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冈山山顶矮林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邓贤兰 曹裕松 +1 位作者 梁琴 龙婉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3,共6页
对34个井冈山山顶矮林样地乔木层14个优势种的频度、重要值、Levins生态位宽度(Bi)和Morisita生态位重叠指数(Oik)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井冈山山顶矮林乔木层的14个优势种中,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交让木(Daph... 对34个井冈山山顶矮林样地乔木层14个优势种的频度、重要值、Levins生态位宽度(Bi)和Morisita生态位重叠指数(Oik)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井冈山山顶矮林乔木层的14个优势种中,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 Franch.)、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和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的频度、重要值和Bi值均较高,其频度分别为0.59、0.53、0.38、0.38和0.35,重要值平均值分别为12.46%、24.63%、31.97%、38.03%和11.48%,Bi值分别为1.278、1.190、1.047、1.046和1.046;而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p.ex Benth.)Tutch.〕和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的频度、重要值和Bi值基本上均较低,频度均为0.21,重要值分别为11.02%和5.95%,Bi值分别为0.781和0.654。14个优势种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总体偏低,89.01%种对间的Oik值低于0.4。研究结果显示:井冈山山顶矮林乔木层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其重要值、频度、生物学特性和种间关系有关,且各优势种对共同资源的竞争较弱;总体来看,井冈山山顶矮林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山顶矮林 优势种 频度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尹爱国 贾小容 +1 位作者 苏志尧 李彩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6-90,共5页
对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样地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结构简单,成分较单调.维管束植物共有5 7科10 8属16 2种,其优势科为樟科、山茶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壳斗科、茜草科、冬青科等,它们绝大多数为热带亚... 对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样地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结构简单,成分较单调.维管束植物共有5 7科10 8属16 2种,其优势科为樟科、山茶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壳斗科、茜草科、冬青科等,它们绝大多数为热带亚热带科.热带、亚热带分布类型占该区系种子植物属的6 8 4 2 % ,温带地理成分占2 7 37% ,该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地理分布 广东 山顶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岭石坑崆山顶矮林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旭 胡文强 +1 位作者 李家湘 黄世能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7,共6页
通过在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最高峰——石坑崆山顶矮林建立样地,对石坑崆山顶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外貌以及结构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块样地中,计有维管束植物有(10±1.41)科,(14.5±2.08)属,(21.25±... 通过在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最高峰——石坑崆山顶矮林建立样地,对石坑崆山顶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外貌以及结构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4块样地中,计有维管束植物有(10±1.41)科,(14.5±2.08)属,(21.25±6.18)种;该群落区系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且带有温带成分;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芽植物为主,但地上芽植物也占有一定比率,具有一些热带植物群落特征;该群落种群总体上为增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山顶矮林 植物区系 群落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山顶矮林优势种云锦杜鹃和猴头杜鹃叶片解剖结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邓贤兰 刘鑫 +1 位作者 曹裕松 管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3-589,共7页
以井冈山山顶矮林的优势种云锦杜鹃和猴头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光镜观察技术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与生境的适应关系,为山顶矮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云锦杜鹃和猴头杜鹃叶片的上表皮由2层细胞组成,... 以井冈山山顶矮林的优势种云锦杜鹃和猴头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光镜观察技术对其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其与生境的适应关系,为山顶矮林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云锦杜鹃和猴头杜鹃叶片的上表皮由2层细胞组成,为复表皮,下表皮由1层细胞组成,下表皮细胞外周壁向外形成很多乳头状突起,上、下表皮外均具有角质膜,气孔位于下表皮;云锦杜鹃和猴头杜鹃叶肉组织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为典型的异面叶,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胞间隙发达,栅海比分别为0.995和0.637,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中含有星状的簇晶;中脉维管组织和机械组织发达,维管束类型为周韧维管束。这些特征表明,井冈山山顶矮林优势种云锦杜鹃和猴头杜鹃叶为典型的旱生植物叶,其结构特征与其所处的井冈山高海拔山顶严酷环境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锦杜鹃 猴头杜鹃 山顶矮林 叶片解剖结构 优势种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门台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顶矮林群落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解丹丹 苏志尧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5-361,共7页
为了研究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顶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在广东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分别建立了1 hm2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样地和1 hm2亚热带山顶矮林样地,以样地内所有胸径(DBH)≥1 cm的乔木、灌木和藤本为研究对象,分... 为了研究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顶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在广东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分别建立了1 hm2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样地和1 hm2亚热带山顶矮林样地,以样地内所有胸径(DBH)≥1 cm的乔木、灌木和藤本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种森林类型的物种组成、密度、径级和株高结构。结果显示:(1)两种森林的Srensen物种相似性指数为0.41,优势种不同,但优势科却较相似;其中,茶科和杜鹃花科在两种森林中所占比例较高;(2)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幼苗(1 cm≤DBH<2.5 cm)和幼树(2.5 cm≤DBH<12.5 cm)密度都显著小于亚热带山顶矮林,但两种森林的小树(12.5 cm≤DBH<25 cm)和大树(DBH≥25 cm)密度均无显著差异;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幼苗和大树的平均胸径都显著大于亚热带山顶矮林,而幼树的平均胸径则显著小于亚热带山顶矮林,小树的平均胸径无显著差异;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中小树和大树的平均高度都显著大于亚热带山顶矮林,而幼苗的平均高度显著小于亚热带山顶矮林,幼树的平均高度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山顶矮林的物种组成、密度、胸径和高度结构差异较大,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稳定性强于亚热带山顶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山顶矮林 石门台国家自然保护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主要乔木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尹爱国 苏志尧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1,共5页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2检验、联结系数(AC)、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对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13个主要乔木进行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乔木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78...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2检验、联结系数(AC)、种间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Pearson相关系数r公式对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13个主要乔木进行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3个乔木种群总体呈不显著的负联结;78对种对中,绝大多数种对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相关性较弱,只有15对种对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些可能与群落目前所处的阶段和特殊的生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矮林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乔木种群 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阳明山山顶矮林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艳华 张文静 +1 位作者 彭重华 龙岳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104-109,共6页
[目的]了解湖南阳明山山顶矮林的群落结构及土壤环境状况。[方法]对湖南阳明山的山顶矮林进行野外调查,并对生境土壤进行测定。[结果]阳明山山顶矮林样地内共记录到37科51属68种植物,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是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优势植物,... [目的]了解湖南阳明山山顶矮林的群落结构及土壤环境状况。[方法]对湖南阳明山的山顶矮林进行野外调查,并对生境土壤进行测定。[结果]阳明山山顶矮林样地内共记录到37科51属68种植物,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是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优势植物,而乔木层的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在数量、高度及重要值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呈单优种群落结构特征。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科重要值与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湖南阳明山山顶矮林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在山顶特殊生境下长期发育形成的特殊群落变型,具有单优种群落的结构特征;其中,土壤因子对亚热带山顶植被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矮林 群落结构 土壤因子 湖南阳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顶矮林样方的数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尹爱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8,共2页
采用统计软件对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山顶矮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的异质性强,其差异主要是由区系成分引起的。山顶矮林可划分为5类,样方的相似基本与取样的地点相一致,地点越相近,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越相似... 采用统计软件对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山顶矮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山顶矮林的异质性强,其差异主要是由区系成分引起的。山顶矮林可划分为5类,样方的相似基本与取样的地点相一致,地点越相近,植被类型和环境因子越相似,样本的差异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矮林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艳华 龙岳林 彭重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6690-6700,共11页
山顶苔藓矮林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在极端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发育的一种群落变型,通过研究优势植物的分布格局与规模,可以有效地指导植被保护与管理活动。在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顶苔藓矮林区设置 3 个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 山顶苔藓矮林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区在极端气候与环境条件下发育的一种群落变型,通过研究优势植物的分布格局与规模,可以有效地指导植被保护与管理活动。在湖南阳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顶苔藓矮林区设置 3 个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优势种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进行每木调查,在不同取样尺度(面积)上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v/m)、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m^*/m)、聚集指数(Ca)和格林指数(GI)等聚集强度指数对云锦杜鹃种a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云锦杜鹃种群在北、南、东三个方位上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大,聚集格局强度和规模依次减弱;而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群不同年龄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随着种群年龄的增大,其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强向聚集弱、以至于向随机分布发展;阳明山山顶苔藓矮林优势种群及其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云锦杜鹃种群本身的种子繁殖及传播方式和类营养繁殖等生物学特性及方位、坡向等环境因子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顶苔藓矮林 云锦杜鹃 分布格局 聚集强度 格局规模 阳明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5种杜鹃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贤兰 陈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7,35,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种杜鹃属植物山顶矮林优势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比较5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条引物共扩增出131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100%;5种植物93个样本总...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种杜鹃属植物山顶矮林优势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比较5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5条引物共扩增出131个位点,均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PPB)为100%;5种植物93个样本总的观察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a信息指数(I)分别为2.0000、1.3243、0.2161和0.3535。变色杜鹃与猴头杜鹃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为0.8969。聚类分析将5种杜鹃属植物分为三个类群,变色杜鹃和猴头杜鹃为一类,井冈山杜鹃和光枝杜鹃为一类,云锦杜鹃为单独的一类,聚类分析支持变色杜鹃为猴头杜鹃的变种。5种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I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杜鹃属植物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可为杜鹃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山顶矮林 杜鹃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野生兰集粹(六十六)
11
作者 松华 《花卉》 2014年第4期33-33,共1页
椰香兰(Cymbidium atropurpureum)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国,但在我国仅见于海南岛,附生于海拔1200米山顶矮林中的岩石上,椰香兰的叶通常7-9片,带状、先端钝,花序从叶基抽出,下垂,花会发出椰香味,褐红色,
关键词 野生兰 中国 山顶矮林 东南亚 海南岛 附生 花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