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尼木地区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
18
1
作者
冷成彪
张兴春
周维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97,共13页
岗讲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之中,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储量在大型以上的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岩体为复式岩体,其中铜、钼矿化主要产于黑云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之中。热液蚀变类型有钾化、硅化、绢英...
岗讲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之中,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储量在大型以上的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岩体为复式岩体,其中铜、钼矿化主要产于黑云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之中。热液蚀变类型有钾化、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和局部泥化,从岩体中心向外主要发育钾化带和绢英岩化带。矿体主要分布在钾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叠加部位,矿区次生氧化富集带也比较发育。文中利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SIMS)对主要含矿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研究,获得黑云石英二长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4.73±0.13)Ma(MSWD=1.3,N=16)和(12.01±0.29)Ma(MSWD=2.3,N=8),与尼木矿田其他斑岩铜(钼)矿床含矿斑岩体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表明岗讲铜-钼矿床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后的伸展阶段。鉴于矿区缺失青磐岩化带,且钾化带主体已出露地表,因此该区的剥蚀深度至少应该在2~3 km,这与结合青藏高原的剥蚀速率(0.13~0.23mm/a)估算的剥蚀深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
床
地质
SIMS锆石U
-
Pb年龄
剥蚀程度
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尼木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挥发分岩浆补给对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关键作用:以西藏尼木岗讲矿床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田丰
冷成彪
+2 位作者
张兴春
田振东
张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89-2909,I0027-I0049,共44页
西藏冈底斯带中段的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发育多期次侵入体,而成矿作用主要与其中一期岩体(流纹英安斑岩)密切相关。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中发育的各期次侵入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重点研究各期次侵入体内部新...
西藏冈底斯带中段的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发育多期次侵入体,而成矿作用主要与其中一期岩体(流纹英安斑岩)密切相关。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中发育的各期次侵入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重点研究各期次侵入体内部新鲜斑晶(黑云母、斜长石)和副矿物(锆石、磷灰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各期次侵入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相近的锆石饱和温度,都来自较为氧化的岩浆。此外,相比其他期次侵入岩,主成矿期的流纹英安斑岩中的磷灰石具有较高的SO_(3)、Cl含量,较低的F含量;黑云母含有较高的Cl含量和较低的F含量;同时,斜长石发育反环带。这些证据表明,在主成矿期岩浆就位之前,存在富S、Cl的偏基性岩浆注入了深部岩浆房,并发生岩浆混合作用,这不仅导致了主成矿期斑岩体的就位,同时还诱发流体出溶进入浅部岩浆房,并最终形成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石
磷灰石
黑云母
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冈底斯
斑岩
铜
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尼木地区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
18
1
作者
冷成彪
张兴春
周维德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9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3039)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项目
文摘
岗讲铜-钼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尼木矿田之中,是近年新发现的一个储量在大型以上的典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含矿岩体为复式岩体,其中铜、钼矿化主要产于黑云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斑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之中。热液蚀变类型有钾化、硅化、绢英岩化、绿泥石化和局部泥化,从岩体中心向外主要发育钾化带和绢英岩化带。矿体主要分布在钾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叠加部位,矿区次生氧化富集带也比较发育。文中利用二次离子探针质谱(SIMS)对主要含矿岩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研究,获得黑云石英二长岩和流纹-英安斑岩的结晶年龄分别为(14.73±0.13)Ma(MSWD=1.3,N=16)和(12.01±0.29)Ma(MSWD=2.3,N=8),与尼木矿田其他斑岩铜(钼)矿床含矿斑岩体的形成年龄基本一致,表明岗讲铜-钼矿床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后的伸展阶段。鉴于矿区缺失青磐岩化带,且钾化带主体已出露地表,因此该区的剥蚀深度至少应该在2~3 km,这与结合青藏高原的剥蚀速率(0.13~0.23mm/a)估算的剥蚀深度一致。
关键词
矿
床
地质
SIMS锆石U
-
Pb年龄
剥蚀程度
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尼木
西藏
Keywords
ore deposit
SIMS zircon U
-
Pb age
denudation
Gangjiang porphyry copper
-
molybdenum deposit
Nimu
Tibet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挥发分岩浆补给对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关键作用:以西藏尼木岗讲矿床为例
被引量:
2
2
作者
田丰
冷成彪
张兴春
田振东
张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89-2909,I0027-I0049,共4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22021、4210209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5)联合资助.
文摘
西藏冈底斯带中段的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发育多期次侵入体,而成矿作用主要与其中一期岩体(流纹英安斑岩)密切相关。为探究其原因,本文对岗讲斑岩铜-钼矿床中发育的各期次侵入体进行了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重点研究各期次侵入体内部新鲜斑晶(黑云母、斜长石)和副矿物(锆石、磷灰石)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矿区各期次侵入岩均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相近的锆石饱和温度,都来自较为氧化的岩浆。此外,相比其他期次侵入岩,主成矿期的流纹英安斑岩中的磷灰石具有较高的SO_(3)、Cl含量,较低的F含量;黑云母含有较高的Cl含量和较低的F含量;同时,斜长石发育反环带。这些证据表明,在主成矿期岩浆就位之前,存在富S、Cl的偏基性岩浆注入了深部岩浆房,并发生岩浆混合作用,这不仅导致了主成矿期斑岩体的就位,同时还诱发流体出溶进入浅部岩浆房,并最终形成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关键词
斜长石
磷灰石
黑云母
岗讲斑岩铜-钼矿床
冈底斯
斑岩
铜
矿带
Keywords
Plagioclase
Apatite
Biotite
The Gangjiang porphyry Cu
-
Mo deposit
Gangdese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6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尼木地区岗讲斑岩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锆石U-Pb年龄
冷成彪
张兴春
周维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富挥发分岩浆补给对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的关键作用:以西藏尼木岗讲矿床为例
田丰
冷成彪
张兴春
田振东
张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