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层岩性非均质结构对沧州地区咸水下移的影响
1
作者 王嗣晨 杜志明 +3 位作者 苏学斌 刘晓超 李梦姣 陈梅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为探究沧州地区地下水开采和岩性非均质结构对咸水下移的影响,以实际钻孔数据为基础,利用序贯指示模拟和转移概率模拟建立不同水平连续性的三维沉积相模型,调用Flopy进行变密度溶质运移模拟。结果表明,开采条件下水力梯度增大使对流作... 为探究沧州地区地下水开采和岩性非均质结构对咸水下移的影响,以实际钻孔数据为基础,利用序贯指示模拟和转移概率模拟建立不同水平连续性的三维沉积相模型,调用Flopy进行变密度溶质运移模拟。结果表明,开采条件下水力梯度增大使对流作用增强,盐分加速向下迁移。序贯指示模拟沉积相模型的垂向连续性强而水平向连续性较差,不同岩性呈离散化分布;咸水下移模拟结果对水平连续性变化敏感,水平变程过大或过小均会阻碍咸水下移过程,咸淡水界面呈锯齿状分布且存在优先流动通道。转移概率模拟沉积相模型具有水平层状结构,增大水平延伸长度对咸水迁移的影响较小,但会减弱咸水迁移距离在X方向上的空间差异性;咸淡水界面起伏变化不显著,与沧州地区实际咸淡水界面分布形式接近。研究结果为探究地下水开采对咸水下移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性非结构 结构连续性 咸水下移 统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敬 杨春和 王贵宾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8-592,598,共6页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两个重点问题——核素迁移和围岩稳定,合理确定了花岗岩体内结构均质区划分...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预选区两个重点问题——核素迁移和围岩稳定,合理确定了花岗岩体内结构均质区划分的依据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划分方法。通过实际工程应用,认为得到的结果较为可靠,过程较易于实现,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结构 产状相关性 圆形窗口法 高放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法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郭亮 李晓昭 +3 位作者 王益壮 陈为平 程梦林 周扬一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28-2937,3002,共11页
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是结构面统计与建模的基础。实践中以主控要素作指标、以最优划法为依据,更易获客观真实划分结果。针对国内核废料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岩体结构面,开展了测窗范围截取、取样偏差及块网变异修正前处理,编程实现了多种方... 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是结构面统计与建模的基础。实践中以主控要素作指标、以最优划法为依据,更易获客观真实划分结果。针对国内核废料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岩体结构面,开展了测窗范围截取、取样偏差及块网变异修正前处理,编程实现了多种方法下的均质区划分,初步探究各法在北山的判别力、适用性、局限性。结果表明:针对北山预选区而言,关联系数法和Mahtab法适用性较弱,Miller法最强;而Miller法中又以"34格大面积块"的划分效果最佳。将此最优划法应用至北山芨芨槽块段,希望能给结构面网络建模及后续渗流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划分法 判别力 甘肃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裂隙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翔 杨春和 +2 位作者 刘鹏君 王贵宾 陈世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01-2106,共6页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后,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裂隙岩体渗透特征这一问题,提出了以密度分区法和产状分区法相结合的均质区划分方法。密度分区法...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后,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裂隙岩体渗透特征这一问题,提出了以密度分区法和产状分区法相结合的均质区划分方法。密度分区法采用重叠窗口对密度绝对差这一指标进行比较来分区;产状分区法首先对列联表中实际频数偏差进行了取样偏差修正,然后利用修正数据对相邻区间进行独立性检验来确定裂隙岩体均质区;采用数学原理对两种分区结果综合考虑获得最终的均质区。将此法应用到钻孔裂隙岩体中,并验证了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划分方法 密度分 产状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翔 杨春和 +2 位作者 王贵宾 陈世万 霍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2-76,83,共6页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后,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工程中钻孔岩体渗透性研究,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钻孔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 岩体结构均质区是针对实际工程特点而划定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工程,抓住主要矛盾后,选择最具影响性的要素作为划分依据。针对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工程中钻孔岩体渗透性研究,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钻孔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研究表明:基于结构面力学成因的定性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存在对破碎带和蚀变带等细节考虑不足的问题,而以定量分区为主的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划分方法(Miller法),未考虑影响岩体渗透性的主要因素结构面隙宽。最后得出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均质区效果更佳,这样既可以考虑到更多的结构面参数,同时也可以细化分区范围。此均质区划分方法结果能为后续的结构面网络建模及渗流计算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划分方法 力学成因 Miller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山裂隙岩体结构均质区三维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庆发 尹庭昌 高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181-3188,共8页
针对现有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应用于地下矿山时存在细节辨识能力偏弱等问题,开展地下矿山岩体结构均质区三维精确划分方法研究。以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3^#矿块为例,从岩体空间结构展布特性出发,构建由确定性与随机性结构面耦合的... 针对现有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应用于地下矿山时存在细节辨识能力偏弱等问题,开展地下矿山岩体结构均质区三维精确划分方法研究。以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3^#矿块为例,从岩体空间结构展布特性出发,构建由确定性与随机性结构面耦合的裂隙岩体三维模型;将岩体模型正交网格离散化,并选取模型网格子区的块体化程度值为均质区划分判据;利用K-means算法衡量不同数据源(网格)的相似性,结合误差平方和(SSE)度量聚类质量;最后重构三维岩体结构均质区,形成了一种地下矿山岩体结构均质区三维划分方法。研究成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从三维角度精确划分地下矿山岩体结构均质区,可为后续岩体质量评价及岩体离散元模拟的模型构建等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结构 三维划分 化程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结构和体外降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仁威 谭沙 +2 位作者 刘庆庆 施伽 吴小念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0-107,共8页
本文以刺梨果渣为原料,分别经普通粉碎(general grinding,GG)、超微粉碎(superfine grinding,SG)、高压均质(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HPH)和超微粉碎协同高压均质(superfine grinding synergistic 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SG... 本文以刺梨果渣为原料,分别经普通粉碎(general grinding,GG)、超微粉碎(superfine grinding,SG)、高压均质(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HPH)和超微粉碎协同高压均质(superfine grinding synergistic 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SG-HPH)处理后,采用酶法提取得到四种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Rosa roxburghii Tratt pomace soluble dietary fiber,RRTSDF),分别命名为RRTSDF、S-RRTSDF、H-RRTSDF和SH-RRTSDF,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得到的四种膳食纤维的得率以及结构和体外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处理对比,其他三种处理方法均能提高RRTSDF得率,其中超微粉碎协同高压均质处理的RRTSDF得率最高(20.48%±0.48%)。四种膳食纤维的中值粒径分别为19.88μm(SH-RRTSDF)<89.49μm(S-RRTSDF)<103.69μm(H-RRTSDF)<107.74μm(RRTSDF)。微观结构表明超微粉碎协同高压均质处理使RRTSDF表面形成多孔隙和皱褶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谱结果表明,四种处理方法均未改变RRTSDF的官能团和晶型,但是SG、HPH和SH处理均降低了RRTSDF热稳定性,其中SH-RRTSDF热稳定性最差。体外降脂实验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协同高压均质处理得到的SH-RRTSDF的持油力、模拟胃环境和肠环境的胆固醇吸附能力、牛磺和甘氨胆酸钠的吸附率分别为4.59 g/g、4.03±0.21 mg/g(pH2.0)、10.87±0.20 mg/g(pH7.0)、23.69%±0.06%(牛磺胆酸钠)和33.37%±0.04%(甘氨胆酸钠),显著高于其他三种膳食纤维。综上,超微粉碎协同高压均质处理能有效改善RRTSDF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不仅为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提供一种可靠的改性方法,还为刺梨深加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高压 刺梨 可溶性膳食纤维 结构表征 外降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砂体结构的宏观非均质性评价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朝兵 付玲 +4 位作者 南凡驰 冉婧 陈新晶 宗超伦 李昊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2-249,共8页
宏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砂体结构复杂的三角洲沉积环境,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油藏的高效开发。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例,通过露头剖面观测、岩心观察、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 宏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砂体结构复杂的三角洲沉积环境,非均质性严重制约了油藏的高效开发。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例,通过露头剖面观测、岩心观察、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砂体结构类型及特征,建立了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评价方法。研究区长8浅水三角洲发育连续叠加型、间隔叠加型、侧向单层型和砂泥互层型等4种砂体结构。层内夹层及层间隔层导致砂体空间连续性降低,连续叠加型的隔夹层发育程度及渗透率非均质性最弱,其宏观非均质性最弱;其次是间隔叠加型和侧向单层型;砂泥互层型的宏观非均质性最强。选取夹层密度D k、夹层频率P k和储层质量系数R QI构建层内非均质性评价指数N,N指数能够反映不同砂体结构下的单砂体层内流体驱替特征及含水率变化。选取砂岩百分比S n、单位厚度层间砂体层数T等参数构建层间非均质性评价指数J,J指数是评价和预测油井产液强度的较好度量。因此,层内非均质性指数N和层间非均质性指数J能够用于油藏的宏观非均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非 隔层 夹层 结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被引量:92
9
作者 焦养泉 李思田 +1 位作者 李祯 温显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92,98,共5页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与沉积体系内部的构成单位关系密切,可以分尺度进行研究:(1)在沉积体系级的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的沉积体系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在同一沉积体系中,不同的成因相孔渗值差别极大,主要取决于沉积作用过程中古水流能... 储层物性非均质性与沉积体系内部的构成单位关系密切,可以分尺度进行研究:(1)在沉积体系级的大尺度范围内,不同的沉积体系具有不同的储集性能;在同一沉积体系中,不同的成因相孔渗值差别极大,主要取决于沉积作用过程中古水流能量和环境的变化。(2)在成因相级的中尺度范围内,各流体流动单元内部及不同的流体流动单元之间孔渗值存在明显的整体差别,这与构成流体流动单元的储层岩性相关系密切,如果叠加有不均匀的成岩作用的影响,那么流体流动单元的物性将会大大地降低。(3)在岩芯级的微尺度范围内,多孔介质具有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 储集层 层次结构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单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研究 被引量:59
10
作者 马世忠 吕桂友 +1 位作者 闫百泉 范广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4,共8页
单砂体平面、层内(小层韵律性)非均质性已不能满足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的需求,其既不能揭示单砂体内部物性空间变化及分布,更忽略了单砂体内非渗透薄夹层(多<30cm)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按反映单砂体成因、形成微过程及... 单砂体平面、层内(小层韵律性)非均质性已不能满足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的需求,其既不能揭示单砂体内部物性空间变化及分布,更忽略了单砂体内非渗透薄夹层(多<30cm)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按反映单砂体成因、形成微过程及内部结构的储层建筑结构(architecture)研究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的思想,并结合曲流点坝单一侧积体沉积模式及其侧叠模式,建立了"渗透率向凸岸、向上减小的新月形楔状侧积体,逐一斜列侧叠,其间被非渗透侧积薄夹层隔开"的曲流河道砂体"建筑结构控三维非均质模式",揭示了以往忽视的、但对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至关重要的不渗透薄夹层及其遮挡-阻流格架;也由此客观地揭示了单砂体内部物性基本单元(侧积砂体)及其三维分布规律,从而真正反映了单砂体内部三维非均质性的本质,并由此对单砂体内部渗流场、注入剂驱油和剩余油形成与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这将对高含水期、三次采油阶段及其以后的剩余油研究、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建筑结构 三维非 曲流河道 单砂 层内非渗透薄夹层 侧积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模型 被引量:52
11
作者 徐文杰 胡瑞林 王艳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8-36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数值计算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并采用VC++.NET编写了相应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了非均质材料细观结构PFC2D软件建模的快速、真实及自动化等优点.通过对土石混合体这一典型非均质岩...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非均质岩土材料细观结构PFC2D数值计算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并采用VC++.NET编写了相应的接口程序.从而实现了非均质材料细观结构PFC2D软件建模的快速、真实及自动化等优点.通过对土石混合体这一典型非均质岩土材料的建模及分析实例,建立了土石混合体真实的细观结构PFC2D数值计算模型.分析计算表明,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PFC2D模型生成技术不但提高了建模和数值模拟分析的精度,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土石混合体等非均质材料的细观力学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材料 细观结构 PFC^2D 土石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内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柳妮 王磊 +3 位作者 于景维 朱永才 祁利祺 文华国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8-1218,共11页
探讨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内储层非均质性,为后期储集层精细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两个重点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中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发现SSC4... 探讨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内储层非均质性,为后期储集层精细开发以及采油率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利用岩心、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两个重点短期旋回不同结构类型中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发现SSC4主要发育A2和C1两种结构类型;SSC7发育C1和C2两种结构类型,且SSC7的C1结构类型中储集砂体非均质性程度中等-强,为最有利勘探目标;次要勘探目标为SSC4的A2和C1两种结构类型中较强非均质性的储集砂体,SSC7的C2结构类型中储集砂体非均质性程度中等,但本身物性较差,勘探意义不大。这为研究区头屯河组的勘探提供地质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旋回 结构类型 储层非 头屯河组 阜东斜坡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方检验法对长白山龙门峰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明 李广杰 +3 位作者 张文 刘慧明 王吉亮 杨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9-453,共5页
岩体统计均质区是裂隙岩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三维裂隙网络等的基础研究范围。在列联表卡方检验基础上建立起考虑裂隙岩体迹长的方法用来划分岩体的统计均质区,即在统计均质区划分过程中考虑裂隙迹长的因素,通过列联表卡方检验建立... 岩体统计均质区是裂隙岩体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三维裂隙网络等的基础研究范围。在列联表卡方检验基础上建立起考虑裂隙岩体迹长的方法用来划分岩体的统计均质区,即在统计均质区划分过程中考虑裂隙迹长的因素,通过列联表卡方检验建立两对比样本,计算对比样本各属性之间的实际频率,计算卡方值与临界卡方值。在判断样本之间是否具有统计相似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确定统计均质区的划分方法,使得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更为全面与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统计 卡方检验 列联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结构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
14
作者 袁志君 陈昌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1-34,共4页
针对二滩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极不均一的特点,如何求取岩体的变形模量,本文提出了“细单元—变形等效”综合分析法,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为:首先按控制岩体变形特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即岩体完整性、节理面风化程度、节理性状等,进行细致的地质... 针对二滩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极不均一的特点,如何求取岩体的变形模量,本文提出了“细单元—变形等效”综合分析法,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为:首先按控制岩体变形特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即岩体完整性、节理面风化程度、节理性状等,进行细致的地质细单元划分,并以评价岩体变形特性的复合指标(RRDF)作为定量划分的根据;再按与各类细单元条件相似、RRDF类同的试验点成果值,采用计算式求得综合变形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变形模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地表斜坡层状结构岩体移动特征
15
作者 胡德富 孔宪立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6-280,共5页
通过对江苏苏州阳山矿斜坡的调查和模型试验的成果分析,论述采空区地表斜坡层状连续结构和层状碎裂结构岩体的变形破坏现象.内容包括:岩体结构在覆岩移动中的作用;覆岩的累进性破坏作用;采空区地表斜坡岩体移动特征.
关键词 采空 斜坡 结构 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S检验在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阮云凯 陈剑平 +1 位作者 曹琛 闫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1-1475,共5页
采用K-S检验法,提出考虑裂隙岩体迹长的新方法来划分岩体的统计均质区,计算对比样本各属性的累积频率、K-S统计量和K-S临界值,从而验证对比样本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以此实现了对裂隙岩体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通过对云南省马吉水电站左岸坝... 采用K-S检验法,提出考虑裂隙岩体迹长的新方法来划分岩体的统计均质区,计算对比样本各属性的累积频率、K-S统计量和K-S临界值,从而验证对比样本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以此实现了对裂隙岩体的统计均质区的划分.通过对云南省马吉水电站左岸坝肩某一高程相邻两个平洞不同风化带的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划分,计算结果表明,相邻两个平洞在弱风化下限、微风化及新鲜岩带内具有统计相似性,可以划分为统计均质区,而在弱风化上限不具有统计相似性;单个平洞在各个风化带内不具有统计相似性.此外,该方法可以运用到小样本裂隙的统计均质区划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 统计 K -S 检验法 随机数学 裂隙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隙产状和迹长划分岩体统计均质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阮云凯 陈剑平 +3 位作者 李严严 占洁伟 曹琛 田书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28-2032,共5页
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划分是岩体工程设计的首要步骤,因为不同的均质区内岩体的结构特性和力学特性都存在差异。大多研究考虑产状或者其他单一参数划分岩体统计均质区,却很少有人考虑多参数进行划分研究。考虑了裂隙产状、迹长两个参数,提... 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划分是岩体工程设计的首要步骤,因为不同的均质区内岩体的结构特性和力学特性都存在差异。大多研究考虑产状或者其他单一参数划分岩体统计均质区,却很少有人考虑多参数进行划分研究。考虑了裂隙产状、迹长两个参数,提出了一种划分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的新方法,即基于秩和检验评价两个样本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实现对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划分。结合工程实例即云南省马吉水电站左岸坝肩某两高程4个平硐的岩体结构统计均质区划分,分析了多参数对裂隙岩体统计均质区划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D241和PD253、PD201和PD241分别划分为一个统计均质区,而PD201和PD251以及PD251和PD253不具有统计相似性。考虑了产状和迹长因素对岩体统计均质区的影响,划分结果较Miller方法更加合理可靠。结合现场调查分析,新方法的结果更加吻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 产状 迹长 秩和检验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地浸开发的地质保障——矿层和围岩的岩性结构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立尧 夏菲 +4 位作者 惠浩浩 刘金辉 王晓伟 罗跃 刘晓飞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3-128,共6页
砂岩型铀矿的地浸开采是一种经济、绿色且高效的矿冶方法。地下矿层及围岩作为溶浸液渗流的通道,其岩性和渗透性的差异会影响溶浸液在地下的运移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二连盆地北部的砂岩型铀矿地层为例,通过露头-钻探-测井相结合... 砂岩型铀矿的地浸开采是一种经济、绿色且高效的矿冶方法。地下矿层及围岩作为溶浸液渗流的通道,其岩性和渗透性的差异会影响溶浸液在地下的运移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二连盆地北部的砂岩型铀矿地层为例,通过露头-钻探-测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岩性,并进行地层对比,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在地层格架对比的基础上,剖析二维空间中平面和纵向的岩性结构差异对溶浸液运移的影响;最后,利用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建立岩性结构组的三维空间展布模型,表征铀矿床岩性在三维空间中的非均质性。研究成果对掌握溶浸液的渗流规律和提高地浸开采效率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铀矿 地浸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性对DNAPL污染源区结构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郑菲 高燕维 +3 位作者 徐红霞 孙媛媛 施小清 吴吉春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148,共9页
重非水相液体(DNPALs)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分布与残余捕获受多种因素控制。选择四氯乙烯(PCE)作为DNAPLs特征污染物,通过二维砂箱实验探究介质非均质性对PCE运移及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透射光法监测PCE在砂箱内的运移过程,定量测... 重非水相液体(DNPALs)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分布与残余捕获受多种因素控制。选择四氯乙烯(PCE)作为DNAPLs特征污染物,通过二维砂箱实验探究介质非均质性对PCE运移及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透射光法监测PCE在砂箱内的运移过程,定量测量PCE的饱和度。采用空间矩分析PCE污染体的平均运移行为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离散状与池状PCE体积比(GTP)定量表征污染源区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由于无法克服毛细压力,PCE在细砂透镜体上方聚积并侧向扩散,水平扩散范围显著增大。随机非均质介质中,PCE绕开细砂透镜体,沿着粗砂透镜体构成的优势通道运移,运移路径的不规则性及饱和度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增强。PCE的捕获主要为毛细屏障和拉断效应两种形式。运移路径延长,路径上残留的离散状PCE增多,低饱和度的比例与GTP增大。非均质性显著影响PCE的运移路径、捕获及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非水相 PCE饱和度 空间矩 污染源结构 G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模糊谱聚类的非均质碎屑岩储层孔隙结构分类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葛新民 范宜仁 +3 位作者 唐利民 陈义国 齐林海 邢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7-2235,共9页
提出基于信息熵-模糊谱聚类算法的孔隙结构自动分类技术,应用谱聚类算法解决凸分布聚类问题,实现全局收敛,有效避免"维数灾难"。根据信息熵理论对谱聚类算法中的尺度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孔隙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 提出基于信息熵-模糊谱聚类算法的孔隙结构自动分类技术,应用谱聚类算法解决凸分布聚类问题,实现全局收敛,有效避免"维数灾难"。根据信息熵理论对谱聚类算法中的尺度参数进行优化,得到孔隙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数学算法得到每个样本对孔隙结构类型的隶属度,根据隶属度最优法则(样品对某一类孔隙结构的隶属度大于70%)确定不同样本所属孔隙结构类别。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所得孔隙结构分类结果与试油、试采等生产测试结果十分吻合,工程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 孔隙结构分类 模糊谱聚类算法 信息熵 尺度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