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易劣化硬岩巷道的岩体质量评价及支护对策研究
1
作者 宋新涛 王贻明 +4 位作者 王少勇 张敏哲 刘树龙 杜召龙 高杨轶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4,共11页
为解决深部易劣化硬岩巷道稳定性控制难题,以胶东半岛某金矿-1480 m深井的易劣化硬岩巷道为工程背景,对易风化和泥化的劣化硬岩巷道的破坏机理、质量分级和支护技术展开了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和松动圈测试,总结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巷... 为解决深部易劣化硬岩巷道稳定性控制难题,以胶东半岛某金矿-1480 m深井的易劣化硬岩巷道为工程背景,对易风化和泥化的劣化硬岩巷道的破坏机理、质量分级和支护技术展开了研究。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和松动圈测试,总结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巷道失稳原因。其次,采用改进的层析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该金矿深部易劣化硬岩巷道的岩体质量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及时初喷和“锚网喷+锚索”的支护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易劣化硬岩巷道的失稳是围岩自身属性、围岩赋存环境及支护方案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构建的岩体质量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工程现状相符,提出的优化方案能够有效控制深部易劣化硬岩巷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劣化 巷道支护 岩体质量评价 支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岩体质量评价方法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兰坪铅锌矿边坡岩体为例
2
作者 顾岩 雍睿 +2 位作者 章莹莹 许汉华 宋佳敏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77,共9页
岩体质量评价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但其相关性研究较少。建立不同岩体质量评价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评价结果互通以及方法间的比较验证,对于解决复杂岩体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性差异、结构面发育程... 岩体质量评价是工程岩体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现有评价方法种类繁多,但其相关性研究较少。建立不同岩体质量评价系统之间的联系,实现评价结果互通以及方法间的比较验证,对于解决复杂岩体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性差异、结构面发育程度等因素选取32个典型台阶边坡为研究对象,使用RMRb、CoSMR、[BQ]、Q_(slope)、GSI等方法进行岩体质量评价,建立不同方法间的关联模型,并分析其相关性。研究发现:RMRb和GSI、CoSMR和[BQ]、Q_(slope)和CoSMR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拟合优度分别达到0.596、0.595、0.678;不同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岩体类型,[BQ]、Q_(slope)相对于CoSMR系统更为保守,适用于比较差的岩体,CoSMR系统适用于中等岩体,GSI、RMRb系统适合用于结构较为完整、节理发育不严重的岩体。该研究在实现岩体质量综合评价、促进方法间的交叉应用及结果间的验证互通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质边坡 相关性分析 地质强度指标 拟合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WO-RF模型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国彦 胡凯译 +2 位作者 李洋 刘雷磊 王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岩体质量分级是地下工程初期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为了更加高效准确地开展岩体质量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白鲸优化(BWO)随机森林的岩体质量评价模型——BWO-RF模型,同时构建了麻雀搜索算法优化随机森林(SSA-RF)、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PSO-RF... 岩体质量分级是地下工程初期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为了更加高效准确地开展岩体质量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白鲸优化(BWO)随机森林的岩体质量评价模型——BWO-RF模型,同时构建了麻雀搜索算法优化随机森林(SSA-RF)、粒子群优化随机森林(PSO-RF)和未优化随机森林(RF)的岩体质量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在模型构建前,建立了包含131组工程实例数据的数据库,运用该数据库最终完成了4种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基于模型测试结果,采用准确率、查准率、召回率、F1值和AUC值5个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对比优选。研究结果表明:BWO-RF模型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其余3种模型,具有更优的评价性能;经过工程实例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BWO-RF模型预测准确率达90%,可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具备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岩体质量评价 质量分级 白鲸优化 随机森林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磷矿山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凡奥奇 王万禄 +3 位作者 李树建 张斌 刘映辉 吴浩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3,共12页
为解决岩体质量评价相邻等级之间指标参数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可拓学理论,提出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模型,对昆阳二矿磷矿山地下开采的岩石进行质量评价。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特征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 为解决岩体质量评价相邻等级之间指标参数模糊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可拓学理论,提出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模型,对昆阳二矿磷矿山地下开采的岩石进行质量评价。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特征选取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Jd)、结构面条件(Jf)、地下水状态(W)和地应力影响系数(Z)6个影响指标,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等级;然后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确定指标的主观和客观权重,引入矩估计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优化组合;最后应用修正的RMR法和Q系统法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将分级结果与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可拓学岩体质量分级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5个待评价岩体中,除上矿体N3的模型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存在差异之外,其余岩体的分级结果与修正RMR法相同,使用Q系统法的评价结果整体偏低。此外,该模型可得出岩体质量等级偏向于相邻等级的程度,分级结果符合昆阳二矿磷矿山生产勘探地质报告岩体质量范围,比修正RMR法和Q系统法更加准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为地下矿山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可拓学 物元模型 矩估计法 RMR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可拓理论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11
5
作者 梁桂兰 徐卫亚 谈小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540,共6页
坝基岩体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决策问题,常常表现为指标与指标之间的矛盾、定性信息与定量信息的共存,解决这类多属性、不相容问题,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加以研究。而可拓学正是采用物元的概念将研究对象、评估指标... 坝基岩体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决策问题,常常表现为指标与指标之间的矛盾、定性信息与定量信息的共存,解决这类多属性、不相容问题,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的方法加以研究。而可拓学正是采用物元的概念将研究对象、评估指标与其值域结合为一体,研究事物可拓性及其开拓规律,解决矛盾问题的一门新学科。应用可拓理论,基于多指标优化融合的思想,通过物元变换建立了坝基岩体质量评价的物元体系,计算评价指标对评价等级的关联系数,引入熵权法确定物元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建立了基于熵权的可拓学理论,并将此理论应用于某工程坝基岩体质量评价,取得了与工程地质报告相一致的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可拓学 物元模型 关联度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洞室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30
6
作者 邱道宏 陈剑平 +1 位作者 阙金声 安鹏程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1,共6页
针对洞室岩体质量问题,从洞室工程的角度选取能够反映岩体综合工程特性的6个参数,用可拓评判和专家审定的方法构建了决策样本集;再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原始决策样本集进行约简操作,并分析各指标对决策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将约简结果生成的规... 针对洞室岩体质量问题,从洞室工程的角度选取能够反映岩体综合工程特性的6个参数,用可拓评判和专家审定的方法构建了决策样本集;再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原始决策样本集进行约简操作,并分析各指标对决策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将约简结果生成的规则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了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模型。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比,该模型有效地简化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减少网络的训练步数,提高网络的学习效率,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洞室岩体的工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粗糙集 知识约简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岩体开挖卸荷边坡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瑞红 李建林 +2 位作者 蒋昱州 王乐华 李红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41-2746,共6页
正确评价开挖后岩体质量并对其进行分类,对研究岩石边坡开挖卸荷后的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开挖工程为背景,运用卸荷岩体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坝肩边坡开挖岩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根据边坡岩体开挖后应力应变... 正确评价开挖后岩体质量并对其进行分类,对研究岩石边坡开挖卸荷后的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水电站坝肩高边坡开挖工程为背景,运用卸荷岩体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坝肩边坡开挖岩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根据边坡岩体开挖后应力应变场的动态变化情况,确定岩体开挖卸荷后质量损伤劣化程度,并根据岩体开挖卸荷后的力学参数,采用RMR法对开挖后的边坡岩体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边坡岩体RMR值随开挖后卸荷量的增大基本呈线性递减趋势,进而考虑开挖卸荷影响因素,修正了RMR法中的评价参数,为以后用该法评价开挖后的岩体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 动态卸荷 岩体质量评价 稳定性分析 RMR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44
8
作者 唐海 万文 刘金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1-1185,共5页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与关联函数相结合,用于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根据地下洞室岩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分级标准,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关联函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地... 将未确知测度理论与关联函数相结合,用于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根据地下洞室岩体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分级标准,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函数,用关联函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过程合理、结果可靠,为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未确知测度 地下洞室 关联函数 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TOPSIS法的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44
9
作者 胡建华 尚俊龙 雷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412-4419,共8页
将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运用于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问题中,选用岩石质量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结构面强度系数和地下水渗水量5个影响因素作为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指标。基于粗糙集理论(RS),通过计算评... 将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运用于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问题中,选用岩石质量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结构面强度系数和地下水渗水量5个影响因素作为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指标。基于粗糙集理论(RS),通过计算评价指标与评判结果的粗糙依赖度确定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以广州抽水蓄能电站1期地下工程岩体17组实测数据和13组插值数据作为学习样本,依据单指标分类区间下限构造5个不同等级的典型样本,通过计算典型样本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来确定分类区间,建立RS-TOPSIS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模型,并逐一对30组学习样本进行回检,正判率为96.7%。将建立好的评价模型运用于该电站2期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下工程岩体质量RS-TOPSIS评价方法获得的结果与突变基数法、BP神经网络法以及支持向量机法评价结果相吻合,该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可以运用于地下工程岩体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岩体质量评价 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 粗糙集理论 典型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法与云模型坝基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曹琛 李会中 +1 位作者 陈剑平 郑莲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利用组合赋权法与云模型对坝基岩体质量分级进行了评价,主要采用6项评价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结构面间距、RQD、完整性系数、声波纵波速度和地应力修正系数,以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基岩体作为实例进行了质量评价.通过偏好系数法将... 利用组合赋权法与云模型对坝基岩体质量分级进行了评价,主要采用6项评价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结构面间距、RQD、完整性系数、声波纵波速度和地应力修正系数,以金沙江旭龙水电站坝基岩体作为实例进行了质量评价.通过偏好系数法将优序图法和熵值法组合,利用云数字特征值建立岩体质量各评价因子的云模型,并得出岩体样本各评价因子对应的确定度,综合确定度最大值对应等级为岩体的质量等级.利用云模型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BQ分级法和可拓理论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云模型具有可操控性和较高分类精度,能够精确地表达出岩体质量的综合确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模型 岩体质量评价 组合权重 综合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铁矿工程地质调查与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赞成 余斌 +1 位作者 解联库 曹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3-68,共6页
针对劳服铁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体力学特性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划分、节理裂隙统计和岩体结构分类。同时应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分级方法对劳服铁矿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 针对劳服铁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岩体力学特性及开采技术条件等,应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方法进行了工程地质划分、节理裂隙统计和岩体结构分类。同时应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分级方法对劳服铁矿岩体质量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和评价,其评价结果为矿区顶板岩层片麻岩和底板花岗质混合岩岩体质量级别为III级至II级,底板花岗质混合岩岩体质量级别为II级至I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工程地质调查 结构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块卸荷效应与工程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祥 孙进忠 +1 位作者 张杰坤 许兆义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9,共7页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是地下洞室工程选址、设计必须回答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许多常用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中,岩体的完整性指数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由于岩芯卸荷效应和室内、原位波速测试的频率差异方面的原因导致岩体完整性指数不能够... 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是地下洞室工程选址、设计必须回答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在许多常用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中,岩体的完整性指数是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而由于岩芯卸荷效应和室内、原位波速测试的频率差异方面的原因导致岩体完整性指数不能够准确的表示岩体的完整程度,有时甚至会产生岩体完整性指数大于1的不合理的现象。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岩块波速应力关系相关的试验,研究岩块的波速应力关系,提出岩块卸荷指标和频率修正系数2个因子对岩体完整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进而对国标BQ岩体质量分级法进行改进。最后将改进的BQ岩体质量分级法在黄岛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工程中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场区绝大部分岩体质量都为I级或II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 波速-应力关系 卸荷指标 频率修正系数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岩体质量评价方法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运森 郑贵平 +1 位作者 李元辉 吴钦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9-153,共5页
本文概述了岩体质量由定性单因素评价到定量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RMR和BQ两种矿山常用的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总结了神经网络法、可拓理论法、模糊评价法与灰色聚类法等智能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在金属矿山的应用情况。通过研... 本文概述了岩体质量由定性单因素评价到定量多因素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了RMR和BQ两种矿山常用的传统岩体质量评价方法,总结了神经网络法、可拓理论法、模糊评价法与灰色聚类法等智能岩石力学评价方法在金属矿山的应用情况。通过研究现有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在矿山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未来金属矿山岩体质量评价中应先建立岩体力学数据库,借助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实时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同时,应根据深部开采的特点,建立适用于深部环境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方法 金属矿山 质量分级 深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Q系统的阿拉善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韩振华 张路青 袁广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8-1215,共8页
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处置库围岩岩体质量评价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BQ系统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阿拉善预选区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NRG01号孔钻孔资料丰富... 高放废物深部地质处置目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处置库围岩岩体质量评价是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基于BQ系统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阿拉善预选区巴彦诺日公NRG01号钻孔进行了岩体质量评价。NRG01号孔钻孔资料丰富,采用岩芯编录、波速测井、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及岩石波速测试、单轴压缩试验等多种方法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BQ评价系统中的各个参数。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岩体坚硬程度、完整程度及地下水、软弱结构面、初始地应力等因素对围岩稳定的影响。根据计算的[BQ]值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并与RQD评价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NRG01号孔岩体质量较好,Ⅰ级和Ⅱ级岩体占90%,410~500 m的岩体范围可作为处置库建设的目标岩体。[BQ]值与RQD值所得的岩体质量评价结果一致性良好,但由于BQ系统考虑的影响因素更为全面,评价结果更为精细。本次评价可为巴彦诺日公地段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场址比选及处置库目标岩体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巴彦诺日公 岩体质量评价 BQ系统 RQD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滩水电站左岸边坡工程地质研究及蠕变体B区岩体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东幸 刘大安 +1 位作者 丁恩保 陈卫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62-369,共8页
蠕变体B区边坡位于龙滩水库上游侧,是典型的层状反倾岩质边坡。由于风化卸荷以及其他综合营力的作用,边坡已发生了明显的折断错滑变形,因而其稳定性受到极大关注。本文的目的是在研究边坡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从岩体质量的角度认识蠕变体B... 蠕变体B区边坡位于龙滩水库上游侧,是典型的层状反倾岩质边坡。由于风化卸荷以及其他综合营力的作用,边坡已发生了明显的折断错滑变形,因而其稳定性受到极大关注。本文的目的是在研究边坡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从岩体质量的角度认识蠕变体B区边坡的稳定性,为进一步边坡定量、定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本文还对现有的岩体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动态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条件 质量分级 动态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迁移学习算法的岩体质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建华 郭萌萌 +1 位作者 周坦 张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6期826-833,共8页
岩体质量分级是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通过搜集不同地区55组实测样本和17组插值样本建立案例库,考虑岩体的复杂不确定性和异地岩体的差异性,在案例库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两阶段回归迁移学习(Two-stage TrAdaBoost.R2)—孤立森林(I... 岩体质量分级是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通过搜集不同地区55组实测样本和17组插值样本建立案例库,考虑岩体的复杂不确定性和异地岩体的差异性,在案例库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两阶段回归迁移学习(Two-stage TrAdaBoost.R2)—孤立森林(Isolated Forest)多因素岩体质量等级预测模型。将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第1期地下工程的12个样本用于模型测试,结果表明:(1)迁移学习可以通过权重调整选出与目标区域岩体相似的样本,解决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中同区域训练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2)孤立森林算法与迁移学习相结合可以排除异常数据的影响,增加模型的稳定性。(3)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12个测试样本进行多次判定,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岩体质量评价 机器学习 迁移学习 孤立森林 TrAdaBoost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岩体质量评价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夏庭 王泳嘉 《有色金属》 CSCD 1994年第4期1-7,共7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构造了一种面向岩体质量评价的具有直觉联想和推理功能的新型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专家系统RENNES。它采用神经网络实现专家直觉知识的获取、表示与推理、知识分布式存储与网络并行推理,因而系统容错性好...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构造了一种面向岩体质量评价的具有直觉联想和推理功能的新型专家系统──神经网络专家系统RENNES。它采用神经网络实现专家直觉知识的获取、表示与推理、知识分布式存储与网络并行推理,因而系统容错性好、推理速度快、非线性动态处理与推广能力强、自学习功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联想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连接模型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质量评价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夏庭 王泳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5-8,3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岩体质量评价的专家系统,并着重探讨了这种新型专家系统的知识获取、知识表示和知识库的建立等问题。
关键词 岩体质量评价 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南沟矿区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与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 胡斌 +1 位作者 甘露 欧光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9,共5页
为了评价松树南沟矿区边坡岩体开挖稳定性情况,指导矿山的安全施工,以结构面测量与工程勘察为基础,分析边坡岩体结构面的分布及岩体结构特征,得到对边坡稳定起控制作用的优势结构面。利用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对上述优势结构面进行... 为了评价松树南沟矿区边坡岩体开挖稳定性情况,指导矿山的安全施工,以结构面测量与工程勘察为基础,分析边坡岩体结构面的分布及岩体结构特征,得到对边坡稳定起控制作用的优势结构面。利用结构面三维网络模拟技术,对上述优势结构面进行计算机模拟,建立结构面网络模型,再现岩体结构。分别沿平行和垂直各测线走向方向切割网络模型,发现岩体部分区域被结构面切割严重,为形成小规模的可动块体提供了有利条件。运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各切面的分形维数,计算得出边坡岩体处于一般或差的状态;借助有限差分软件FLAC3D,计算开挖后边坡岩体的稳定性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开挖卸荷局部边坡台阶处出现了较大的位移和塑性区,可能出现崩塌、滑移破坏,与质量评价结果一致,建议适当放缓该区域台阶坡面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分形理论 网络模拟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岩体质量评价及广义RQD阈值确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伟 胡斌 +1 位作者 张腾 饶晨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70-73,共4页
基于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对采样区岩体优势结构面进行仿真模拟,在建立的模型中分别沿垂直于X,Y,Z轴方向切取剖面,得到各剖面的结构面二维网络图,运用分形理论分别计算其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数,进而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在上述网络剖... 基于三维结构面网络模拟技术,对采样区岩体优势结构面进行仿真模拟,在建立的模型中分别沿垂直于X,Y,Z轴方向切取剖面,得到各剖面的结构面二维网络图,运用分形理论分别计算其结构面分布的分形维数,进而对岩体质量进行评价。在上述网络剖面图中模拟钻孔,不断改变广义RQD的阈值,得到不同阈值下的RQD值。将各剖面的分形维数与广义RQD值对比分析,可以为准确选取广义RQD的最佳阈值提供依据。以某段公路边坡为例,当阈值在0.2~0.3时,广义RQD值与结构面分形维数吻合较好,故选取的RQD阈值应在0.2~0.3之间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RQD 最佳阈值 岩体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