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铌铁矿族矿物特征及其对岩浆-热液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飞 武广 +4 位作者 陈公正 张彤 李英雷 李士辉 师江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3-480,共18页
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大型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从深部的中粒花岗岩向上逐渐过渡为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记录了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为查明铌铁矿族矿物成分、结构变化及其与岩浆演化过程的耦合关系,文章对采自不同深度的3种... 大兴安岭南段维拉斯托大型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岩体从深部的中粒花岗岩向上逐渐过渡为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记录了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为查明铌铁矿族矿物成分、结构变化及其与岩浆演化过程的耦合关系,文章对采自不同深度的3种类型花岗岩(中粒花岗岩、石英斑晶不具雪球结构的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和具雪球结构的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中的铌铁矿族矿物进行了详细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元素面扫工作。维拉斯托矿床铌铁矿族矿物主要为铌铁矿,发育渐变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Ta含量增加,且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和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铌铁矿族矿物边部的铌铁矿、铌锰矿相较于幔部和核部的铌铁矿,其Ta含量具有明显的组分间隔;铌铁矿族矿物Mn/(Fe+Mn)原子比具有多种演化趋势,与分离结晶的矿物相和流体交代作用有关。中粒花岗岩和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中的铌铁矿结晶于岩浆阶段,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中的铌铁矿族矿物结晶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其中,斑状细粒富云母碱长花岗岩铌铁矿边部Ta含量增加与铁锂云母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关,斑状细粒碱长花岗斑岩铌铁矿族矿物边部Ta含量的突变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水硅酸盐液体中Ta溶解度的增加有关。斑状细粒碱长花岗岩石英斑晶中共生的熔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表明,石英斑晶的雪球结构形成于熔-流体共存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出溶的富钨流体交代铌铁矿族矿物在其边部形成富铌钽的黑钨矿,并导致边部铌铁矿族矿物中的Mn含量增加。铌铁矿族矿物结构和成分的连续变化可以用来示踪岩浆-热液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铌铁矿族矿物 花岗质岩浆分离结晶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维拉斯托稀有金属-锡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尔哲超大型稀有稀土矿床成矿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武斌 牛贺才 +3 位作者 单强 罗勇 于学元 裘愉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24-2932,共9页
巴尔哲矿床中的矿化和非矿化碱性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均为微斜长石、石英、钠闪石和钠长石,但其相对含量及颗粒大小明显不同,且两类岩石中包裹体的组成特征及锆石的结晶习性也有显著差异。主量元素分析显示,矿化与非矿化碱性花岗岩均以... 巴尔哲矿床中的矿化和非矿化碱性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均为微斜长石、石英、钠闪石和钠长石,但其相对含量及颗粒大小明显不同,且两类岩石中包裹体的组成特征及锆石的结晶习性也有显著差异。主量元素分析显示,矿化与非矿化碱性花岗岩均以富硅、富碱、贫镁和钙为特征,为较典型的非造山A型花岗岩。尽管矿化碱性花岗岩中K_2O和Na_2O的含量均没有明显的增加,但其Na+K/Al、Na_2O+K_2O/CaO、FeO~*/MgO及K_2O/MgO等岩石化学参数与非矿化碱性花岗岩明显不同。在矿化碱性花岗岩中除了矿化的稀土元素及Nb、Zr强烈富集外,U、Th及Y也明显富集,而Ba、Sr、P、Eu和Ti表现为强烈的亏损。在非矿化碱性花岗岩中除了大离子亲石元素Rb略有富集外,稀土元素、Nb、Zr、U、Th、Ta及Y并无明显富集,虽然Sr、P、Eu和Ti也表现为亏损,但与矿化碱性花岗岩相比其亏损程度明显降低。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矿化碱性花岗岩不可能是非矿化碱性花岗岩硅化和钠长石化作用的产物,二者应是同一岩浆体系不同演化阶段熔体固结的产物。K/Rb、Rb/Sr及δEu等地球化学参数显示,矿化碱性花岗岩是高演化A型花岗质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哲 稀有稀土元素 矿化与非矿化碱性花岗岩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尔哲超大型稀有稀土矿床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牛贺才 单强 +2 位作者 罗勇 杨武斌 于学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149-2154,共6页
巴尔哲矿床是一个超大型稀有稀土多金属矿床,它受巴尔哲碱性花岗岩体(株)控制,稀有稀土矿体分布在巴尔哲岩体上部的钠长石碱性花岗岩中。本文在钠长石碱性花岗岩的石英中发现了大量的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激光拉曼光... 巴尔哲矿床是一个超大型稀有稀土多金属矿床,它受巴尔哲碱性花岗岩体(株)控制,稀有稀土矿体分布在巴尔哲岩体上部的钠长石碱性花岗岩中。本文在钠长石碱性花岗岩的石英中发现了大量的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激光拉曼光谱和显微测温研究。与一般含盐类晶体矿物的三相流体包裹体不同,巴尔哲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的晶体不是盐类矿物,而是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同时,该类包裹体内还广泛分布着稀土碳酸盐矿物。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的发现从微观角度揭示了巴尔哲含矿钠长石碱性花岗岩的形成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并为阐述巴尔哲岩体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提供了新思路。稀土碳酸盐矿物在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中广泛地分布则充分说明,巴尔哲碱性花岗岩演化到岩浆—热液过渡阶段体系内的稀土元素已经达到足以形成独立稀土矿物的富集程度,其稀土元素矿化受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哲超大型矿床 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 碱性花岗岩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稀有稀土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花岗岩与成矿作用若干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被引量:21
4
作者 华仁民 王登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5-175,共11页
借着对张旗先生两篇文章提出进一步质疑的机会,文章阐述了与花岗岩有关成矿作用的若干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国内外矿床学界对某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认为花岗岩浆从形成起到最后固结成岩,必然经历了一定的演化过程,花岗岩浆的分异演... 借着对张旗先生两篇文章提出进一步质疑的机会,文章阐述了与花岗岩有关成矿作用的若干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以及国内外矿床学界对某些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认为花岗岩浆从形成起到最后固结成岩,必然经历了一定的演化过程,花岗岩浆的分异演化,可以形成富含水和其他挥发组分的残余岩浆,出现晶体、熔体、流体三相共存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并最终分泌出热液(岩浆水)。中国华南尤其是南岭地区钨锡铋钼锂铍铌钽等稀有金属的大规模成矿作用正是与该地区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文章强调了花岗岩类与钨锡等成矿作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成因关系,并重申了"成矿母岩"、"含矿岩体"等术语在矿床学研究及指导找矿勘查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指出"金铜和钨锡可以伴生"是大量矿床所反映的、因此也是必须尊重的基本地质事实,而不是依据了什么理论。文章最后认为,关于成矿作用问题的任何讨论和争鸣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地质事实、尊重矿床学基本概念和尊重矿床学领域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花岗岩 岩浆演化 成矿作用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含矿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黑钨矿与石英等多种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红外显微测温对比研究——以江西西华山石英脉钨矿床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惠兰 常海亮 +3 位作者 谭靖 李芳 张春红 周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5-940,共16页
西华山钨矿床是一个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大脉型钨矿床。已有百余年的开采史。但在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认识。作者利用红外显微镜及其它相关设备,对西华山矿床不同中段样品中的黑钨矿、锡石、绿柱石、黄铁矿... 西华山钨矿床是一个产于燕山期花岗岩中的大脉型钨矿床。已有百余年的开采史。但在矿床成矿条件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一直存在不同认识。作者利用红外显微镜及其它相关设备,对西华山矿床不同中段样品中的黑钨矿、锡石、绿柱石、黄铁矿、闪锌矿、石英和萤石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蚀变花岗岩中造岩石英只见次生气液包裹体,晶洞水晶中只有原生包裹体,而云英岩石英中原生、次生包裹体均较发育。黑钨矿中以原生气液包裹体为主,在早期结晶的黑钨矿中还有较多的硅酸盐熔融包裹体,而晶洞中的黑钨矿和水晶一样——只有原生气液包裹体。绿柱石中除了硅酸盐包裹体外,主要是气液包裹体(多为次生)。其它锡石、黄铁矿、闪锌矿和萤石等都只有气液包裹体(原生或次生)。研究结果表明,西华山钨矿床的初始成矿流体是一种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尔后才演变成单一的热水溶液,在这一过程中黑钨矿、黄铁矿、闪锌矿、萤石和石英等矿物不断晶出。矿床总的成矿温度大致为700-200℃,压力约为160-200MPa。各种气液包裹体的盐度主要为5.0%-10%NaCleqv。文中还对这些数据的地质意义以及对脉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数据解释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脉型钨矿床 红外显微镜 熔融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 显微测温 江西西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