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质动力区划的近直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4
1
作者 张宏伟 荣海 +4 位作者 陈建强 韩军 孙秉成 霍丙杰 漆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55-2762,共8页
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了乌东煤矿冲击地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对乌东井田发生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进行了评价。乌东矿区位于博格达断裂带体系中,断裂带北缘处于强烈的压缩状态中,井田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强烈。地质动力... 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了乌东煤矿冲击地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对乌东井田发生冲击地压的地质动力环境进行了评价。乌东矿区位于博格达断裂带体系中,断裂带北缘处于强烈的压缩状态中,井田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强烈。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了断裂活动特征与井田构造形式,在分析了近直立特厚煤层原始应力的基础上,建立了近直立特厚煤层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确定了乌东煤矿南采区冲击地压点主要发生在高应力区和应力梯度区。应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确定了开采活动对乌东煤矿冲击地压的影响,并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与预测。研究表明,在构造应力的影响下,乌东井田围岩能够产生较大的压缩应变,积聚较高的弹性潜能,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了能量条件,开采活动使工作面所在煤体的弹性能更加接近由稳态向非稳态转变的临界,增大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在南采区的高应力区和应力梯度区应加强冲击地压监测和采取解危措施,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直立特厚煤层 冲击地压 活动断裂 地质动力区划 岩体应力计算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