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风化程度岩体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亮清 唐辉明 +1 位作者 夏元友 李长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9-21,155,共4页
岩体弹性模量的确定是国内外岩石力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采用损伤力学、声波测试方法与Monte-Carlo模拟技术,从理论上推导出估算不同风化程度岩体弹性模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贵州省鱼简河水库拱坝地基弹性模量估算中。通过与原位... 岩体弹性模量的确定是国内外岩石力学界研究的热点课题。采用损伤力学、声波测试方法与Monte-Carlo模拟技术,从理论上推导出估算不同风化程度岩体弹性模量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贵州省鱼简河水库拱坝地基弹性模量估算中。通过与原位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说明利用该方法所确定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岩体的实际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的初步研究阶段,当需要对岩体弹性模量作出初步判断时,可以利用Monte-Carlo模拟技术与室内岩块试验的方法估算不同风化程度岩体的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力学 声波测试 Monte—Carlo模拟技术 岩体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前后岩体弹性模量的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杰兵 景锋 尹健民 《长江科学院院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61,共4页
采用钻孔弹性模量计对三峡F2 15断层带灌浆试验不同时期的岩体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 ,测试值反映了灌浆前后断层带岩体弹性模量值的变化 。
关键词 钻孔弹模计 灌浆试验 检测 三峡工程 岩体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本构关系的岩体弹性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包含 伍法权 郗鹏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05-2512,2520,共9页
结构面是影响岩体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基于岩体结构面参数统计,结合岩体应变能推导出的节理岩体本构关系,能够真实地反映岩体弹性模量的弱化和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以吉图珲铁路隧道围岩为例,研究了岩体弹性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 结构面是影响岩体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基于岩体结构面参数统计,结合岩体应变能推导出的节理岩体本构关系,能够真实地反映岩体弹性模量的弱化和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以吉图珲铁路隧道围岩为例,研究了岩体弹性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岩体弹性模量的弱化和各向异性程度随应力轴线与结构面法线的夹角而变化,并在夹角值为54.5°时达到最大;同时,岩体弹性模量的弱化与结构面内摩擦角和黏聚力成反相关,与结构面平均半径和密度呈正相关。当结构面半径超过3 m时,岩体弹性模量弱化趋于稳定。应力环境对弹性模量同样有影响,围压的增大,可使岩体弹性模量增大,同时减小了其各向异性和弱化的程度。当围压达到2.32 MPa时,各向异性及弱化现象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关系 岩体弹性模量 弱化 各向异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变耦合渗流模型的裂隙岩体弹性模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欧阳治华 姚高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7,152,共4页
原地直接测定裂隙岩体的弹性模量Em,由于各种原因,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作为一种替代方法,通常人们利用实验室测得的岩石弹性模量E来确定裂隙岩体弹性模量Em。提出的耦合应变渗流模型,建立了裂隙岩体中裂隙与岩块在应力作用... 原地直接测定裂隙岩体的弹性模量Em,由于各种原因,在工程实践中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作为一种替代方法,通常人们利用实验室测得的岩石弹性模量E来确定裂隙岩体弹性模量Em。提出的耦合应变渗流模型,建立了裂隙岩体中裂隙与岩块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协调和应力平衡关系,通过考虑裂隙岩体中地下开挖体涌水量大小可直接反映裂隙的贯通情况和密度大小这一事实,用地下开挖体涌水量大小和岩体弹性模量折减系数Rm来计算岩体弹性模量。为计算岩体弹性模量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新途经。该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弹性模量 渗透系数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π定理的裂隙岩体弹性模量研究
5
作者 郭宏强 欧阳治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74,共6页
岩体弹性模量E_m是工程实践中关注的因素,但直接测定E_m有一定的困难。岩体中的裂隙发育情况对E_m有很大的影响,往往裂隙间距和隙宽决定了E_m的大小。岩体环境中充满地下水,岩体中的裂隙主导了地下水的流动,其渗流特性决定了自由面渗流... 岩体弹性模量E_m是工程实践中关注的因素,但直接测定E_m有一定的困难。岩体中的裂隙发育情况对E_m有很大的影响,往往裂隙间距和隙宽决定了E_m的大小。岩体环境中充满地下水,岩体中的裂隙主导了地下水的流动,其渗流特性决定了自由面渗流量的大小。通过π定理建立了自由面渗流量与E_m之间的联系,推导了渗流量和E_m的函数关系式,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采空区自由面渗流量,通过改变π参数绘制了反映渗流量和E_m关系的曲线图,在已知渗流量的情况下查阅该图可以快速计算E_m。给出了一个矿山实例,计算了该矿山岩体的弹性模量,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吻合,验证了此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渗流量 π定理 岩体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套筒致裂法测试岩体应力反弹性模量与讨论
6
作者 李炜 宫能平 李庆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9-62,共4页
在改进套筒致裂装置性能的基础上,使压力-体积曲线的记录与处理得到改善,对潘三矿东采区的测试实践表明,得出的压力-体积曲线较好地反映了钻孔围岩随内压增加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质。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套筒致裂技术来实现由围岩应力... 在改进套筒致裂装置性能的基础上,使压力-体积曲线的记录与处理得到改善,对潘三矿东采区的测试实践表明,得出的压力-体积曲线较好地反映了钻孔围岩随内压增加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质。还探讨了如何通过改进套筒致裂技术来实现由围岩应力测试发展到原岩应力测试以及围岩损伤区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致裂法 应力 岩体弹性模量 损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层状岩体变形试验的建议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迪 张漫 王志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156-1160,共5页
传统的岩体承压板法变形试验以假定岩体为半无限均质弹性介质为前提,只能得出一个综合(等效)的弹性(或变形)模量。对于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薄的软弱层带的模量不能测定。为此,需要在传统的岩体变形承压板法试验的基础上发展淅的层状岩... 传统的岩体承压板法变形试验以假定岩体为半无限均质弹性介质为前提,只能得出一个综合(等效)的弹性(或变形)模量。对于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薄的软弱层带的模量不能测定。为此,需要在传统的岩体变形承压板法试验的基础上发展淅的层状岩体承压板法变形试验,它可以利用分层弹模计算的方法测定出软弱层带及其他各个岩层的模量,是岩石力学试验方法上的一次突破。笔者将首次系统地介绍这种新的试验原理、实施、分层弹模计算方法和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弹性模量 承压板 变形试验 分层联合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灰顶部含水层注浆改造浆液扩散主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二蒙 沈星宇 +2 位作者 苗葳 马子民 田雨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36-3549,共14页
为探究浆液黏度、溶蚀裂隙及岩溶孔洞对注浆改造过程中浆液在奥陶系顶部灰岩裂隙含水层中扩散、充填影响规律,自行研制一套可考虑裂隙分布、动承压水和注浆工艺因素的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改造模型实验台。利用该装置模拟了3种黏度浆液在4... 为探究浆液黏度、溶蚀裂隙及岩溶孔洞对注浆改造过程中浆液在奥陶系顶部灰岩裂隙含水层中扩散、充填影响规律,自行研制一套可考虑裂隙分布、动承压水和注浆工艺因素的裂隙岩体动水注浆改造模型实验台。利用该装置模拟了3种黏度浆液在4类含岩溶裂隙、孔洞分布条件下的承压含水层中的扩散过程,总结了浆液扩散及充填规律;结合数值计算得到了11组注浆实验充填过程中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最后通过超声波探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浆液改造后岩体弹模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均布裂隙中浆液扩散形态接近“∩”形,考虑不同条件作用后的浆液扩散形态呈现出非标准圆弧形;含有岩溶优势裂隙的浆液扩散形态呈现“Λ”形,裂隙开度越大,“Λ”形顶角越小;含岩溶孔洞的裂隙区浆液扩散形态出现“M”形,存在“︹”形的过渡形态。②注浆改造后的裂隙岩体具有分区特性,可将其分为完全充填(FF)、部分充填(PF)、裂隙二次发育(DeF)和原岩裂隙(OF)4个区域;极差结果显示裂隙开度对S_(FF)影响最大,浆液黏度对S PF影响最大;③溶蚀裂隙和岩溶孔洞经注浆改造后弹性模量明显增强,裂隙中的浆液压力分布呈现非线性递减,且裂隙岩体基质受到的应力大小和作用时间影响与改造后岩体动弹模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顶部灰 裂隙含水层 注浆改造 浆液扩散 岩体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