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东德水电站左岸地下电站小夹角陡倾岩层主厂房开挖支护技术
1
作者 唐艳青 邢海燕 +1 位作者 张超 罗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8,共5页
从地下厂房布置与地质条件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地下厂房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与成效,重点研究小夹角陡倾岩层下开挖分层与爆破方式优化、仰角锚索施工技术创新、直立隔墙对穿锚固技术优化、直立高边墙挖空率与围岩稳定的关系等问题,运用... 从地下厂房布置与地质条件的关系出发,阐述了地下厂房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与成效,重点研究小夹角陡倾岩层下开挖分层与爆破方式优化、仰角锚索施工技术创新、直立隔墙对穿锚固技术优化、直立高边墙挖空率与围岩稳定的关系等问题,运用数据统计对比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优化创新技术对土建工程洞室布置、开挖与支护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角陡倾岩层 薄层光爆 仰角锚索 挖空率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机双滚刀在复合地层中破岩机理 被引量:4
2
作者 连继业 王绪湘 +2 位作者 朱海平 张刚 杨雪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340-5347,共8页
针对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复合地层地质条件,着重研究了盾构机双滚刀在该地层中的破岩机理。研究了在复合地层中双滚刀的最优刀间距以及不同岩层之间夹角对破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刀间距从88 mm增大到112 mm,滚刀受到平均法向力和平均... 针对华南地区广泛存在的复合地层地质条件,着重研究了盾构机双滚刀在该地层中的破岩机理。研究了在复合地层中双滚刀的最优刀间距以及不同岩层之间夹角对破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刀间距从88 mm增大到112 mm,滚刀受到平均法向力和平均滚动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稍微增大的趋势,平均法向力与平均滚动力的比值在10~15;并且比能值先迅速减小,然后缓缓增大,刀间距/贯入度在25附近时比能值达到最小。双滚刀所受到的平均法向力与平均滚动力随着岩层夹角从15°增大到90°,呈现先减小后迅速增大的趋势;在45°左右夹角时,滚刀受到的力减小到最小。研究结果对复合地层中盾构机的破岩掘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刀间距 双滚刀 复合地层 岩层夹角 破岩机制 破岩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勘察时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判定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芳芳 邓睿 +1 位作者 宋章 丁文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07,共5页
基于对顺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路堑边坡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不同岩性岩层结构面综合内摩擦角、岩层倾角、岩层厚度等方面对地质勘察时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判定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是路堑边坡... 基于对顺层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从路堑边坡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不同岩性岩层结构面综合内摩擦角、岩层倾角、岩层厚度等方面对地质勘察时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初步判定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是路堑边坡稳定性的首要判定条件;对高度不大于30 m的边坡,岩层结构面倾角大于其综合内摩擦角是判定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条件之一;岩层倾角在10°~85°时路堑边坡受到破坏,大于85°时破坏模式转变为倾倒破坏。对顺层路堑边坡稳定性进行初步判定后须经设计检算确定支挡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察 顺层路堑边坡 稳定性 岩层走向与线路夹角 综合内摩擦角 岩层倾角 岩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