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641.13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