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
作者 靳升荣 陶远孝 +1 位作者 代生富 廖文满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4-266,共3页
对57具(114侧)成人标本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血液供应进行研究,57具中肩胛背动脉与颈横动脉共占68.4%,肩胛背动脉单独起于锁骨下动脉占31.6%;颈横动脉起点管径为2.0±0.2mm,肩胛背动脉起点管径为1... 对57具(114侧)成人标本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血液供应进行研究,57具中肩胛背动脉与颈横动脉共占68.4%,肩胛背动脉单独起于锁骨下动脉占31.6%;颈横动脉起点管径为2.0±0.2mm,肩胛背动脉起点管径为1.9±0.4mm。建议取用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时,应以肩胛背动脉为血管蒂,该蒂长,旋转弧度大,用于修复颅颌颈软组织缺损,能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肌 岛状肌皮瓣 肩胛背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付军 王天祥 +1 位作者 王锡明 王秋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的分支颏下动、静脉为蒂制备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的14例患者,12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 目的:探讨颏下区岛状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颌外动脉、面前静脉的分支颏下动、静脉为蒂制备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该皮瓣修复的14例患者,12例全部成活,1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失败,成功率92.9%,全部病例切除原发灶同时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外观与功能满意。结论:颏下岛状皮瓣具有长而可靠的血管蒂、厚薄适中、成活率高、切口隐蔽、无需血管吻合、操作简单等优点,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一期重建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 口腔颌面部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文星 陈希哲 +2 位作者 杨立斗 胡惠兰 周训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2-622,共1页
关键词 颏下区岛状肌皮瓣 临床应用 口内软组织缺损 手术方法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大肌上部岛状肌皮瓣移植修复骶部巨大褥疮5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余铮 向香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8-38,共1页
我们自1994年6月~1997年2月采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岛状肌皮瓣旋转移植修复骶部巨大褥疮5例,术后褥疮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5~36岁,平均... 我们自1994年6月~1997年2月采用带臀上动脉浅支的臀大肌上部岛状肌皮瓣旋转移植修复骶部巨大褥疮5例,术后褥疮消失,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25~36岁,平均294岁。5例均为院外褥疮形成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修复 臀大肌上部 岛状肌皮瓣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舌癌根治术后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全舌再造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叶敏莉 罗文君 翁雪玲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1年第9期2311-2312,共2页
舌癌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一般采用原发灶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对波及口底及下颌骨的舌癌则施行一侧舌、下颌骨切除及颈淋巴结联合清扫术[1]。但这种手术方式常造成组织缺损,影响病人术后生活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 胸大肌岛状肌皮瓣 舌再造术 根治术后 舌癌 颈淋巴结清扫术 下颌骨切除 护理 口腔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 被引量:1
6
作者 钱叶梅 王卫红 +3 位作者 朱瑾 邹智荣 俞力夫 罗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在尸体上模拟解剖制备顺行及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评估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的可行性。2014年11月~2020年12月,11例腮腺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使用顺行颏下岛状肌皮...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在尸体上模拟解剖制备顺行及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评估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的可行性。2014年11月~2020年12月,11例腮腺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使用顺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2例颞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使用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结果:无论是尸体解剖或临床手术中,顺行及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的组织血管蒂可以分别满足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13例颏下岛状肌皮瓣均成活,功能及美观效果良好,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顺行及逆行颏下岛状肌皮瓣组织血管蒂分别可以修复腮腺区及颞区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岛状肌皮瓣 腮腺区缺损 颞区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状肌皮瓣在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早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张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岛状肌皮瓣(肌瓣)在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早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40例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颈胸部重度创伤性损伤患者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岛状肌皮瓣(肌瓣)修复和常规... 目的:探讨岛状肌皮瓣(肌瓣)在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早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共收集40例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颈胸部重度创伤性损伤患者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岛状肌皮瓣(肌瓣)修复和常规皮瓣移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Ⅰ期愈合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岛状肌皮瓣血供丰富,组织量充足,具有抗炎作用,在颈胸部重度创伤性创面早期修复中可以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肌皮瓣 颈胸部 创伤 早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岛状V型腓骨肌皮瓣修复后足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2
8
作者 唐茂林 吴石头 +5 位作者 石瑾 王兴海 张冬初 蒋力莉 周晓斌 谢五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为以逆行岛状V型腓骨肌皮瓣修复跟骨及后足大面积软组织缺失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5 0侧下肢标本、40块跟骨上对腓骨肌皮瓣的血供、血管蒂旋转点的设定及跟骨内骨小梁的分布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结果 :①腓动脉沿途发出 7.6支... 目的 :为以逆行岛状V型腓骨肌皮瓣修复跟骨及后足大面积软组织缺失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 5 0侧下肢标本、40块跟骨上对腓骨肌皮瓣的血供、血管蒂旋转点的设定及跟骨内骨小梁的分布情况等进行了观测。结果 :①腓动脉沿途发出 7.6支肌皮支 ,分布到腓骨及其邻近软组织 ,该动脉下端与胫前、胫后动脉有丰富而粗大的吻合 ,完全可提供逆流供血 ;②跟骨内骨小梁的分布在不同的矢状切面上有明显的差异 ,这与其负重时的应力分布有关。结论 :以腓血管为蒂截取的腓骨肌皮瓣经塑形成V型复合瓣 ,可用于后足大面积缺损的再造。临床成功 1例 ,证实术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足缺损 应用解剖 Ⅴ型腓骨肌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