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岩心技术在页岩弹性模量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玉亮 范翠杰 +2 位作者 谢安 齐洪岩 杨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弹性模量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寻找甜点的一项重要参数,也是直接决定水力压裂效果的重要指标。由于页岩通常具有极高的脆性,很难通过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方法来测定其弹性力学特征。为进行弹性模量预测,采用最新的数字岩石物理手段,结合扫描电... 弹性模量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寻找甜点的一项重要参数,也是直接决定水力压裂效果的重要指标。由于页岩通常具有极高的脆性,很难通过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方法来测定其弹性力学特征。为进行弹性模量预测,采用最新的数字岩石物理手段,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页岩矿物质组分定量确定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等方法,通过模拟页岩数字岩心在线弹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的响应过程,计算出页岩数字岩心的有效弹性参数,并通过对不同尺寸计算区域的模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此方法的取样代表性。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测井数据比对也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弹性模量 数字岩心分析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张东地区低渗储层黏土矿物分析及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景海权 张烈辉 +2 位作者 赵连水 林伶 徐冰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0-112,141,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注水压力高、产量低的问题,采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区块的黏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黏土矿物类型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 针对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目前注水压力高、产量低的问题,采用岩心分析技术和岩心驱替实验,对该区块的黏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和敏感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区块黏土矿物类型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和绿泥石4种;产状主要为架桥状和薄膜状,且储层属于中等黏土矿物储层;在开发过程中,储层表现出中等偏弱速敏、强水敏、强酸敏和强碱敏的特点。对张东地区以后的开发过程提出了一些生产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张东地区 低渗透油藏 岩心分析技术 黏土矿物 敏感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油分布的微观特征及其可动用程度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立辉 夏惠芬 +3 位作者 韩培慧 曹瑞波 孙先达 张思琪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前微观剩余油定量表征研究存在宏观与微观分析结果差距大、图像不清晰、分析方法相对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岩心驱油实验、冷冻制片技术、岩心荧光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驱替方式、岩心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 目前微观剩余油定量表征研究存在宏观与微观分析结果差距大、图像不清晰、分析方法相对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岩心驱油实验、冷冻制片技术、岩心荧光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驱替方式、岩心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可动用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心注入端、中间端、采出端的剩余油比例依次升高。水驱后剩余油以自由态和束缚态为主,合计占比为93.65%,半束缚态只占6.35%。聚合物驱对簇状、粒间吸附状、孔表薄膜状、角隅状剩余油作用明显。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比例较高的是粒间吸附状、颗粒吸附状和孔表薄膜状。荧光分析与岩心驱油实验结果差别很小,验证了分析结果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荧光分析技术 微观剩余油 分布特征 可动用程度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