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桐柏北部黄岗侵入杂岩岛弧构造环境的厘定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利 周炼 +1 位作者 王林森 凌文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5-247,共3页
出露于北秦岭桐柏北部的黄岗侵入杂岩形成于早古生代 ,有超基性、基性和中酸性岩石产出 ,以中酸性岩石为主。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黄岗侵入杂岩是同源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 ,同位素示踪反映岩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陆壳物质... 出露于北秦岭桐柏北部的黄岗侵入杂岩形成于早古生代 ,有超基性、基性和中酸性岩石产出 ,以中酸性岩石为主。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 ,黄岗侵入杂岩是同源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 ,同位素示踪反映岩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陆壳物质。分析表明 ,黄岗侵入杂岩形成于类似大洋板块俯冲的岛弧构造环境 ,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向北的俯冲消减有密切联系 ,其中的陆壳物质来自俯冲板上陆壳沉积物的再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构造环境 陆壳物质再循环 黄岗侵入杂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大理-剑川地区钾玄质岩浆作用:后碰撞走滑拉伸环境岛弧型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王建 李建平 王江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70,共10页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滇西大理-剑川地区分布的富碱斑岩群属钾玄质系列岩石,具体产出于与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伴生的早第三纪拉张盆地中。这套钾玄质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轻稀土元素(LREE)和... 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在滇西大理-剑川地区分布的富碱斑岩群属钾玄质系列岩石,具体产出于与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伴生的早第三纪拉张盆地中。这套钾玄质系列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轻稀土元素(LREE)和一组相容元素(Cr、Ni、V、Sc),具有明显的Nb、Ta、Ti、P负异常,反映了后碰撞岛弧型钾玄岩系特征。钾玄质母岩浆主要源于含金云母的尖晶石相地幔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并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充分的分离结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玄质岩石 元素地球化学 拉伸盆地 弧型岩浆活动 云南 火山岩 后碰撞岛弧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巴尔努克早石炭世富Nb岛弧玄武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永军 沈锐 +3 位作者 王冉 郭少婷 佟丽莉 杨高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01-3511,共11页
黑山头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组合是西准噶尔早石炭世海相火山-沉积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高Mg安山岩及O型adakite共生。此次分析的所有样品均为玄武质岩石,Si O2含量为49.62%~55.68%,平均为52.70%;明显高Ti O2(1.16%~1.99%),平均为1.... 黑山头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组合是西准噶尔早石炭世海相火山-沉积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高Mg安山岩及O型adakite共生。此次分析的所有样品均为玄武质岩石,Si O2含量为49.62%~55.68%,平均为52.70%;明显高Ti O2(1.16%~1.99%),平均为1.56%;显著富Na2O而贫K2O,Na2O为3.17%~6.35%,平均为4.90%,Na2O/K2O为1.19~26.08,绝大多数样品该比值〉4(平均8.93)。样品明显富集Nb、Sr、Zr等,Nb含量均〉7×10-6(7.29×10-6~12.32×10-6,平均为9.48×10-6);全部样品Sr均〉400×10-6(618×10-6~1107×10-6,平均为825×10-6);Zr〉158×10-6(159×10-6~217×10-6,平均为182.6×10-6);Zr/Y比值〉4(6.63~11.09,平均为8.62)。显著高于一般岛弧玄武质岩类。轻稀土明显富集而重稀土亏损显著,且有基本一致的弱正Eu异常。(La/Nb)PM比值〉0.7(1.23~2.26,平均1.94),(87Sr/86Sr)i=0.7035~0.7039;143Nd/144Nd=0.5128~0.5129;εNd(t)=5.49~7.13。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Sajona et al.(1993,1994,1996)确立的富Nb岛弧玄武岩基本一致,而与一般岛弧玄武岩有显著区别。这一发现,为确认西准噶尔早石炭世存在富Nb岛弧玄武岩提供了地球化学佐证,丰富了新疆乃至我国富Nb岛弧玄武岩的产地与层位,也为确认本区早石炭世岛弧构造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Nb玄武岩-玄武安山岩 岛弧构造环境 早石炭世 巴尔努克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山中段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地质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校培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29,共10页
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沿阿尔金山南坡分布,呈醒目的"绿色岩带",其主要由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和元古代外来岩片或岩块组成,现多为构造透镜体,蛇绿岩上覆岩系具远洋深海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蛇绿岩中... 清水泉—茫崖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沿阿尔金山南坡分布,呈醒目的"绿色岩带",其主要由蛇绿岩、蛇绿岩上覆岩系和元古代外来岩片或岩块组成,现多为构造透镜体,蛇绿岩上覆岩系具远洋深海沉积特征;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证明,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与洋内岛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蛇绿岩形成于早古生代,蛇绿岩源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同时有富集地幔物质加入,暗示早古生代研究区曾出现过小洋盆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山中段 清水泉—茫崖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 洋内岛弧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山一带晚石炭世赞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甘雨 李永军 +4 位作者 王冉 杨高学 向坤鹏 刘佳 佟丽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30,共15页
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山一带广泛分布晚石炭世玄武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较高的SiO_2(52.88%~56.89%)、MgO(3.47%~6.88%,Mg#为48.5~63.7)、Sr(442×10^(-6)~970×10^(-6))、Ba(199×10^(-6)~796×10^(... 西准噶尔哈拉阿拉特山一带广泛分布晚石炭世玄武安山岩、辉石安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较高的SiO_2(52.88%~56.89%)、MgO(3.47%~6.88%,Mg#为48.5~63.7)、Sr(442×10^(-6)~970×10^(-6))、Ba(199×10^(-6)~796×10^(-6))含量,K/Na为0.22~0.70,P_2O_5变化范围较大(0.18%~0.5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La/Yb)N为1.88~15.9),亏损Nb、Ta、Hf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弱负Eu异常(δEu=0.77~0.94),(87Sr/86Sr)i=0.70366~0.70409,(^(143)Nd/^(144)Nd)i=0.51247~0.512564,εNd(t)=4.41~6.19,^(206)Pb/^(204)Pb=18.220~18.405,^(207)Pb/^(204)Pb=15.482~15.522,^(208)Pb/^(204)Pb=37.991~38.296,与典型赞岐岩地球化学特征一致。该赞岐岩的厘定,为研究西准噶尔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约束了本区残余洋盆的闭合时限并非前人确立的早石炭世,而应延迟至晚石炭世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岐岩 板片熔体交代 岛弧构造环境 晚石炭世 西准噶尔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新 徐仲元 +4 位作者 刘正宏 辛后田 白新会 王挽琼 时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位于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地区以东,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北缘温都尔庙俯冲-增生杂岩带内。对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系SiO2质量分数为51.62%~55.6... 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位于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地区以东,构造位置处于华北板块北缘温都尔庙俯冲-增生杂岩带内。对德言其庙斜长角闪岩系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和锆石SHRIMP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系SiO2质量分数为51.62%~55.60%,Al2O3为16.45%~17.78%,全碱质量分数(4.5%-5.12%)较低;斜长角闪岩系具有钙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原岩为辉长质和辉长闪长质侵入岩;锆石n(206Pb)/n(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90.3±4.6)Ma;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比值为5.93~7.73,Eu异常(0.84~1.05)不明显,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及Ti、P亏损,显示出其原岩具有消减带岩浆的特征,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系 俯冲-增生杂岩 地球化学 锆石 U—Pb年龄 钙碱性系列 岛弧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柏北部黄岗侵入杂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利 王林森 +1 位作者 周炼 凌文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3-58,共6页
出露于桐柏北部的黄岗侵入杂岩形成于早古生代,岩体中超基性、基性和中酸性岩石均有产出,以中酸性岩石为主。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岗侵入杂岩是同源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同位素示踪反映岩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陆壳物质。... 出露于桐柏北部的黄岗侵入杂岩形成于早古生代,岩体中超基性、基性和中酸性岩石均有产出,以中酸性岩石为主。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岗侵入杂岩是同源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同位素示踪反映岩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陆壳物质。分析表明,黄岗侵入杂岩形成于类似大洋板块俯冲的岛弧构造环境,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向北的俯冲消减有密切联系,其中的陆壳物质来自于俯冲板片上陆壳沉积物的再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构造环境 陆壳物质再循环 黄岗侵入杂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兰坪县石登—兔峨地区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玫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4-69,共6页
石登—兔峨地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火山岩属云南西部澜沧江沿岸三叠系火山岩带的一部分,本文从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对该火山岩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并从理论角度对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该火山... 石登—兔峨地区上三叠统小定西组火山岩属云南西部澜沧江沿岸三叠系火山岩带的一部分,本文从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对该火山岩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分析,并从理论角度对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进行了判别。结果表明:该火山岩以安山岩为主,玄武岩为次,属钙碱性系列,形成于岛弧大地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石学 岛弧构造环境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板块俯冲作用:来自山西云中山地区变质高镁火成岩组合的证据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惠初 康健丽 +5 位作者 肖志斌 相振群 李建荣 孙义伟 施建荣 张家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99-1118,共20页
在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山西云中山地区,新太古代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中存在一些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块及由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石英岩和石榴夕线黑云片岩等岩石类型构成的变质表壳岩残片,其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变粒... 在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山西云中山地区,新太古代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中存在一些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块及由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石英岩和石榴夕线黑云片岩等岩石类型构成的变质表壳岩残片,其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变粒岩构成一套高镁火成岩组合。超镁铁质岩已变质为橄榄绿泥阳起片岩等岩石类型,呈变余斑状结构,橄榄石斑晶仍有保存;岩石SiO_2含量为39.22%~44.99%,Al_2O_3为8.82%~13.47%,Mg O为19.24%~22.13%,Na_2O+K_2O=0.71%~1.11%,CaO为5.75%~8.42%;Al_2O_3/TiO_2=14.8~17.4,CaO/Al_2O_3=0.60~0.84;化学成分上与科马提岩有一定的相似性。与之紧密伴生的斜长角闪岩也具有高镁特征,Mg O含量为11.28%~15.09%,铝、硅和碱质均偏低,具正铕异常,显示堆晶辉长岩的特征。非高镁斜长角闪岩有相对高的铝、硅和碱质,其原岩应为钙碱性玄武岩。角闪变粒岩样品的SiO_2含量为54.21%~55.71%,Al_2O_3为14.24%~15.49%,Mg O为6.26%~8.28%,Fe OT/Mg O=1.11~1.58,高钠低钾,Na_2O+K_2O=3.7%~4.78%,Na_2O/K_2O=5.15%~13.13,Mg#=53.0~61.5,属于高镁安山岩。由超镁铁质质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构成的变质高镁火山岩组合具有钙碱性系列趋势。超镁铁质岩稀土元素含量总量较低,具有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亏损的稀土型式;斜长角闪岩与超镁铁质岩比较,除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Cr、Ni明显较低外,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图谱形态。三种岩石类型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均显示出Ta、Nb、Ti负异常和Pb正异常。野外产状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超镁铁质岩和高镁斜长角闪岩属于阿拉斯加型杂岩体,角闪变粒岩属于赞岐岩质高镁安山岩。在Zr/Nb-Nb/Th和Nb/Y-Zr/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显示出与俯冲相关的演化趋势,在Hf-Th-Ta、Nb/La-(La/Sm)N和Th/Yb-Nb/Yb图解上也落在岛弧钙碱性岩石区域。以上特征表明高镁火成岩组合形成于与板块俯冲相关的岛弧构造背景。野外地质关系和锆石U-Pb年龄限定高镁火成岩组合形成时代在~2.5Ga。云中山地区阿拉斯加型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与赞岐岩质高镁安山岩共生,表明该地区存在新太古代的板块俯冲作用,为太古宙存在板块构造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中山 高镁火成岩组合 新太古代 岛弧构造环境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梁地区宁家湾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庞菲 李秋根 +3 位作者 刘树文 王宗起 柳政甫 梅可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47,共15页
对呈小规模岩株状产出的宁家湾岩体进行野外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目的是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两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364±6 Ma (MSWD=0.13)和236... 对呈小规模岩株状产出的宁家湾岩体进行野外地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目的是确定其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两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364±6 Ma (MSWD=0.13)和2360±23 Ma (MSWD=4.0),属古元古代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宁家湾岩体富碱、高K和Si,具有高FeOT/MgO比值和高的高场强元素(HFSE)含量,富集Rb,Ba,Th和U等元素,具有低的Ca和Mg含量,明显亏损P和Ti,具弱轻重稀土分异和强Eu负异常(δEu=0.13~0.36)的海鸥型稀土分配模式,显示高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较高的Y/Nb值(1.2~2.8)、锆石的εHf(t)均为正值(+1.6~+6.4)以及单阶段模式年龄tDM1(Hf)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Hf)分别为2449~2629 Ma和2474~2711Ma的特点,表明源区可能为壳幔混合。明显的Nb,P和Ti负异常及Ce,Nd和Zr正异常,反映出大陆边缘弧岩浆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宁家湾岩体很可能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锆石定年 岛弧构造环境 宁家湾岩体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北缘喀腊达坂火山岩型铅锌矿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柏林 祁万修 +7 位作者 崔玲玲 陈正乐 刘兵 赵雷 蒋荣宝 韩凤彬 李丽 刘荣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18-1835,共18页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越来越受到重视,喀腊达坂铅锌矿位于北东向阿尔金走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夹持的喀腊大湾地区,是阿尔金北缘红柳沟—拉配泉金、铜、铁及多金属成矿带中唯一大型铅锌矿床。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下统卓阿布拉克组火山沉积岩系,呈近东西走向,以向北中等角度倾斜的单斜层为特点,倾角30°~58°;矿化严格受火山沉积岩特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即矿体均产于卓阿布拉克组第四亚组的中酸性火山岩(流纹岩、英安熔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中,矿体具有层状、似层状特点,产状稳定延伸大;最大矿体走向延伸超过2400m,倾向延深大于900m。主要有用组分Pb、Zn,伴生有用组分Cu、Au、Ag、S等。主要蚀变类型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地表氧化带形成黄钾铁钒化和褐铁矿化。矿石平均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1169、^(207)Pb/^(204)Pb=15.6278、^(206)Pb/^(204)Pb=18.4684,显示矿石的铅具有上地壳铅和造山带铅的混合来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平均+8.28‰,代表了海相沉积岩来源的硫与岩浆岩来源硫的混合;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矿区及喀腊大湾地区中酸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一致性或者相似,说明矿石与含矿中酸性火山岩具有一致的成因与来源;矿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Nb、Ta负异常与Ba的正异常,反映出存在海相沉积岩物质的混入,并具有岛弧成矿构造环境。含矿火山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482~485Ma,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早奥陶世。综合喀腊达坂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确认其属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型)。所以,喀腊达坂铅锌矿成矿过程可以概括为:在早古生代奥陶纪早期北阿尔金洋发生向南的板块俯冲,板块俯冲作用导致俯冲带下盘的洋壳及其上的海相沉积物和俯冲带上盘的陆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了中酸性岛弧型岩浆;在岩浆喷发的晚期,逐渐形成富含铅锌成矿物质的残余岩浆;当这些富含铅锌的残余岩浆发生喷发,最终形成了火山成因岩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火山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阿尔金北缘喀腊大湾地区南带最重要勘查和预测类型,该火山岩型矿化带的西延区段是有利的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形成时代 岛弧成矿构造环境 喀腊达坂铅锌矿床 阿尔金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