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被引量:
91
1
作者
拜文华
吕锡敏
+1 位作者
李小军
魏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储层 ,关键技术是对古沟槽、古台地的识别。该区风化壳储层不发育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沉积相带不利 ;二是风化壳岩溶部位不利 ,属于岩溶洼地 ,溶蚀作用较弱 ,充填作用较强。鄂...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储层 ,关键技术是对古沟槽、古台地的识别。该区风化壳储层不发育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沉积相带不利 ;二是风化壳岩溶部位不利 ,属于岩溶洼地 ,溶蚀作用较弱 ,充填作用较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为地势平坦、向东开口的半封闭岩溶盆地 ,这就为该区古风化壳岩溶的发育创造了相对于其他全封闭盆地更好的条件。将岩溶盆地划分为谷地、台地、残丘、沟槽、浅洼 5种三级地貌单元类型 ,东部发育 3个水平岩溶带 ,第三水平岩溶带距夷平面 70~ 85m。根据观察结果及地下水的渗流规律 ,提出深潜流溶蚀带—深泉排水模式 ,为岩溶盆地风化壳储集体的发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溶蚀作用方式。岩溶盆地在中深埋藏期压释岩溶作用较强 ,有利于储集体孔渗的改善、上古生界烃类的带入、古台地边缘致密带的产生及圈闭的形成。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震及测井手段精细刻画了神木—榆林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 ,结果表明该地区古台地规模适中、古沟槽较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
岩溶
盆地
岩溶作用模式
古地貌
奥陶系
风化壳
潜流溶蚀带
压释水
岩溶
岩溶
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作用模式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23
2
作者
周江羽
吕海涛
+1 位作者
林忠民
吴冲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异常复杂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研究是当今储层沉积学和储层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前缘领域。塔河油田所处的阿克库勒凸起是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长期发育的一个古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多期次的构造抬升和...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异常复杂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研究是当今储层沉积学和储层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前缘领域。塔河油田所处的阿克库勒凸起是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长期发育的一个古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多期次的构造抬升和海平面变化影响,并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发育了一套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结合塔河油田岩溶作用的基本特点和勘探实践,建立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岩溶作用的3种基本模式,并分析了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作用模式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
被引量:
8
3
作者
舒鹏程
冯强汉
+4 位作者
许淑梅
池鑫琪
孔家豪
崔慧琪
马慧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5-1579,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顶部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以膏云岩为主的风化壳岩溶储层。通过偏光显微和超微扫描电镜深入观察了(含)膏云岩的孔隙类型及充填规律,分析了其岩溶作用特点,研究了以膏云岩为主的岩溶作用特征与传统碳酸...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顶部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以膏云岩为主的风化壳岩溶储层。通过偏光显微和超微扫描电镜深入观察了(含)膏云岩的孔隙类型及充填规律,分析了其岩溶作用特点,研究了以膏云岩为主的岩溶作用特征与传统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特征的区别,探讨了膏云岩发育区的岩溶作用模式。结果表明:硬石膏结核和石膏晶体以其强亲水性和远高于白云石、方解石的溶解度,极易率先吸水发生溶解形成组构选择性溶蚀孔隙,导致膏云岩层蜂窝状溶孔的形成。硬石膏的高溶解度和力学不稳定性使得研究区以膏云岩、白云岩和灰云岩互层的风化壳储层以膏模孔、扩溶膏模孔及与之伴生的胀缩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孔隙大小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岩性—(含)膏云岩和沉积微相—海平面低位期潮上带(含)膏云坪沉积是储层形成的先天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并因此直接导致(含)膏云岩储层的成层分布特征。表层膏云岩首先遭受淡水淋滤形成蜂窝状溶孔,多层成层分布膏云岩这种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风化壳内的岩溶水以弥散性渗透为主,这是膏云岩发育区岩溶作用特征和模式与碳酸盐岩产生重要差异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云岩
膏模孔
岩溶
特征
岩溶作用模式
马家沟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发育的物理化学模式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景波
岳应利
袁道先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根据大气降水化学成分和岩溶水化学成分的分析,认识到了陕西镇安、旬阳地区夏秋季岩溶水 H+ 与 H C O-3 含量高,岩溶作用活跃,冬春季的变化相反。根据该区及南桂林等地现代岩溶作用强弱变化规律,提出了补充的岩溶作用的物理...
根据大气降水化学成分和岩溶水化学成分的分析,认识到了陕西镇安、旬阳地区夏秋季岩溶水 H+ 与 H C O-3 含量高,岩溶作用活跃,冬春季的变化相反。根据该区及南桂林等地现代岩溶作用强弱变化规律,提出了补充的岩溶作用的物理化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变化
岩溶作用模式
物理化学
模式
岩溶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被引量:
91
1
作者
拜文华
吕锡敏
李小军
魏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92-298,共7页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勘探的核心问题是寻找储层 ,关键技术是对古沟槽、古台地的识别。该区风化壳储层不发育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沉积相带不利 ;二是风化壳岩溶部位不利 ,属于岩溶洼地 ,溶蚀作用较弱 ,充填作用较强。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古岩溶地貌为地势平坦、向东开口的半封闭岩溶盆地 ,这就为该区古风化壳岩溶的发育创造了相对于其他全封闭盆地更好的条件。将岩溶盆地划分为谷地、台地、残丘、沟槽、浅洼 5种三级地貌单元类型 ,东部发育 3个水平岩溶带 ,第三水平岩溶带距夷平面 70~ 85m。根据观察结果及地下水的渗流规律 ,提出深潜流溶蚀带—深泉排水模式 ,为岩溶盆地风化壳储集体的发育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溶蚀作用方式。岩溶盆地在中深埋藏期压释岩溶作用较强 ,有利于储集体孔渗的改善、上古生界烃类的带入、古台地边缘致密带的产生及圈闭的形成。综合利用地质、钻井、地震及测井手段精细刻画了神木—榆林地区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 ,结果表明该地区古台地规模适中、古沟槽较多 。
关键词
古
岩溶
盆地
岩溶作用模式
古地貌
奥陶系
风化壳
潜流溶蚀带
压释水
岩溶
岩溶
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palaeokarst
deep underground water current zone
compaction related released water karst
palaeokarst basin
the Ordos Basin
分类号
P544.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3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作用模式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23
2
作者
周江羽
吕海涛
林忠民
吴冲龙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西北分公司勘探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7-550,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重点科技攻关项目(P04026)
文摘
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异常复杂的非均质性,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研究是当今储层沉积学和储层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前缘领域。塔河油田所处的阿克库勒凸起是在前震旦系变质岩基底上长期发育的一个古隆起,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期多期次的构造抬升和海平面变化影响,并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发育了一套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结合塔河油田岩溶作用的基本特点和勘探实践,建立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岩溶作用的3种基本模式,并分析了岩溶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
岩溶作用模式
碳酸盐岩
奥陶系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karstification models carbonate Ordovician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分类号
TE12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
被引量:
8
3
作者
舒鹏程
冯强汉
许淑梅
池鑫琪
孔家豪
崔慧琪
马慧磊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海洋高等研究院/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中心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5-1579,共1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科研技术攻关项目(DSCQC-2019-370)。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马家沟组顶部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以膏云岩为主的风化壳岩溶储层。通过偏光显微和超微扫描电镜深入观察了(含)膏云岩的孔隙类型及充填规律,分析了其岩溶作用特点,研究了以膏云岩为主的岩溶作用特征与传统碳酸盐岩岩溶作用特征的区别,探讨了膏云岩发育区的岩溶作用模式。结果表明:硬石膏结核和石膏晶体以其强亲水性和远高于白云石、方解石的溶解度,极易率先吸水发生溶解形成组构选择性溶蚀孔隙,导致膏云岩层蜂窝状溶孔的形成。硬石膏的高溶解度和力学不稳定性使得研究区以膏云岩、白云岩和灰云岩互层的风化壳储层以膏模孔、扩溶膏模孔及与之伴生的胀缩微裂缝为主要储集空间,孔隙大小具有明显的自限性。岩性—(含)膏云岩和沉积微相—海平面低位期潮上带(含)膏云坪沉积是储层形成的先天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并因此直接导致(含)膏云岩储层的成层分布特征。表层膏云岩首先遭受淡水淋滤形成蜂窝状溶孔,多层成层分布膏云岩这种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风化壳内的岩溶水以弥散性渗透为主,这是膏云岩发育区岩溶作用特征和模式与碳酸盐岩产生重要差异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膏云岩
膏模孔
岩溶
特征
岩溶作用模式
马家沟组
Keywords
gypsodolomite
dissolution pores in anhydrite nodules and crystals
karst characteristics
karstification model
Majiagou Form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发育的物理化学模式
被引量:
3
4
作者
赵景波
岳应利
袁道先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
国土资源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出处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文摘
根据大气降水化学成分和岩溶水化学成分的分析,认识到了陕西镇安、旬阳地区夏秋季岩溶水 H+ 与 H C O-3 含量高,岩溶作用活跃,冬春季的变化相反。根据该区及南桂林等地现代岩溶作用强弱变化规律,提出了补充的岩溶作用的物理化学模式。
关键词
岩溶
变化
岩溶作用模式
物理化学
模式
岩溶
发育
Keywords
karst chang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ainwater
model in karst process
分类号
P642.25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岩溶盆地岩溶作用模式及古地貌精细刻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例
拜文华
吕锡敏
李小军
魏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
9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作用模式及控制因素
周江羽
吕海涛
林忠民
吴冲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作用模式
舒鹏程
冯强汉
许淑梅
池鑫琪
孔家豪
崔慧琪
马慧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岩溶发育的物理化学模式
赵景波
岳应利
袁道先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