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轴压缩荷载下非贯通闭合节理岩体损伤本构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力民 张慧 刘红岩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前损伤力学已被认为是研究节理岩体力学行为的有效工具,但是在目前的节理岩体损伤变量定义中大多仅考虑节理几何特征而未考虑节理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这显然不能很好地反映节理岩体的力学特征。为此,拟推导出一个能够综合考虑节理几... 目前损伤力学已被认为是研究节理岩体力学行为的有效工具,但是在目前的节理岩体损伤变量定义中大多仅考虑节理几何特征而未考虑节理内摩擦角等力学参数,这显然不能很好地反映节理岩体的力学特征。为此,拟推导出一个能够综合考虑节理几何及力学参数的损伤变量(张量),并由此建立单轴压缩荷载下岩体损伤本构模型。首先,基于断裂力学的由于单个节理存在引起的附加应变能增量与损伤力学的损伤应变能释放量相关联的观点,推导出了含非贯通节理岩体的损伤变量计算公式;其次,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对单轴压缩荷载下的单个节理尖端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应力强度因子KⅠ、KⅡ的计算公式;同时考虑多节理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单组单排及多排非贯通节理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含单条非贯通节理的岩体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及损伤变量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节理倾角小于其内摩擦角时,岩体强度与完整岩石相同,岩体损伤为零,而后随着节理倾角增加,岩体强度、损伤随节理倾角的变化分别呈开口向上及向下的抛物线,当节理倾角约为60°时,岩体损伤最大,强度最低。随着节理长度增加,岩体损伤增加,而随着节理内摩擦角的增加,岩体损伤则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组非贯通闭合节理 损伤本构模型 损伤变量 应力强度因子 单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的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善坡 罗金泽 +1 位作者 吴渤 伍国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114,共4页
在地下工程设计中普遍将岩体近似为各向同性体并不能反映裂隙组的分布对岩体各向异性的影响,为此将岩体视为由基岩和定向裂隙面构成的一种宏观复合材料,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在考虑结构面的几何特性和力学性质基础上建立岩体各向异... 在地下工程设计中普遍将岩体近似为各向同性体并不能反映裂隙组的分布对岩体各向异性的影响,为此将岩体视为由基岩和定向裂隙面构成的一种宏观复合材料,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在考虑结构面的几何特性和力学性质基础上建立岩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据此模拟了某隧道开挖施工过程。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隧道围岩各向异性及其破坏特征,与工程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岩体本构模型 裂隙组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
3
作者 曹洋兵 陈可辛 +3 位作者 黄月 李尧 张遂 黄真萍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158,共10页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 合理准确确定围岩力学参数对于地下水封洞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封洞库工程地质特征,针对等效连续介质围岩模型,提出施工期洞室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与数值试验确定洞库岩体本构模型,再通过Hoek-Brown强度准则等多种方法估算本构模型中力学参数,分析各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并设计待反演参数的正交试验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样本并结合进化神经网络模型构建围岩力学参数智能反演模型。综合估算不同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下围岩力学参数初始取值范围,可克服智能算法大范围寻优而导致反演结果偏离较大的情况;开展力学参数对围岩变形松弛的敏感性分析,可减少反演参数的数量。以山东某地下水封洞库工程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反演方法应用检验,获得的围岩拱顶沉降、洞周最大位移、内部变形以及平均松弛深度等参量的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满足工程应用精度,表明提出的智能反演方法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可靠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封洞库 稳定性 等效连续介质围模型 力学参数 HOEK-BROWN强度准则 智能反演 岩体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施工监测反馈分析中的参数辨识
4
作者 王华宁 吕爱钟 曹志远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对包含中等尺寸的成组分布裂隙的岩体 ,采用岩体几何损伤本构模型 ,用监测位移反馈分析法同时辨识岩体弹性模量、地应力及损伤参数 .讨论了含一组裂隙和两组裂隙情况下弹性模量与损伤参数共同辨识、地应力与损伤参数共同辨识以及三者同... 对包含中等尺寸的成组分布裂隙的岩体 ,采用岩体几何损伤本构模型 ,用监测位移反馈分析法同时辨识岩体弹性模量、地应力及损伤参数 .讨论了含一组裂隙和两组裂隙情况下弹性模量与损伤参数共同辨识、地应力与损伤参数共同辨识以及三者同时辨识时的可靠性问题 .由辨识结果给出了可靠辨识的参数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监测位移 反馈分析法 参数辨识 施工监测 地下工程 几何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山体坡度初始地应力特点及对地下工程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余大军 朱维申 +4 位作者 雍敏 王利戈 张敦福 周奎 项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609-613,共5页
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坡度不同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经比较后认... 在高山峡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坡度不同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经比较后认为,若在山体中取其直接埋深算出的垂直向地应力数值与实际值相差很大。山坡越陡,差值越大。随后,又在45°的山体中设定开挖2个不同位置的洞室,并采用了节理岩体的损伤-断裂模型做数值分析,比较二者的稳定性状况。结果发现,其围岩的损伤度十分不对称,而且离坡面(或坡脚)越近,则破损区越严重。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坡坡度 地应力 节理岩体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方程 数值分析 地下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河谷初始地应力特点及其对地下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超 朱维申 +2 位作者 徐翔 张敦福 余大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48-51,92,共5页
在深切河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不同坡度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 在深切河谷地区修建地下工程,山体不同坡度时会对初始地应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当山坡坡角分别为30°、45°和60°时,在重力场和构造应力条件下山体中在垂直向和水平向典型剖面中初始地应力分布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山体同一高程处,地应力的分布特点是先增大后减小的驼峰式。2地下洞室开挖距离坡脚越近,修建后洞室周边的塑性区越大,对于洞室围岩的稳定性越不利。3在研究河谷地区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和状态时,仅考虑自重作用是不全面的,应该结合区域特性,考虑构造应力的影响。4由于河谷形成过程中的卸荷作用及风化作用,河谷底部构造强烈,产生了大量的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节理岩体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方程 地下洞室 山坡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volume changes on complet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rocks
7
作者 赵衡 曹文贵 +1 位作者 李翔 张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94-399,共6页
For the purpose of describing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the effect of volume chang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ith r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e purpose of describing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the effect of volume change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ith r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ve model.Firstly,rock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i.e.,voids,a damaged part and an undamaged part in the course of loading.The void ratio was applied to describing the changes of voids or pores during the deformation process.Then,using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a constitutive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rocks to describe their strain softening and hardening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t stress and apparent stress,in which the influence of volume changes on rock behavior was correctly taken into account,such as the initial phase of compaction and the latter stage of dilation.Thirdly,a method of determining model parameters was also presented.Finally,this model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with those observed from experiments under conventional triaxial load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constitutive model statistical damage theory volume change void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