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外海域岩心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量:5
1
作者 董爱国 翟世奎 +2 位作者 Zabel Matthias 于增慧 褚忠信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4,共8页
对长江口外海域Y16站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和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137Cs测定了年龄。结果表明,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3段:1966年之前、1967—198... 对长江口外海域Y16站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和粒度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137Cs测定了年龄。结果表明,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在垂向上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根据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分为3段:1966年之前、1967—1989年和1990—2006年。R型因子分析表明,影响该岩心沉积物中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陆源物质供给。另外,生物沉积作用和人为污染对部分元素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在前两个阶段主要与流域自然过程相联系,在后一阶段(1990—2006年)人为污染对沉积物中Pb和Zn元素含量的变化有所影响,但这种影响在长江大量输沙的背景下被明显减少。目前,由于长江输沙量的大幅下降(2006年长江输沙量仅为0.85亿t)以及人为污染影响程度的增强(煤、石油燃料消耗的持续增加以及工业的持续发展),未来长江口海域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沉积物 重金属 地球化学 人为污染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岩心放射性核素的γ谱测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广山 陈敏 +2 位作者 黄奕普 夏小明 李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69-674,共6页
用 HPGeγ谱仪测定了海洋沉积物岩心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4 0 K、2 10 Pb、2 2 6Ra、2 2 8Ra、2 2 8Th、2 38U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13 7Cs.进行了不同体积样品的效率刻度 .对所用直径 75mm、高度 5~ 4 5mm柱形样品几何条件 ,14种能量的 γ射... 用 HPGeγ谱仪测定了海洋沉积物岩心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4 0 K、2 10 Pb、2 2 6Ra、2 2 8Ra、2 2 8Th、2 38U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13 7Cs.进行了不同体积样品的效率刻度 .对所用直径 75mm、高度 5~ 4 5mm柱形样品几何条件 ,14种能量的 γ射线 ,用 2次多项式拟合效率随样品高度变化的相关系数 R2 好于0 .98.用内插的不同样品高度的效率值 ,进行了 4 6.5~ 1460 .5ke V能区 5~ 4 5mm高度样品的效率刻度 .测量了一些沉积物岩心并就其中的一个柱样中 4 0 K、2 10 Pb、2 2 6Ra、2 2 8Ra、2 2 8Th、2 38U和 13 7Cs的深度分布及其所揭示的海洋学意义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岩心 天然放射性核素 效率制度 γ谱测定 海洋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兴化湾外近海沉积物岩心放射性核素分布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冬梅 徐茂泉 +2 位作者 刘广山 李超 许文彬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220-223,共4页
用γ谱方法测定了采集自福建兴化湾外近海两个沉积物岩心中的放射性核素,探测到的核素为^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238U,讨论了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用^210Pb过剩方法估算了两个采样站位所在海域的沉... 用γ谱方法测定了采集自福建兴化湾外近海两个沉积物岩心中的放射性核素,探测到的核素为^40K,^137Cs、^210Pb、^226Ra、^228Ra、^228Th;^238U,讨论了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特征,用^210Pb过剩方法估算了两个采样站位所在海域的沉积速率。发现两个站位的沉积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原因是两个站位所在海区具有不同的海洋动力环境,从而使沉积物具有不同的物质构成。本文比较了两个岩心中放射性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反映的沉积环境的特征,证明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与海区海洋环境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湾 沉积物岩心 放射性核素 核素分布 近海 福建 垂直分布特征 ^210PB ^137CS ^226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兴化湾、九龙江河口和东山湾潮间带沉积物岩心碘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纪丽红 刘广山 +2 位作者 李超 陈志刚 黄奕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7-183,共7页
用碱熔法处理样品,水沥取,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了采集自福建省兴化湾、九龙江河口和东山湾3个海湾潮间带沉积物岩心的碘分布。兴化湾、九龙江河口和东山湾3岩心中的碘含量分别为2.5~43.7,17.3~39.6和11.3~29.1mg/kg。3个沉积物岩心中的... 用碱熔法处理样品,水沥取,用分光光度法测量了采集自福建省兴化湾、九龙江河口和东山湾3个海湾潮间带沉积物岩心的碘分布。兴化湾、九龙江河口和东山湾3岩心中的碘含量分别为2.5~43.7,17.3~39.6和11.3~29.1mg/kg。3个沉积物岩心中的碘含量稍高于福建省的土壤的碘含量,与我国海域的沉积物碘含量在同一水平,但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开阔海域沉积物的碘含量。兴化湾和东山湾沉积物中的碘与有机碳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九龙江河口采集的岩心中的碘与有机物碳含量的相关性较差。推测海洋源的沉积物碘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较好,而陆源沉积物的碘与有机碳含量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岩心 潮间带 有机碳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化湾西岸潮间带沉积物岩心放射性核素分布与沉积速率 被引量:5
5
作者 纪丽红 李超 刘广山 《海洋学研究》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2007年8月31日采集于福建兴化湾西岸的潮间带沉积物岩心样品,用γ谱方法测量了其放射性核素含量,对岩心中核素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估算了研究区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探讨了沉积物的物源,结果表明:(1)^238U、^228Th、^22... 利用2007年8月31日采集于福建兴化湾西岸的潮间带沉积物岩心样品,用γ谱方法测量了其放射性核素含量,对岩心中核素的分布及其成因进行了讨论,估算了研究区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探讨了沉积物的物源,结果表明:(1)^238U、^228Th、^228Ra、^226Ra、^210Pb、^137Cs和^40K的含量分别为35.0~60.6、52.6~69.3、49.0466.5、22.7~36.2、26.3~84.8、0.5~1.3和775~831 Bq/kg;(2)用^238U、^226Ra、^137Cs和^40K作为示踪剂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兴化湾潮间带沉积物主要源于邻近的福州和莆田地区的土壤,所占比率分别为54%和46%;(3)用^210Pbex和^137Cs方法估算得兴化湾西岸潮间带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38cm/a和0.36cm/a。岩心中^210Pbex分布表明,自20世纪末,研究区潮间带沉积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沉积物岩心 放射性核素 沉积速率 兴化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中^(238)U和^(40)K的测定及深度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俊畅 夏良树 +5 位作者 麻卓然 曹修齐 黄炎傲 王凤蝶 彭安国 刘广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8-973,共6页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6个来自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的^(238)U和^(40)K,获得结果如下:^(238)U的放射性活度变化范围为(13.87±1.73)—(46.63±3.08)Bq·kg-1,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9.30±1.72)—(43.19±3.06)Bq·k...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6个来自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的^(238)U和^(40)K,获得结果如下:^(238)U的放射性活度变化范围为(13.87±1.73)—(46.63±3.08)Bq·kg-1,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9.30±1.72)—(43.19±3.06)Bq·kg-1;^(40)K的放射性活度变化范围为(147.37±8.13)—(569.35±11.11)Bq·kg-1,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59.32±6.51)—(471.30±9.16)Bq·kg-1.与其他海域比较发现,本研究海域的^(238)U活度范围及平均值与其他海域比较接近,而^(40)K的活度范围与平均值则比其他海域要稍低点.这两个核素的深度变化趋势均随深度的增加有微弱的增大、减小或不明显变化的3种类型,相比较而言,^(40)K随深度的变化幅度不如^(238)U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可能是沉积物组成、水动力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岩心 Γ能谱 深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228Ra和228Th的深度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劲 吴雨田 +4 位作者 邓爽 刘敏 刘广山 肖静水 彭安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72-2278,共7页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6个来自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的228Ra和228Th.测定结果如下:228Ra的放射性比活度变化范围为(15.73±1.00) Bq·kg-1至(44.35±1.69) Bq·kg-1,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7.86±0.98) Bq·kg-1至(3...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6个来自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的228Ra和228Th.测定结果如下:228Ra的放射性比活度变化范围为(15.73±1.00) Bq·kg-1至(44.35±1.69) Bq·kg-1,平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7.86±0.98) Bq·kg-1至(39.78±1.76) Bq·kg-1;228Th的放射性比活度变化范围为(13.62±0.67) Bq·kg-1至(49.21±1.05) Bq·kg-1,平均值的变化范围(17.30±0.55)Bq·kg-1至(42.89±0.99) Bq·kg-1.与其他海域比较发现,本研究海域的228Ra和228Th比活度及平均值比其他大部分海域稍低.比较6个岩心的结果发现,228Ra和228Th的变化范围基本相同,同时深度变化趋势也非常一致,表明在该研究海域,228Ra和228Th在不同深度处都基本上达到了放射性平衡,没有明显的过剩228Ra存在.这两个核素的深度变化趋势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随深度的增加有一个微弱的增加趋势,但在中间深度处有一个突然减小的变化;二是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但有两个岩心在最深层段出现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能谱 放射性核素 沉积物岩心 深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印度洋中脊轴部裂谷(49.58°E)沉积物岩心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永金 陶春辉 +2 位作者 梁锦 廖时理 杨伟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目前有关西南印度洋中脊沉积物的研究多集中在洋脊翼表层沉积物,对洋脊轴部裂谷沉积物的研究较匮乏,制约了对该区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深入认识。针对大洋49航次在洋脊轴部裂谷(东经49.58°)获取的沉积物岩心(GC03)进行了全... 目前有关西南印度洋中脊沉积物的研究多集中在洋脊翼表层沉积物,对洋脊轴部裂谷沉积物的研究较匮乏,制约了对该区沉积物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深入认识。针对大洋49航次在洋脊轴部裂谷(东经49.58°)获取的沉积物岩心(GC03)进行了全岩样品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和Y(REY)含量测试分析,探讨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GC03岩心样品富Ca O、LOI(烧失量)和Sr,指示以钙质生物沉积占主导,并混有玄武岩碎屑。稀土元素总量(ΣREY)低,平均为54.3×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Ce和Eu显著负异常特征。其中L2层(83~87 cmbsf)富集Cu、Zn、Fe、Co等金属元素及较低的100*Al/(Al+Fe+Mn)值,揭示存在热液组分输入。Ceanom值与微量元素V/(V+Ni)-U/Th判别指标指示,研究区总体为偏氧化环境,部分层位显示还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印度洋中脊 沉积物岩心 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钻探设备“MeBo”:海底沉积物岩心的遥控回收 被引量:1
9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沉积物岩心 钻探设备 回收 海底 遥控 取心技术 深海沉积物 调查船 研制成功 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西海岸门格洛尔(Mangalore)滨外内陆架沉积物岩心的上升流记录
10
作者 A.C.Narayana 陈秀澄 《海洋地质动态》 1997年第11期19-21,共3页
印度西海岸门格洛尔(Mangalore)滨外内陆架沉积物岩心的上升流记录A.C.Narayana等沉积柱中保存的上升特征已得到各大洋主要上升区域的资料所证明(PrelWL等,1980;DivakarNaiduP等,1... 印度西海岸门格洛尔(Mangalore)滨外内陆架沉积物岩心的上升流记录A.C.Narayana等沉积柱中保存的上升特征已得到各大洋主要上升区域的资料所证明(PrelWL等,1980;DivakarNaiduP等,1996)。沿印度西部陆架观察到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架 沉积物岩心 上升流 滨外海 上升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谱测定^(230)Th和^(231)Pa的深海沉积物沉积速率与古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广山 黄奕普 +1 位作者 彭安国 蔡毅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53-160,共8页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一个采集自东太平洋的沉积物岩心的^(230)Th和^(231)Pa。对其深度分布规律及其所揭示的海洋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用^(230)Th_(ex)、^(231)Pa_(ex)和^(231)Pa_(ex)/^(230)Th_(ex)法计算得到完全一致的沉积速率,平均值为...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一个采集自东太平洋的沉积物岩心的^(230)Th和^(231)Pa。对其深度分布规律及其所揭示的海洋学意义进行了研究,用^(230)Th_(ex)、^(231)Pa_(ex)和^(231)Pa_(ex)/^(230)Th_(ex)法计算得到完全一致的沉积速率,平均值为1.6 mm/ka。用^(231)Pa_(ex)/^(230)Th_(ex)比值法研究了100 ka时间尺度海洋输出生产力的变化,给出60~80 ka BP期间研究海域有高的输出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岩心 γ谱方法 230Th和231Pa测年 古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鸟岛东南部海域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稀土资源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忠荣 马维林 +1 位作者 张霄宇 任江波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5-214,共10页
为了深入了解南鸟岛东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和稀土元素富集情况,对大洋40航次在该区获取的深海沉积物岩心进行了主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为典型的深海黏土沉积。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 为了深入了解南鸟岛东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物质来源及其沉积环境和稀土元素富集情况,对大洋40航次在该区获取的深海沉积物岩心进行了主量、微量以及稀土元素含量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为典型的深海黏土沉积。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模式及La/Yb、La/Tb等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物源受陆源物质主导,同时海山玄武岩及其风化产物与硅质沉积也有一定的贡献;结合δCe值与微量元素相关比值分析,研究区总体为稳定的偏氧化环境;区域内稀土元素富集主要受生物磷酸盐控制,并同时受到铁锰氧化物的影响;受陆源物质沉积作用的广泛影响,区域内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偏低,但随深度增加,稀土元素富集程度规律性渐次升高。根据CaO/P2O5-w(ΣREY)相关性非线性拟合,推测在710 cm以下深度可能有富稀土元素深海沉积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鸟岛东南部海域 沉积物岩心 稀土资源 物质来源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沙海域沉积物^(226)Ra和^(210)Pb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爽 刘劲 +4 位作者 吴雨田 肖静水 刘广山 李超 彭安国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35-2543,共9页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6个来自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的226Ra与210Pb,研究结果表明,226Ra的活度变化范围为(8.81±0.96)—(38.51±0.73)Bq·kg^(−1);210Pb的活度变化范围为(17.2±1.87)Bq·kg^(−1)至(143.28±3.31)... 用HPGeγ谱方法测定了6个来自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的226Ra与210Pb,研究结果表明,226Ra的活度变化范围为(8.81±0.96)—(38.51±0.73)Bq·kg^(−1);210Pb的活度变化范围为(17.2±1.87)Bq·kg^(−1)至(143.28±3.31)Bq·kg^(−1)。226Ra和210Pb核素含量随岩心深度的增加总体上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但在其中两个站位,226Ra的含量变化随着岩心深度增加先微弱增加,然后再逐渐减小。比较这6个岩心中226Ra与210Pb的活度发现,226Ra活度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210Pb活度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大,且226Ra与210Pb没有达到放射性平衡,有着明显的过剩210Pb(210Pbex)。由岩心中210Pbex的垂直分布计算了这6个岩心中的沉积速率,其变化范围为0.270—0.652 cm·a^(−1)。不同站位沉积速率的大小反映了陆源碎屑输入和生源碎屑输入对该海区沉积过程的影响。同时,在南沙海区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底栖生物的生物扰动和水流也是影响沉积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Γ能谱 沉积物岩心 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32)Si测年方法研究
14
作者 詹晓青 李超 +2 位作者 贾磊 张金鹏 刘广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74,共12页
天然^(32)Si是宇宙射线成因的,随着降水进入湖泊或海洋,被硅质生物摄取后最终存在于生物硅中。^(32)Si来源单一,生产速率相对恒定,半衰期为150 a,可测年的时间尺度为100~1 000 a,是该时间尺度最合适的测年核素,填补了百年到千年时间尺... 天然^(32)Si是宇宙射线成因的,随着降水进入湖泊或海洋,被硅质生物摄取后最终存在于生物硅中。^(32)Si来源单一,生产速率相对恒定,半衰期为150 a,可测年的时间尺度为100~1 000 a,是该时间尺度最合适的测年核素,填补了百年到千年时间尺度测年方法的空白。本文建立了海洋沉积物^(32)Si的测量方法,主要步骤为:(1)样品前处理;(2)生物硅的分离与纯化;(3)生物硅样品中磷的分离与纯化;(4)^(32)P的制样与β计数测量。全程通过硅钼蓝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监测实验过程硅和磷的损失情况,对南沙海域采集的沉积物岩心进行研究,得到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32)Si的平均活度为16.60 mBq/kg,范围值为8.39~33.34 mBq/kg;^(32)Si在SiO_2中的平均比活度为0.356 Bq/kg,^(32)Si的核素丰度平均值为1.29×10^(-16 )(^(32)Si/SiO_2);根据岩心^(32)Si活度估算得深水区(水深1 335~1 537 m)和浅水区(121~141 m)岩心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106 cm/a、0.191 cm/a;根据^(32)Si活度计算^(32)Si的平均沉降通量为2.14×10^(-6 )Bq/(cm^2·a),与参考文献的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Si 生物硅 年代测定 南沙海域 沉积物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00年来云南洱海沉积记录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振克 吴瑞金 +3 位作者 沈吉 潘红玺 夏威岚 吴艳宏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5,共5页
对云南洱海湖泊岩心沉积物进行了多环境指标的分析 ,建立了近 2 0 0 0 a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序列 :气候演化具有暖干、冷湿交替的组合特点 ,不同于东亚季风区黄土沉积记录的冷干 -暖湿气候组合特征。一些特征气候阶段如中世... 对云南洱海湖泊岩心沉积物进行了多环境指标的分析 ,建立了近 2 0 0 0 a来云南洱海流域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序列 :气候演化具有暖干、冷湿交替的组合特点 ,不同于东亚季风区黄土沉积记录的冷干 -暖湿气候组合特征。一些特征气候阶段如中世纪温暖期、小冰期气候特征在洱海湖泊沉积记录中均有反映。洱海湖泊沉积记录的暖干 -冷湿气候交替变化规律反映了西南季风影响下的气候演化特征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 气候变化 洱海 云南 岩心沉积物 古气候 环境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州湾铅-210比活度的分布模式及百年尺度的沉积速率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运令 汪亚平 +2 位作者 高建华 贾建军 夏小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93,共11页
2006年6月在胶州湾采集柱状岩心并对岩心沉积物中铅-210比活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铅-210沿岩心的垂向分布具有两段、三段模式和异常的多段、倒置模式等。基于铅-210的CIC(constant initial concentration)计年模式和铯-137时标,... 2006年6月在胶州湾采集柱状岩心并对岩心沉积物中铅-210比活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铅-210沿岩心的垂向分布具有两段、三段模式和异常的多段、倒置模式等。基于铅-210的CIC(constant initial concentration)计年模式和铯-137时标,并且结合历史海底地形对比,计算出近百年来胶州湾海域的现代沉积速率为1.49~24.96 mm/a,沉积通量为0.17~2.62 g/(cm2.a)。除沧口水道末端个别区域外,胶州湾多数区域(包含水道)的沉积速率较低,量级为100mm/a,湾内水道主要呈现出微淤甚至侵蚀,表明近百年来胶州湾沉积环境相对稳定,在可作为航道资源的湾内水道并未出现显著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沉积物 铅-210测年 沉积速率 航道资源 胶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0)Pb法测定东海大陆架现代沉积速率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汉阳 苏贤泽 +2 位作者 余兴光 曾宪章 许丕安 《台湾海峡》 CAS 1982年第2期30-40,共11页
一、前言自从七十年代初期(Krishnaswami等,Koide等)。210Pb法首次用于测定湖泊和海洋沉积速率以来,它已成功地用于湖泊、河口、峡湾、潮间带、大陆架和大陆斜坡等不同环境的沉积作用研究(Bruland,Robbins,)。在实际应用中,210Pb法与纹... 一、前言自从七十年代初期(Krishnaswami等,Koide等)。210Pb法首次用于测定湖泊和海洋沉积速率以来,它已成功地用于湖泊、河口、峡湾、潮间带、大陆架和大陆斜坡等不同环境的沉积作用研究(Bruland,Robbins,)。在实际应用中,210Pb法与纹泥法,树木年轮法,孢粉法及某些放射胜同位素法一样,已被证实是一种较可靠的测年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近百年内现代沉积速率的测定。测定沉积物年龄的210Pb法不仅在近代沉积作用的研究方面,而且在解释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近代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方面均有显著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含水量 含水率 现代沉积速率 孔隙率 孔隙度 岩心沉积物 东海大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霍次克海东南部OS03-1岩心重矿物分布特征及物质来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昆山 石学法 +2 位作者 吴永华 邹建军 姜晓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7-185,共9页
对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科学院隆起区OS03-1岩心碎屑重矿物及火山灰层进行了详细分析。岩心重矿物以紫苏辉石、绿帘石和普通角闪石为主,特征矿物为钛磁铁矿和普通辉石,矿物特征表明本岩心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冰筏搬运(陆源)和火山喷发。陆源物... 对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科学院隆起区OS03-1岩心碎屑重矿物及火山灰层进行了详细分析。岩心重矿物以紫苏辉石、绿帘石和普通角闪石为主,特征矿物为钛磁铁矿和普通辉石,矿物特征表明本岩心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冰筏搬运(陆源)和火山喷发。陆源物质大部分来源于鄂霍次克海西部和北部地区,少量来自堪察加半岛冰川携带沉积物;火山物质则来源于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的火山喷发产物。在岩心中识别出3个火山灰层,各种证据表明火山灰层1与已知的K2火山灰层相同,形成年代为26ka BP;火山灰层3具有明显火山物质与陆源物质混合特征,而火山灰层2则只能通过碎屑矿物的含量特征来判定,外在颜色不明显,已经明显的被陆源物质所稀释。研究表明,碎屑矿物组分参数可以有效地指示物质来源,也是识别火山灰层存在(特别是被陆源物质稀释)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霍次克海 岩心沉积物 重矿物 火山灰层 物质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MD756岩心有孔虫之碳氧同位素记录
19
作者 洪阿实 陈承惠 +1 位作者 张维林 蓝东兆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本文报道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MD756岩心晚更新世沉积物内有孔虫Neogloboqudrina.dutertrei(d'Orbigny)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整个岩心的同位素变化幅度,对氧约为1.1‰,对碳约为1.3‰。同位素古温度最高27.5℃,氧同位素期为第1... 本文报道了台湾海峡西部海域MD756岩心晚更新世沉积物内有孔虫Neogloboqudrina.dutertrei(d'Orbigny)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整个岩心的同位素变化幅度,对氧约为1.1‰,对碳约为1.3‰。同位素古温度最高27.5℃,氧同位素期为第1阶,相当于冰后期;最低22.2℃,氧同位素期为第2阶,相当于晚武木冰期。全新世前期平均温度为26.1℃,比晚更新世晚期平均温度(24.2℃)高出1.9℃,这与由孢粉组合反映的晚武木冰期温凉略干、冰后期暖热潮湿的气候特点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有孔虫 沉积物岩心 台湾海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冰洋独特的变质沉积岩碎屑:是Alpha海岭的原地产物还是来自2.6Ma之前的浮冰搬运?
20
作者 David L Clark 周立君 《海洋地质动态》 2001年第8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北冰洋 变质沉积 浮冰 搬运作用 古生代 中生代 岩心沉积物 氩同位素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